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招帮孩子在外不受欺负

10招帮孩子在外不受欺负

10招帮孩子在外不受欺负
孩子在外受欺负,是家长最担心的事。

从上幼儿园开始,只要到了一个新环境,孩子就都有被欺负的可能。

很多时候,被欺负的理由很难说,比如我家大宝在2岁的时候在幼儿园就受到一个三岁半孩子的欺负,原因仅仅是那个孩子以前在别的幼儿园有个同样叫安妮的大孩子欺负她,所以现在看到有这么小的一个安妮,于是每次见到都要报复一下(详见2岁宝宝在幼儿园被打的惨痛经历)。

如果说对于小孩子被欺负我们家长很关注,那对于上学以后的孩子,家长们似乎要放松很多。

殊不知,恰恰是小学高年级到中学低年级这个阶段,是孩子们最容易被欺负的阶段。

记得十五年前,有位朋友的孩子初一,忽然有一天,这孩子就拿刀把一个同学给扎了,伤及肝脾,鉴定为重伤。

这孩子和他父母一样都是非常老实本分的人,对于这样的做法大家都不理解,后来知道,就是因为在学校,这个被扎的孩子经常领着几个孩子欺负人,其中被欺负的比较厉害的就是同事的这个孩子。

孩子没有办法摆脱,但是又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就采取了极端的行动。

最后这个孩子被送到了少管所。

不仅仅是国内,国外这样情况一样严重(国外管欺负别人的行为叫做bullying)。

比如新移民的孩子,语言不通、行为上肯定也会有和大家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如果遇到一些不友好的孩子,往往就会成为被嘲笑、欺负的对象。

应该说,对于这个问题,加拿大研究得很细致,老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非常重视。

比如我家大宝现在的2年级,老师就经常会解决孩子们关于bullying的实际问题,老师还把bullying分为三种,每一种具体有些什么表现,相应的被欺负的孩子可以怎样对付这些行为,在上课的过程中都说得很细致。

对于严重的bullying,会有严重的处罚(加拿大体罚学生的雷人事)。

要想帮助孩子在外不受欺负,家长要对孩子的情绪有很好的了解。

一般来讲,孩子在外受了欺负,在家一定会有一些反常的表现。

加拿大专家建议家长可以根据以下8种情况加以判断:
1、在家时很安静,性格孤僻;很少谈论学校中发生的事情;
2、与伙伴或兄弟姐妹相处不融洽,常发生争执,好斗;脾气变坏,喜怒无常;
3、上学时不愿意见到同学,会绕道或走别的路;放学后回到家,感觉孩子不快乐,也不愿意出去玩;
4、回家后经常身上带伤,有淤青,衣服被撕破;孩子最喜欢的衣服或物品不见了;
5、回家没有胃口;或者在家吃饭时会表现出狼吞虎咽(极可能欺负他的孩子向他索要午餐);
6、不喜欢上学,甚至向家长要求转学;
7、失眠、做恶梦;经常头疼、肚子疼或有其它症状;感觉焦虑烦躁;
8、不再愿意邀请孩子来家玩,也拒绝其他朋友的要求;
以上现象,当然不是某一天的突然现象,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

只不过,小孩子之间的所谓欺负,往往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对我们成年人来讲,会觉得这有什么啊?但是在她们的小心思里面,可会有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这种bullying来自于比较好的朋友。

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曾经被班里的几个淘小子起外号,然后把外号写在墙上。

当时我就觉得非常的郁闷、委屈,甚至自卑。

但是大人们觉得这有什么啊,他愿意叫什么就叫呗~~
我女儿现在也是这样,对于朋友的态度很敏感。

比如有的时候放学回来就发脾气,聊一聊,十有八九就是在学校和哪个好朋友玩得不好了,或者她认为人家bullying她了。

有两天我看她回来特别高兴,就问她,为什么这两天特别高兴啊?她说:因为老师说了,对于什么什么样的bullying可以不用理她(ignore),结果真的就有效果了~~ 我知道,这是孩子对于能够解决问题而感到有种成就感。

如果孩子的反应能证明在学校确实有被欺负的嫌疑,以下10招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1、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诱导、鼓励他们将学校发生的事,遇到的困难说出来。

一般来讲,倾听比为孩子想办法更有效果。

听孩子讲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才是可以怎样做。

而可以怎样做一定要在孩子情绪上彻底放松了之后说才会有效果。

如果孩子情绪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后面的建议就可以先不说。

倾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永远与他在一起,支持、保护他,使他感受到,至少在家里,他是安全、受到关怀和爱护的。

2、留心听孩子的讲述,将其受到欺凌的事实记录下来,因为到学校与老师交流时,必须出具这些证据。

如果孩子长期存在被欺负的事情,依靠他自身的力量又解决不了,那就要借助于校方的力量。

当然对于老师可能的做法,家长还是要有正确的判断。

如果老师能力不足,最后很有可能把事情搞糟,那就不如不和老师说。

3、让孩子知道什么算受到欺负,家长可适当教他一些防御本领,例如:保持自信。

当孩子面对欺凌他的人时,要站直、勇敢的直视对方的眼睛,说话时语气坚定。

专家建议最好用“我想要你...”(I want)这样的词汇,例如:“我想要你立刻停止这种行为!”(I WANT you to stop it!)或者“我想要你走开!”(I WANT you to leave me alone!)要
让孩子知道,被动只能挨打,让对方得寸进尺。

与孩子共同将上述情形排演几遍,直到熟练为止。

4、帮孩子找个忠实的朋友,经常邀他到家里玩。

一般在学校被欺负的都是孤零零的孩子,有伴的孩子即使软弱一般也不会被欺负。

所以不妨找几个大一些的或者强势的孩子,大家一起玩,这也有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

5、继续询问、观察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必要时向学校高层直接反映情况。

如果孩子还在受欺负,就向学校当局反应这种情况,让他们采取有效措施。

因为学校可以随时监控、保护你的孩子,知道在什么场所、什么时间受到欺负。

有的时候欺负人的孩子不一定是本班的,或者有些老师力度不够,那就要向高层反应,让学校拿出一个办法来。

6、教给孩子基本的自卫手段,学习一些防身的本领。

这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帮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

7、教会孩子逃生的本领,在什么情况下、如何逃跑。

最大限度地避免身体上的伤害、避免激化矛盾,也是很重要的防身手段,应该让孩子学会。

8、告诉孩子,如果受到袭击,必须报警。

同时,让孩子随时随地把
情况报告家长,避免自己解决不当,酿成不该发生的惨剧。

像我前面说的那个孩子的情况,国外也时有发生。

基本都是平时被嘲笑的孩子,有一天忽然爆发,采取了不正确的手段,最终伤了对方,毁了自己。

9、如有必须,可以考虑转学。

有些时候,周围没有好的伙伴,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心理上的问题一旦产生,解决起来要难得多。

而且,心里直接影响情绪,心理压抑的孩子学习效率也很难提高。

10、和孩子多交流对于欺负和被欺负的看法,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概念。

很多时候,孩子对问题的看法和成人不一样,每个人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

比如我女儿,她对于别人要控制她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敏感,也很反抗。

所以有的时候别人要控制她,说给她当boss,她就反应激烈,认为人家bullying她。

有些时候,我觉得她的反应是对这个问题的扩大化。

这种情况下,帮助她理解别人的做法,对于缓解她自身的压力感会非常有帮助。

其实,除了被欺负,还有一种孩子容易欺负别人。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被欺负很敏感,但是对于孩子欺负别人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心中暗自为孩子叫好,觉得这是孩子的能耐。

殊不知,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一方面,容易产生上面我说的那个孩子的问题:别看你平时强势,一旦把老实人惹急了,有可能孩子受的伤害就是重伤,甚至连命都没了。

而且,从小欺负别人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心理往往对规则漠视,对他人的尊严、身体甚至生命漠视,这样的孩子最后惹大麻烦的概率多得多。

对任何人,不管多么弱小的生物,都是心存敬畏的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