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系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

统计系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

选课说明本教学计划按“强化基础、注重能力、面向前沿、提高素质、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原则设计,从2013级开始实施。

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40学分方能毕业。

具体选课说明如下:
(1)公共基本课程模块:必修课12门,共31学分。

(2)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必修课3门,4学分;选修课(跨学科基本课程即全校性选修课程)至少修满10学分。

(3)学科通修课程模块:统计系学生根据其专业特点,不要求修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必修课15门,共50学分。

* 学科通修课程中《一元微积分》和《多元微积分》课程,理科生选A类,文科生可选A类或C类,为确保公平,在各种评奖评优或保研活动中,提高A类成绩权重。

(4)学科或专业方向性课程:
以下课程主要在大三、大四上学期开设:
* 统计系学生需修读11门专业课,共33学分,其中7门为专业必修课,4门为专业选修课(至少修读2门专业限定系选课,最多修读2门学院其他专业系选课)。

以下课程主要在大一、大二、大三短学期开设:
*所有同学需要完成4个学分短学期经济大讲堂(学院选修课或系选修课)课程(具体要求见(6) 短学期教学活动安排)。

(5)其他教学环节:必修课2门,6学分;选修至少修满2个学分(实践类课程2个学分)
* 毕业实习、创新创业训练和社会实践:必须选择一项修读,在二年级或三年级的短学期完成。

其中创新创业训练内容包括创新实验、创业训练以及创业实践项目等,项目经结题验收后,可获得学分;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统一组织的其他实践活动,实践累积应不少于5周,同时需要撰写调查报告,并获得指导教师或相关部门认定。

* 作为教学计划改革试点单位,我院把毕业论文原6学分降低为3学分,并在“毕业论文”的基础上,设置“优秀毕业论文”要求,其目的是强化学生高质量、高强度的论文写作能力培养。

通过者将获得3个“优秀毕业论文”学分。

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学生必须修读“优秀毕业论文”。

(6)短学期教学活动安排:
* 除全校性选修课外,每学年的短学期学院至少开设9门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模块中的新生研讨课(一年级短学期必修)、礼仪与沟通(中文)、职业规划讲座、学术讲座、国际商务文化(英文)、统计软件与编程等。

短学期课程除标注外,均1学分。

* 学生在三年的短学期至少修读7个学分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新生研讨课》,1学分;短学期经济大讲堂(学院选修课或系选修课),4个学分;社会实践类课程(毕业实习、创新创业训练和社会实践),2个学分。

其中一年级短学期至少修读3个学分课程(1学分《新生研讨课》和2学分的选修课程);二年级或三年级短学期分别至少修读2个学分课程(选修课程或社会实践类课程)。

统计系在专业或方向性课程分别为:统计学(数理)专业(模块一)、经济统计专业(经济管理统计方向)(模块二)、经济统计(投资决策分析方向)(模块三)。

选修不同专业学生须修读相同的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程和学院通修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