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可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时间与资源设备、考核和评估、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践教学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富有竞争力的应用型师范人才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近几年来,许多师范院校加强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对实践教学目标认识模糊,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设施和经费投入不够,管理缺乏规范,监督与考评不得力,等等[1]。
因此,必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一、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
通过确立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目标,使师范生师能和师德并重,成为未来合格的德艺双修的中小学教师。
其教学目标应体现在: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将所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拥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能力,并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才能得以更好地展现;通过渗透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教育,坚定师范生的职业信念,并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2]。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化构建
1.专业技能训练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技能训练。
主要包括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教具及课件制作等。
二是教学技能训练。
主要包括备课技能、制作多媒体课件技能、说课技能、讲课技能等。
其中讲课技能又包括导入、讲解、活动设计与组织、组织教学、提问、板书等技能训练。
三是教育技能训练。
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学生团队工作等技能训练。
2.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此,可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如军训、文体活动、读书或演讲比赛、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调查研究、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育科研能力训练
师范生通过在校的学习与实践必须具备两大能力,即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训练包括研究性作业、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发明创作等。
4.现代教育技术训练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是当代师范生必须面对和掌握的实践知识之一,如网站或网页的制作、课件制作、对word、flash、power point、excel等的熟练操作和使用。
三、实践教学的多方位探索
(一)教学途径多方位探索
师范院校实践教学内容及实施途径应是多方位、多角度的。
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不只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途径。
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通过不同措施,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教学、录像观摩等,努力实现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有机渗透。
此外,学校可开设一些专业实践课和技能实践课,诸如写字、绘画、口语、现代教学技术、教材教法等,使师范生获得比较扎实的职业基本技能。
2.课外活动实践
课外活动实践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师范院校可通过科技节、艺术节、心理健康活动月、兴趣小组活动、社团活动、各种表演、竞技活动(如教学设计、说课、试讲、职业规划等比赛),充分地发展师范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拓展他们的素质发展空间,使其增长才干。
3.参与性实践
组织师范生参与到中小学教育中去,熟悉教育环境,观察教师学生的活动,充当教师的助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辅导个别学生或学生小组,批改学生作业,从中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等。
4.教育实训
教育实训是目前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
教育实训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说课、试讲、多媒体技能等训练,通过实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将教学实训和教育理论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5.教育见习、实习
教育见习主要是让师范生到中小学听课、讲课等,了解和感受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况。
见习时间每次可安排两周左右,三年之内至少应有一至两次。
教育实习是让师范生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深入到中小学去,进行全面的和独立的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习是对师范生的教育素质的全面的考察和检验。
学校除了给师范生安排毕业实习之外,还可以给师范生提供顶岗实习等渠道,使师范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6.课题研究、毕业论文撰写
课题研究即让师范生带着研究课题进行实验、探究和教育调查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这个领域内,可结合专业特点,布置具有科研性质的作业,让师范生初步体验解决学科专业问题的过程。
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重大课题研究之中。
通过师生的通力合作与交流,促进他们科研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毕业论文撰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性教育实践活动,对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与修改、答辩都要严格把关,以提高实效。
7.校外社会实践
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余,学校还可以将教育实践基地、附近的学校、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市绿化园等作为学生实践的场所,组织引导师范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类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创造性。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实施
实践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
目前,师范院校常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