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真伪鉴别
市场上常见的假天麻有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菊科植物大理菊的根、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的块茎、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葫芦科植物赤爬的块茎、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商陆科植物羌商陆的根、芭蕉科植物芭蕉芋的根茎,这些植物根茎形状与天麻十分相似,有时真假难辨,需要掌握要领进行鉴别。
根据老药工的经验,辨别真假天麻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天麻长圆扁稍弯,点状环纹十余圈;头顶茎基鹦哥嘴,底部疤痕似脐圆。
商陆根外形与天麻相似,但其毒性较大,误食会有生命危险。
天麻的药用部分是地下块茎,呈长椭圆形、略扁、稍皱缩略弯曲,一端有红色或棕色的残留茎,另一端有圆脐状的根痕,通常每块长6~10厘米,直径2~5厘米。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多纵皱、质坚硬,外观及纹路类似西洋参。
切开后断面平坦,无纤维点,呈半透明角质状,有光泽,味微苦带甜,嚼之有黏性,而商陆根的横切面凹凸不平,色深,呈纤维性,味苦,嚼之麻舌。
性状鉴别
块茎呈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扁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2~2cm。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久存色变深,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点状横环纹,习称“星状点”; 冬麻顶端有棕红色干枯的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瓣”; 另端有圆脐型疤痕,习称“肚脐眼”或“圆底盘”。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
气微; 味甘以“冬麻”质地坚实,有鹦哥嘴,断面半透明,无空心者质佳。
“春麻” 质地轻脆,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质次。
本品特征可概括为:天麻形扁长椭圆,外色黄白环纹显, 质坚断面角质样,前端牙痕后脐眼。
天麻混淆品的鉴别
常见的假天麻主要有以下几种:
【马铃薯】:别名土豆。
块茎呈长椭圆形,压扁状,表面无沟纹及皱纹,鹦哥嘴及点状环痕均为人工捏造,干后产生细裂纹,味淡且甜。
【大丽花块根】:别名大丽菊。
块根扁缩,纺缍形,象牙白色,有细小的平行纹理,体轻,味淡微甜,嚼之粘牙。
【紫茉莉根】:别名胭脂花。
根呈长圆锥形,有纵沟及星点状下陷或小洞状的须根痕,味淡、有刺喉感。
【芭蕉芋的根茎】:顶端有茎基,灰棕或灰黄色,半透明,质坚硬,表面可见微突起而不连续的须根痕。
【羽裂蟹甲草的块茎】:别名羊角天麻。
外形似天麻,环节明显,但无鹦哥嘴,质坚,表面有不规则沟纹及皱纹,并有疣状须根痕,一端有残留茎基,略下凹,圆形。
【芋的一年生块茎】:呈压扁状,有纵沟及皱褶,顶端有芽苞残基,下端有棕色的圆形疤痕,断面粉白色,微甜有麻舌感。
【黄精根状茎】:别名老虎姜。
有结节,有细皱纹及稍隆起的环节,茎痕明显,呈圆盘状,俗称鸡眼,其上布有许多小麻点,味甜,嚼之有粘性。
【栝楼的干燥块根】:呈不规则的圆,纺缍形,一端有茎基残留或扎成短嘴状。
纵断面富粉性,有黄色筋脉条纹。
【商陆干燥根】:别名山萝卜。
呈纺缍形,顶端常有茎基残留或两端均为切面痕,可见同心环状层纹,外表可见须根痕,味淡,麻舌。
【大九股牛的块根】:别名羊角。
多呈纺缍形,一端常扭曲成羊角状。
表面有须根痕及线样横环纹,顶端有残茎基,味淡。
【昭通天麻】
1.外表呈椭圆形,稍扁,中间弯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短小饱满。
2.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纵向皱折细纹,习称“姜皮样”。
3.有明显棕黑色小点状组成的环节,习称“芝麻点”。
4.一端略尖,有时尚带棕红色的干枯残芽,习称“鹦哥嘴”,另端有圆脐状疤痕,习称“肚脐眼”。
5.松香断面,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半透明革质,白色或淡棕色,体重质结实。
6.云天麻,即云南昭通所产。
煮出来无酸味。
云天麻鉴别口诀“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