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第九章压强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产生的效果只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2.如图1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 )A.F1 B.F2C.F3 D.F4图13.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刀刃做得很薄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4.如图2所示的设备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图25.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水往低处流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用吸管吸饮料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潜水服6.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

如图3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图37.如图4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水、盐水和煤油。

它们对杯子底部的压强相同,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ρ煤油<ρ水<ρ盐水)( )图4A.甲杯中是水,乙杯中是盐水 B.甲杯中是盐水,乙杯中是煤油C.乙杯中是盐水,丙杯中是水 D.乙杯中是水,丙杯中是煤油8.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5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图5A.图甲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的凹陷越明显B.图乙实验:当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C.图丙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图丁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9.如图6所示,一盛满水的封闭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互为倒置。

图甲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p1=p2 B.F1>F2p1>p2C.F1=F2p1<p2 D.F1=F2p1=p2图610.图7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图7A.8∶1 B.4∶3 C.1∶2 D.4∶1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如图8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812.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汽车对地面的________;轮胎上的花纹比较深,是为了____________。

若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105 Pa,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重不能超过____________N。

13.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一些热水,摇晃后倒出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此现象可以证明________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 ℃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生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1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如图9所示为某款扫地机器人,其工作时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气流速度________,压强________,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而达到清扫的目的。

图915.我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已完成了水下5000 m及水下7000 m级深潜试验。

已知海水密度为 1.03×103 kg/m3,g取10 N/kg。

深潜器在7000 m深处所受海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

深潜器从5000 m深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16.(10分)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小亮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图10(2)如图10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倒立和正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增大压强的有________(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如图11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图11(1)实验前,先检查U形管压强计探头、软管和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出现________;若漏气,调节的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到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3)比较图丙和图丁,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内部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1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①该液体50 cm深度处的压强是________Pa;②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g取10 N/kg)图1218.(8分)如图13所示,在用注射器粗测大气压数值的实验中:图13(1)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水平方向所受的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

(2)活塞受大气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注射器的横截面积,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的长度L就可以计算出大气压的值,其表达式为p=____________。

(3)实际测量过程中,针筒与活塞之间存在摩擦,这会使大气压的测量值_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四、计算题(共18分)19.(8分)下表是某种型号自行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某同学的质量是50 kg,求该同学骑车上学时:(g取10 N/kg)(1)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2)自行车后座最多能携带物体的质量。

20.(10分)如图14所示,一重为20 N、底面积为0.02 m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所装液体的体积是0.01 m3,深0.3 m。

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是2.7×103 Pa,求:(g取10 N/kg)(1)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面0.1 m处的a点液体的压强。

(3)桌面受到的压强。

图14答案1.D 2.C 3.A 4.C 5.C 6.A7.C 8.C 9.A 10.D 11.不变 不变 变大 12.压强 增大摩擦 2.8×10513.大气压 降低 14.增大 减小 15.7.21×107变大 16.(1)海绵的凹陷程度(2)压力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D(3)将左侧瓶中的水倒出一些后,正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对海绵的作用效果相比较(合理即可)17.(1)高度差 (2)相等(3)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6×1031.2×10318.(1)大气压 (2)有刻度部分FLV(3)偏大 19.(1)该同学的重力:G 人=m 人g =50 kg ×10 N/kg =500 N ,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F =G 人+G 车=500 N +120 N =620 N ,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p =F S =620 N 1×10-2 m2=6.2×104Pa 。

(2)自行车、人及所携带物体的最大总重力:G 大=F 大=p 大S =1.4×105 Pa ×1×10-2 m 2=1400 N ,自行车能携带物体的最大重力:G 物=G 大-G 车-G 人=1400 N -120 N -500 N =780 N ,由G =mg 可得,自行车后座能携带物体的最大质量:m 物=G 物g =780 N 10 N/kg=78 kg 。

20.(1)由p =ρgh 得,液体的密度:ρ=p gh = 2.7×103Pa 10 N/kg ×0.3 m=0.9×103 kg/m 3。

(2)距容器底面0.1 m 处的a 点所处的深度:h a =0.3 m -0.1 m =0.2 m ,a 点的压强:p a =ρgh a =0.9×103 kg/m 3×10 N/kg ×0.2 m =1800 Pa 。

(3)液体所受重力:G =ρgV =0.9×103kg/m 3×10 N/kg ×0.01 m 3=90 N , 桌面受到的压力:F =G +G 容=90 N +20 N =110 N ,桌面受到的压强:p ′=F S =110 N0.02 m 2=5500 P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