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计算题归纳2007年7月1.某刚>金融企业部门某年核算资料如下:(1)总产出800亿元,中间消耗500亿元;(2)付劳动报酬200亿元,缴纳生产税净额70亿元;(3)财产收入6亿元,财产支出1亿元;(4)经常转移收入3亿元,经常转移支出2亿元;(5)企业部门无消费功能;(6)资本转移净额10亿元;(7)资本形成总额5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增加值、总营业盈余、初次分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及资金余缺‘(2)编制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及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20分)2.某企业2006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入801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530.1万元;(3)缴纳资本税44.6万元;(4)接受捐赠81.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814.5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
要求:(1)计算该企业总储蓄指标;(2)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
(10分)答案1.(20分)解:(1)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消耗=800-500=300 (2分)总营业盈余=增加值一劳动报酬一生产税净额=300-200-70=30 (2分)初次分配总收入=总营业盈余十财产收入一财产支出=30十6-1=35 (2分)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十经常转移收入一经常转移支出=35+3-2=36(2分)资金余缺=总储蓄十资本转移净额一资本形成总额=36+10-50=一4 (2分)(2)账户如下;(单位:亿元)原始收入分配帐户(5分)可支配总收人使用帐户2.(1)企业无消赞功能,故企业可支配收入就等于总储蓄,为801万元(2分)(2)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814.5十(17.6—32)十O=800.1(万元) (3分)资本账户单位;万元说明: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可支配收入全部形成储蓄。
(5分)2007年1月1.已知某地区2006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6000亿元;(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4)出口1400亿元'(5)进口1000亿元;(6)固定资本折旧1800亿元;(7)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8)生产税500亿元;(9)生产补贴40亿元;根据以上统计资料用生产法,收入法及支出法分别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15分)2.已知某部门有关资产变化以及负债和净值变化资料如下:该部门可支配收入为96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80亿元;存货增加370亿元;总储蓄96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45亿元;资本转移支出9亿元;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为0。
(假设不存在统计误差) 要求;(1)计算该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资本转移收入净额和资金余缺;(2)编制该部门的资本账产。
(15分)答案1.(15分)解:支出法计算:(5分)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000+3000+(1400—1000);11400(亿元)生产法:中间消耗=总产出一国内生产总值=16000—11400=4600(亿元)(5分)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一中间消耗=16000—4600=11400收入法: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一固定资本折旧一劳动者报酬一生产税净额=11400—1800—5000一(500—40)s414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5分)2.解:(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980+370=135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转移收入一资本转移支出=45—9=36(亿元)资金余缺=总储蓄十资本转移收入净额一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一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960-1-36—1350—0=一354(亿元)(10分)(2)(5分)资本帐户2006年7月计算分析题(本题共30分)某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某年核算资料如下:(1)总产出800亿美元,中间消耗500亿美元;(2)付劳动报酬200亿美元,缴纳生产税净额70亿美元;(3)财产收人6亿美元,财产支出1亿美元;(4)经常转移收入3亿美元,经常转移支出2亿美元;(5)企业部门无消费功能;(6)资本转移净额10亿美元;(7)资本形成总额50亿美元(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要求:<1)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初次分配收入帐户、再分配收入帐户、可支配总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2)计算各账户的平衡项;资本账户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是资金剩余还是资金短缺,数额万多少?(3)计算该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储蓄率和投资率。
答案(1)账户如下:(单位:亿美元)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一经常转移支出=35+3—2=36(2)资金余缺=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一资本形成总额=36+10—50=一4资金短缺4亿美元。
(3)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储蓄率为100%;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投资率=非金融投资/可支配收入总额=50/36=138.9%2006年1月计算题(30分)某地区关于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资料一(1)该地区第一产业本期完成总产出为900亿元;(2)该地区第三产业中:工业部门本期完成成品价值1800亿元,其中自制设备价值100亿元;完成工业性作业价值100亿元,其中工业性作业过程中消耗材料和零伺:价值60亿元;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为200亿元,朋末为260亿元。
建筑业完成总产出为1200亿元。
(3)该地区第三产业中:本期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出300亿元,本期其它营利性服务部门营业收入500亿元,本期其他非营利性服务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
资料二:下表为该地区本期编制的投入产出表第一象限资料:资料三:已知上期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22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2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00亿元。
要求:(1)计算各部门总产出、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
(2)计算各产业部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作简要说明。
(3)计算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说明直接消耗系数的含义。
答案计算分析如下,1.各产业总产出的计算:第一产业总产出:900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出:工业部门总产出+建筑业总产出=1800+100+(260—200)+1200=316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出=300+500+530+530X10%=1383(亿元)2.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消耗第一产业增加值=900一(140+300+100)=36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60一(530+750+300)=158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83一(220+250十80)=833(亿元)3.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加值之和= 360十1580+833 = 2773(亿元)4.部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部门增加值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量=2773—2220=55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量=360—320=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量=1580—1200=38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量=833—700=133(亿元)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40/553 x 100%≈7.23%第二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部门,其次为第:产业,贡献最小的是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占·到地区经济增长的:分之二左右,说明第二产业是该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5.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计算结果说明,第二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出对第一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为0.17。
2005年7月计算分析题(本题共30分)已知某国某年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如下:(单位:亿美元)(1)国内总产出 6500(2)中间消耗 3400(3)固定资本消耗 570(4)劳动者报酬 1400(5)对外支付的要素收入 200(6)来自国外的要素收人 50(?)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 100(8)对外支付的经常转移收入 40(9)最终消费 1990(10)资本形成总额 920(11)货物和服务出口 280其中:货物出口 200服务出口 80(12)货物和服务进口 90其中:货物出口 80服务出口 10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可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用你确定的方法分别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并编制该国的货物和服务账户。
(10分)(2)计算该年度的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总储蓄,并编制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10分)(3)计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编制局部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根据结果对国际收支情况作简要分析。
(10分)答案(1)(10分)根据资料可采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消耗=6500—3400=3100(亿美元)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1990+920+(280—90)=3100(亿美元)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3100+(570—200)=2950(亿美元)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入净额=2950+(100—40)=3010(亿美元))国民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3010—1990=1020(亿美元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280-90=190(亿美元)2005年1月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
共34分1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256亿元,上缴生产税85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6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42亿元,获得闰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3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7亿元,支援灾区捐款3亿元,上墩所得税3亿元.试根据所蛤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臂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井编制有关的收人分配帐户.(16分) 2.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000亿元;(2)囊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稍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