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编纂前 言一、相关概念界定(一)会展关于会展的定义,西方国家主要分为三大学派,欧洲学派、美国学派和综合学派。
欧洲学派从狭义的角度,把会展定义为会议和展览;美国学派从广义的角度,把会展定义为公司会议、奖励旅游、协会和社会团体会议、展览会等,即会展为MICE,M代表公司会议(meeting),I代表奖励旅游(incentive tour),C代表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convention),E 代表exhibition(展览);综合学派把会展定义为MICEE,把节事活动纳入其中。
目前,综合学派对会展的定义已为国际所公认,并成为国际统计的标准。
综合起来,国内学者对于会展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从狭义的角度,会展是展览及伴随其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会议的总称,即将会展称为C&E或M&E;二是会展是会议、展览以及节庆等活动的总称;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会展内涵不断丰富,会展被定义为MICE。
会展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许多人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交流信息的社会活动,包括大型会议、展览、节庆和节事活动等。
(二)会展业会展业,是指从事会展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包括会展企业、会展场馆、会展组织者等。
会展业又可形象的称为会展经济,是各种类型交流会、洽谈会、展览会、博览会的总称。
它是利用一定的地域优势、经济特色、资源优势,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专业性的或综合性的、以产品展示、宣传、交易、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活动。
是现代商务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会展经济在中国,会展经济概念的首次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200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浙江台州召开全国“会展经济研讨会”,标志着“会展经济”概念首次被明确提出。
会展业巨大的联动效应推动了“会展经济”的产生,相关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由于关注角度不同,国内学者对会展经济概念的界定也有些差异,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第一,会展经济是伴随着人类会展活动和会展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经济形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和展览等活动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城市或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二,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和国际会议,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并利用其产业连带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如运输业、电信业、广告业、印刷业、餐饮业、旅游业、咨询业、礼仪服务业等发展的一种经济。
第三,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依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和专题会议,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创造商机,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核心,通过其产业关联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零售业、广告业、建筑业等产业的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它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发展。
(四)会展企业会展企业除了需要符合一般企业的条件外,还需要满足同时为组展方、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专业服务。
会展企业是不同类型企业的综合体,其主体是展会的组织者和举办场所,外围企业包括:展品运输公司、广告公司、餐饮住宿企业和装潢公司等。
由会展产业价值链可以看出,会展企业是由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会展经营企业、中游的会展场馆企业和链条下游的会展服务企业共同构成。
不同的会展企业之间相互依托,共同为展会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1、会展经营企业指进行会展策划和开发、组织和实施及宣传的企业。
会展经营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是整个会展活动的“发源地”,其专业化水平较高,利润回报较多和发展空间较大的特点。
但由于市场结构松散,管理水平不足,导致竞争激烈。
2、会展场馆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游的会展场馆企业,依托一定规模的展览场馆(室内展馆和室外展馆),能够为国际和国内的专业展会或综合展会提供专门的配套设施和专业服务,并配置相关管理和服务人员,为与会者营造一个功能健全、安全舒适的参展场所。
3、会展服务企业指为参展商提供展品运输、装潢设计、广告印刷、展台搭建等,为与会者提供餐饮住宿、娱乐旅游等的外延企业。
会展服务企业处于产业链下游位置,具有活动涵盖范围广、产业交叉融合明显、经济带动性强的特点,协助会展经营企业和场馆企业的活动开展,保障会展项目的顺利实施。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专业的会展企业不断涌现,在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逐渐壮大的同时,企业的经济活动范围向上或向下延伸,实现了市场资源有效地整合,如有些企业既是展会的组织策划者,又是展馆的经营管理者。
二、会展经济的特性(一)整合性整合性既是会展经济化发展的资源保障,也是会展经济优越效能的体现。
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是会展经济的核心,其他相关产业是会展经济的支撑,它也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形态,所谓综合经济形态即是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高效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运行规律和机制的有机整体。
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会展组织结构中各类主体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收益,增强合作的积极性和动力。
另一方面,会展经济能够充分挖掘资源的盈利空间,改善资源的生产方式,激发其潜在的创富能力。
比如,现在流行的瓜果采摘节就通过会展经济的整合作用,将农产品与观光旅游、生态体验、文艺演出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产品售卖方式。
图表1:会展经济特性概览会展经济特性整合性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关联性内部关联行业关联专业性会展场馆会展人才参与主体会展机构集聚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二)关联性会展经济的关联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展经济系统内部会展活动的联动,二是相关产业的渗透。
如今,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不再是独立举办,有展必有会、有会必有展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模式,节事活动更是将会议和展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这种三位一体的方式,全方位地释放出了会展活动的综合效应。
会展经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展活动之间的交叉互动。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是1:4.3;而据国际会议组织和会议协会(ICCA)统计,会展经济的产业带动系数达到1:9,当然这不是一个绝对数值,它会随会展活动的发展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三)集聚性集聚性是指会展活动举办前会展场馆或活动地址、会展企业、人才、中介机构等的集聚;会展期间,人、物、资金、信息在某个确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大量集聚;还有一次会展结束后,房地产、商业设施、投资项目、知名度等的集聚。
会展经济的集聚特性能够充分发挥会展活动的平台效应,可以传播新信息、宣传新技术、推介新产品、营销品牌、塑造城市形象等。
(四)专业性会展经济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
首先,会展场馆应当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未来经营的会展产品进行设计和施工建设,照明、音响、空调、消防等硬件设备在达到开展会展活动基本要求的同时,力争节约化、绿色化。
其次,会展人才参与会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会展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会展经济的运转。
由于中国会展经济发展历程较短,会展教育相对较为落后,导致了缺乏会展专业知识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综合型会展人才。
再次,对会展活动参与主体要求比较高,比如:体育比赛的运动员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学术论坛的演讲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
最后,专业的会展运营机构或团队。
世界上著名的展览公司都有自己的运营管理团队,负责会展的策划、选址、宣传、招展、服务、收集信息和评估等不同工作内容,共同保障会展活动的高成效运作。
综上所述,通过关于会展、会展业和会展经济概念的梳理和重新界定,可以发现会展经济的形成源自会展产业的发展,会展的产业化以会展活动的举办为基础,会展经济的良性发展可以带动所在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而催动会展活动水平的提升。
所以,会展、会展业与会展经济三者之间形成了一条良性互动的生态圈图表2:会展、会展业与会展经济关系图带动并促进提升整体水平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三、会议与展览(一)会议的含义会议是人类社会中一种聚众议事的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凡是那种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有组织、有领导、有共同议题的议事活动均称为会议。
(二)会议的类型1、会议的基本类型(1)年会(convention)年会是指由同一个公司、社团、政党立法、社会等所举办的资讯信息及政策协商的会议,其目的在于让与会者达成共识并形成决策。
年会议题涉及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相关领域。
年会通常包括一次全体会议和几个小组会议,可以单独召开,也可以附带展示会。
多数年会是周期性的,最常见的周期是一年一次。
(2)代表会议(congress)代表会议是指某些专业、文化、宗教等群体召开的派正式代表参加的定期会议。
参加者均有兴趣、主动且要求注册、付费参加。
代表会议通常有一特定主题来讨论,报告者及讨论者均为其领域的成员或相关的协作团体人士。
此类会议一般每年、两年或多年举办一次。
全国性的代表会议通常每年一次,而国际性或世界性的代表会议通常多年一次,而且其举行的频率通常是事先确定的。
(3)论坛(forum)论坛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有兴趣的或某些话题而公开举办的进行讨论的会议。
参加会议人员的身份均要事前被认可,论坛的特点是反复深入讨论,一般是由小组组长或演讲者来主持,并有一些听众参与其中,问题分别由小组组长和听众提出并讨论。
(4)专题学术讨论会(symposium)专题学术讨论会与论坛相类似,一般由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会,对某一特定主题邀请专家发表意见,共同对问题加以讨论并提出建议。
参与专题学术讨论会的人数较多,时间在2-3天,进行方式较为正式。
(5)讨论会(workshop)由几个人进行集中讨论的集会,要求各个小组参加全体会议,就某个问题或一些任务进行讨论。
参与者重要目的是在交流知识、技能和对问题的意见。
讨论会的特点是面对面的互动,让与会者充分的参与进来。
(6)座谈(panel discussion)座谈主要是由一位主持人来主持,由一群专家作为座谈小组的成员,对专门的课题提出的观点再进行座谈。
有些时候仅限于小组成员的内部自行讨论,有时也开放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讨论。
2、按会议的内容划分(1)商务型会议商务型会议通常指公司和企业因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参与的商务会议。
商务型会议都在酒店召开,出席这类会议的大多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活动的人员素质较高。
(2)度假型会议度假型会议一般指企业和事业单位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单位职员进行的度假休闲性质的会议,这样既能增强员工们之间的了解,增强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又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度假会议一般选择在风景名胜地区的酒店举办。
(3)展销会议展销会议是各类参加商品展销、交易和展览的与会人员召开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