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南安实验中学苏凯波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内容。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主要体现出各个地区文化的差异,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对前面学习过的七大洲的分布进行巩固,又能促使学生对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分布具有更深的认识,为下阶段世界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学习过有关地图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对世界各个国家的分布还比较模糊,读图能力、效率都还比较低,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并且学生对具体的语言、宗教分布及宗教活动、建筑特征了解甚少,所以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现场模拟、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来学习。

➢设计理念: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与差异,并尊重世界各国的语言和宗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力图主题化(为学生的人际交流做准备)、生活化(以学生生活环境为基础)、多元化(尽可能地涉及到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相关内容各个方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记住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2.知道世界三大宗教,记住人数最多的宗教。

能力目标:
1. 能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 能通过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3.由学生的相互交流,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讨论、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推广普通话;同时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激发学生学好外语的兴趣。

2. 通过各种语言“我爱地理”发音练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 树立正确的种族观,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2.教学难点: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三大宗教物品,“我爱地理”六种主要语言的发音音频文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前使用多媒体播放任贤齐的流行歌曲《I FEEL GOOD》)
课前组织课堂:
师:Class beginning
生:(起立)Good morning Mr SU
师: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it down please.
请问刚才我用什么语言与大家交流呢?
(英语)
[学情预设] 学生对流行歌曲有浓厚的兴趣,课前流行歌曲的播放会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融入课堂。

而且学生对地理课堂使用英语会产生巨大的好奇心,想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组织教学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欲望,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英语和汉语都是2种影响范围广的语言。

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世界的语言的奥秘。

课件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奥运会是举世盛会,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都会在2008年聚集北京,吉祥物”FuWa”用自己的语言向全世界表达了心声:“北京欢迎你”。

二、新课教学:
1.世界的语言
⑴提问导入
教师提问:对于世界的语言你了解多少呢?
指导学生阅读:请学生阅读书本P74“阅读材料”
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划出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

板书:一、世界主要的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⑵发音活动:
世界六种主要语言的发音“我爱地理”,请大家尝试模仿发音
课后探索活动:请同学们探索阿拉伯语“我爱地理”应该如何发音。

[学情预设]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和汉语基础,因此这2种发音好比较能发音准确,其他3种语言学生应该会积极模仿,同时气氛轻松愉快。

[设计意图]课件播放六种主要语言发音“我爱地理”,让小组之间模仿发音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后的探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

[知识链接]使用各种语言的人数占世界总人数的比例:汉语25%、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

教师总结: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世界六种主要的语言使用人数多,又是联合国确定的工作用语。

⑶指导读图,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根据图“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回答这六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哪些国家和地区呢?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⑷创设问题,小组讨论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旅游者到哪几个国家旅游,语言障碍会相对少一些?(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地图,加深了解汉语的使用范围广。

并且让学生了解华侨和华人无论到哪都和祖国有着无法割舍的渊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知识链接]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新加坡现有华侨华人240余万人,约占该国总人口的77%。

⑸热爱汉语,推广普通话
我们的母语汉语不仅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且汉语和汉字还是世界上最科学、最优美的语言和文字之一。

请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语言!推广普通话。

[知识链接]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
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

教师承转: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六种主要语言,那么世界上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宗教信仰上有何差异呢?
2.世界的三大宗教
播放《西游记》结尾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视频片段
⑴创设问题
提问:电视西游记唐三藏师徒三人历经磨难,请问他们师徒三人信仰的是什么宗教呢?(佛教)
课件演示:三大宗教图片
提问:世界上的宗教种类有很多,你知道图片中是什么宗教吗?
(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答题的积极性)
陈述: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板书:二、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三大宗教的奥秘。

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读图,对比归纳
指导学生阅读P76页课本内容与图片
读图判断练习(课件演示多组宗教建筑图片,学生判断所属宗教,抢答)
完成P77页活动题1练习
⑶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推荐三个代表扮演各大宗教的信徒,介绍本人对三大宗教的了解
(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协助小结)
材料准备:圣经、十字架;古兰经、白帽;佛经、佛珠
[学情预设]学生在课前有收集过资料,还有平时电视电影中的情节,学生对三大宗教的文化差异有一定的印象,学生应该会主动参与活动中,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 课堂的互动能最大程度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探究,有利于把三大宗教的书面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记忆。

[知识链接]基督教信仰耶稣,祈祷:“阿门”,手势:胸前划十字。

伊斯兰教信仰穆罕默德,祈祷:“阿敏”,手势:直立并抬起双手。

佛教信仰释迦牟尼佛,祈祷:“南无阿弥陀佛”,手势:双手合十。

(补充:各个地方祈祷的手势都有差异,只要能描述其中1、2种就足够。


⑷指导读图“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三大宗教的分布”,通过阅读地图能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显示三大宗教分布地图,更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三大宗教分布的位置,通过学生读图概括,让学生能锻炼和发挥本身的读图能力。

⑸世界的三大宗教小结:
宗教产生地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亚洲西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
北部、东部
佛教古印度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教师承转:在我们中国,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所以大家应该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3、师生回顾
师生交流: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世界的语言是丰富多种的,主要有六种语言,使用人数多,范围广,又是联合国工作用语。

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4、课后探索: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泉州分布着各种宗教。

生活在你身边的人都信仰什么宗教?他们的什么宗教活动是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请你们搜集以后和同学们互相交流、共享。

5、结束语
最后,请允许我用世界最甜美的语言来给这堂课划上句号——“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主要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二、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创设问题难度适中结合实际,让小组成员可以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世界主要的语言部分,通过“我爱地理”的6种语言发音模拟竞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

世界三大宗教的部分,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信徒,阐述各大宗教的文化特色、分布地区等,把书面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知识的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