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激光器分析
声光调Q开关时间一般小于光脉冲建立时间,属快开关类型。
由于开关的调制电压只需100多伏,所以可用于低增益的连续激 光器,可获得峰值功率几百千瓦、脉宽约为几十纳秒的高重复率巨 脉冲。 但声光开关对高能量激光器的开关能力差,不宜用于高能调Q激 光器。
722-3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 Q-调制技术
随着激光工作物质中反转集居数的积累,放大的自发辐射逐渐增加, 当光强与饱和吸收体的 I‘s 可比拟时,吸收系数显著减少。当这一过 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单程增益等于单程损耗,激光器开始起振。 随着激光强度增加,饱和吸收体的吸收系数又继续下降,而这又促 使激光更迅速地增加,于是产生了受激辐射不断增长的雪崩过程。 当激光光强增加至可与增益介质的饱和光强可比拟时,增益系数显 著下降,最终导致激光熄灭。
721-1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 Q-调制技术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电光调Q激光器如图8-25~所示。 未加电场前晶体的折射率主轴 x,y,z 。 沿晶体光轴方向 z 施加一外电场 E ,由于普克尔效应,主轴变为 x‘,y’,z‘。 令光束沿 z 轴方向传播,经偏振器后变为平行于 x 轴的线偏振光, 入射到晶体表面时分解为等幅的 x‘ 和 y‘ 方向的偏振光;在晶体中二 者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和 。
【布喇格衍射】 现象:透射光束分裂为 0级与+1级或-1级衍射 光,+1级或-1级衍射光 与声波波面的夹角亦为 ,如图8-26~所示。
722-1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 Q-调制技术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布喇格衍射条件 当声波频率较高, 声光作用长度 d 足够大 入射光波与声波波面的夹角满足 光强比:一级衍射光光强 I1 (或 I-1 )与入 射光光强 Ii 之比为 经长度为 d 的位相光栅后光 波相位变化的幅度 声波波长 光波波长
p68
7.1 Q调制原理 我们在分析脉冲激光器输出尖峰序列的原因时已指出,在泵浦激 励过程中,当工作物质中反转集居数密度 n 增加到阈值时就产生 激光。
当 n 超过 nt 时,随着受激辐射的增强,上能级粒子数大量消 耗,反转集居数 n 迅速下降,直到 n 低于阈值 nt 时,激光振 荡迅速衰减。
723-2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 Q-调制技术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由上述巨脉冲发展过程可知,用作被动Q开关的饱和吸收体 应具备下列特性: (a) 吸收峰中心波长应与激光器激光波长吻合;
(b) 饱和光强 I‘s 要适当。
I‘s 小于增益介质的饱和光强 Is,是巨脉冲产生的必要条件, I’s 太大还会因Q开关速度太慢而严重影响调Q效果。
712-2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2-3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2-4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3. 巨脉冲的能量
713-1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2.3被动调Q技术 在谐振腔中设置一饱和吸收体,利用其饱和吸收效应可以控制 谐振腔的损耗。 理论上,可近似地把饱和吸收体看成是两能级系统,利用稳态 二能级速率方程,按由速率方程求增益系数的类似过程,可求出中 心频率处的吸收系数
简并度相等的二能级系统的饱和光强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3-2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3-2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4. 巨脉冲的时间特性
714-1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4-3
714-5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4-6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第七章 脉冲激光基础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1 Q调制原理 .2. 调Q激光器的峰值功率; 3. 巨脉冲的能量; 7.1.4. 巨脉冲的时间特性
获得高衍射效率的方法:提高超声驱动功率!
722-2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 Q-调制技术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当声光Q开关由一块对激光波长透明的声光介质及换能器组成, 常用的声光介质有熔融石英、钼酸铅及重火石玻璃等。 声光介质表面粘接有铌酸锂、石英等压电材料薄片制成的换能器, 换能器的作用是将高频信号转换为超声波。 声光开关置于激光器中,在超声场作用下发生衍射,由于一级衍 射光偏离谐振腔而导致损耗增加,从而使激光振荡难以形成,激光 高能级大量积累粒子。若这时突然撤除超声场,则衍射效应即刻消 失,谐振腔损耗突然下降,激光巨脉冲遂即形成。
然后泵浦的抽运又使上能级逐渐积累粒子而形成第二个激光尖峰。 如此不断重复,便产生一系列小的尖峰脉冲。 由于每个激光脉冲都是在阈值附近产生的,所以输出脉冲的峰值 功率较低,一般为几十千瓦数量级。
增大输入能量时,只能使尖峰脉冲的数目增多,而不能有效地提 高峰值功率水平。同时,激光输出的时间特性也很差。
7.2 Q-调制技术
1 电光调Q技术; 2.声光调Q技术;3.被动调Q技术; 4.腔倒空技术
7.3 激光器锁模技术
1 激光锁模原理; 2. 振幅调制主动锁模; 3. 相位调制主动锁模; 4.均匀加宽激光器主动锁模自洽 理论; 5. 被动锁模
p68
7.2. Q调制技术 凡能使谐振腔损耗发生突变的元件都能用作Q开关。 常用调Q方法有转镜调Q、电光调Q、声光调Q与饱和吸收调Q等。 前三种方法中谐振腔损耗由外部驱动源控制,称为主动调Q。后 一种方法中,谐振腔损耗取决于腔内激光光强,因此称为被动调Q。 转镜调Q是最早发展的一种调Q方法,但目前已很少使用。本书仅 简要介绍其余三种调Q方法。
711-4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2. 调Q激光器的峰值功率
712-1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由吸收系数方程可见,吸收系数随光强的增加而减少,当光强很大 时,吸收系数为零,入射光几乎全部透过。 饱和吸收体的透过率随光强的变化如图8-26b~所示。
723-1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 Q-调制技术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染料盒透过率随光强变化曲线 将饱和吸收体放在 谐振腔中,泵浦过程 开始时,由于其吸收 系数大,谐振腔损耗 很大,激光器不能起 振。
711-1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为了得到高的峰值功率和窄的单个脉冲,采用了Q调制技术.
Q调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某种方法使谐振腔的损耗 (或Q值)按 照规定的程序变化,在泵浦激励刚开始时,先使光腔具有高损耗 H,激光器由于阈值高而不能产生激光振荡,于是亚稳态上的粒 子数便可以积累到较高的水平。 然后在适当的时刻,使腔的损耗突然降低到 ,阈值也随之突 然降低,此时反转集居数大大超过阈值,受激辐射极为迅速地增 强。 于是, 在极短时间内,上能级储存的大部分粒子的能量转变为 激光能量,在输出端有一个强的激光巨脉冲输出。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4-2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4-3
714-3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Q-调制激光器基本原理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14-3
714-4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21-0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 Q-调制技术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7.2.1 电光调Q技术 【电光效应】
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其折射率发生变化,使通过晶体的 不同偏振方向的光之间产生位相差,从而使光的偏振状态发生变化 的现象称为电光效应。
电光晶体中折射率的变化和电场成正比的效应称为普克尔效应, 折射率的变化和电场强度平方成正比的效应称为克尔效应。 电光调Q就是利用晶体的普克尔效应来实现Q突变的方法。 现以最常用的电光晶体之一的磷酸二氘钾 (KD*P) 晶体为例说明其 调Q原理。
721-2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 Q-调制技术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经过晶体长度 d 距离后,二偏振分量产生了相位差:
721-3
第七章 脉冲激光理论
7.1 Q-调制技术
激光原理
陈历学 2011年2月
当 =/2 时,所需电压称作四分之一波电压,记作V/4。
图8-25 中电光晶体上施以电压 V/4 时,从偏振器出射的线偏振光 经电光晶体后,沿 x‘ 和 y’ 方向的偏振分量产生了 /2 位相延迟, 经全反射镜反射后再次通过电光晶体后又将产生 =/2 延迟,合成 后虽仍是线偏振光,但偏振方向垂直于偏振器的偏振方向,因此不 能通过偏振器。 这种情况下谐振腔的损耗很大,处于低Q值状态,激光器不能振 荡,激光上能级不断积累粒子。 如果在某一时刻,突然撤去电光晶体两端的电压,则谐振腔突变 至低损耗、高Q值状态,于是形成巨脉冲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