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又称案例学派。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彼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威廉·纽曼、A.P.斯隆等。
该学派以向西方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他们以成功或失败的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作为案例,分析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然后加以概括,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的共同点以及失败的原因,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
这一学派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有关企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
对实践经验高度总结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并且该学派强调管理的艺术性,强调从管理的实践出发,试图通过分析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为人们提供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案。
经验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一下三个:
管理的性质。
该学派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但对什么是管理,对管理概念的认识不一样。
管理对于不同阶级的人员有不同的定义,性质也不同。
就好比在学校老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她的管理范围是一个班级,管理一个班级的学生,处理好一切关于这个班级的事情就好,考虑的范围和接触的范围是明确的。
而作为校长,他要管理的是一整个学校,事务范围涉及广泛,管理的意义更是不同于一个老师。
所以对于每个人的主观理解都要予以肯定,因为广义上都是有根据的。
但是典型的经验学派对于管理的性质的观点却是:管理只同生产商品或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不仅是一种常识,也不仅是累积起来的经验,它至少蕴藏了一套系统的知识。
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专门技巧和特别关心的领域。
同时,德鲁克还强调,管理学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的学科,它同医学、法律学、工程学相比,更侧重于应用。
可是无论就哪个观点出发经验学派贯彻到底的是观点即是:管理活动有它的特殊性。
管理的任务。
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两项任务,1)经理必须克服一切弱点并且利用所有资源来协调各部门合作。
既要考虑整体,也要考虑特殊个别。
2)经理必须做出符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决定。
或许这只有两项任务,但是无论
多少,任何一项都至关公司的发展,因此作为经理拥有树立目标并做出决策,随后即刻安排工作;进行组织工作,协调人员等;进行鼓励和联系工作;对成果进行评估,确定标准,评估工作。
只有做到这些管理者才能带领团体取得经济上的成就,并且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
当然管理者必须要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
德鲁克认为,任何一种组织结构,必须满足一些以其本身的性质为基础的必要条件。
这些条件有:明确性、经济性、远景方向、理解本身的任务和共同的任务、决策、稳定性和适应性、永存性和自我更新。
目标的管理。
德鲁克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传统的管理重视工作忽略了人,而行为科学以人为重,忽视与工作的结合。
所以目标管理恰好将人和工作科学的结合在一起,这既能使职工发现工作的乐趣和价值,还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的梦想。
管理应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
管理学如同医学、法律学和工程学一样,是一种应用学科,而不是纯知识的学科。
但管理又不是单纯的常识、领导能力或财务技巧的应用,管理的实际应用是以知识和责任为依据的。
管理者的任务是了解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处理本机构对社会的影响相对社会的责任。
德鲁克认为,作为企业主要管理者的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替代的职责。
第一项职责是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把投入于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第二项特殊职责是在其每一项决定和行动中协调当前的和长期的要求。
为此,每—个经理都必须:制定目标和措施并传达给有关的人员;进行组织工作;进行鼓励和联系工作;对工作和成果进行评价;使员工得到成长和发展。
实行目标管理的管理方法。
德鲁克理论给管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任务(或目标)决定管理,并据此提出目标管理法。
德鲁克认为传统管理学派偏于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而行为科学又偏于以人为中心,忽视了同工作相结合。
目标管理则结合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从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企业的目标也因职工的自我实现而实现,这样就把工作和人性二者统—起来了。
目标管理在当今仍是运用最多的管理方法。
经验主义学派批评了传统管理学派不假思索地采取偏重于狭窄的归纳法的实证主义,从管理学者自己作为行动主义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立场,在复杂的动态关系中不断形成和再造管理的未来。
其次充分肯定了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把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一起列为了管理的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组织及其管理对象,反对在管理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方法,为管理学提出了现代管理学运用最多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法。
经验主义学派由于强调经验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原理和原则,无法形成统一完整的管理理论,管理者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而无经验的初学者则无所适从。
而且,过去所依赖的经验未必能运用到将来的管理中。
孔茨在他的书中指出:“没有人能否认对过去的管理经验或过去的管理工作‘是怎样做的’进行分析的重要性。
未来情况与过去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
确实,过多地依赖于过去的经验,依赖历史上已经解决的那些问题的原始素材,肯定是危险的。
其理由很简单,一种在过去认为是‘正确’的方法,可能远不适合于未来情况”。
这段话说明,由于组织环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过分地依赖未经提炼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来解决管理问题是无法满足需要的。
经验学派虽然有些方面不能涉及完全或有缺陷,但是一定程度上积极帮助了管理者交流经验并获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