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力学实验题综合考查22年中考真题练习题汇编1.(2022四川遂宁)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端调节使天平平衡;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鹅卵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最后用量筒测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丙,则鹅卵石的密度为kg m。
___________32.(2022黄冈孝感咸宁)某实验小组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静止时,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由于天平砝码损坏,实验小组借助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20mL盐水和20mL水;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当注入的水为2mL时,天平恰好平衡,如图乙所示。
则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___________g(水的密度为1g/c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3.(2022锦州)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的器材分别对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所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把石块放在天平的______盘中,用镊子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再移动游码。
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g ;(3)小明又测出石块的体积是320cm ,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3/m kg ;(4)实验后,小明发现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所测石块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红用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不吸水的小木块等器材测量石块密度:①如图丙所示,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小木块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 1; ②如图丁所示,用细线把石块与木块系住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 2;③如图戊所示,将石块直接放入容器内水中,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 3;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4.(2022鞍山)同学们发现:李子会沉在水底,而丑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于是他们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两种水果的密度。
(1)测量李子的密度: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甲所示,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使天平横梁平衡;②接着配制浓度合适的盐水,使李子恰好______在盐水中,测出盐水的密度即为李子的密度;测量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配置好的盐水,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步骤二:把小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如图丙所示;步骤三:测出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39.8g;则李子的密度ρ李子=______kg/m3;(2)测量丑橘的密度:步骤一:如图丁-1所示,用台秤测量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步骤二:如图丁-2所示,丑橘漂浮在水面上,台秤的示数为m2;步骤三:如图丁-3所示,按压丑橘使其刚好______在水中,台秤的示数为m3;则丑橘的密度ρ丑橘=______。
(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5.(2022湖南常德)小明想知道家里洗衣液的密度,于是与小华一起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__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直到天平平衡;(2)调节天平平衡后,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37g;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洗衣液,测出烧杯和洗衣液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③将烧杯中的洗衣液倒入量筒中,洗衣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要精确的测量洗衣液的密度,以上步骤的实验顺序排列合理是______(只写①②③的序号);(3)实验测得洗衣液的密度是______kg/m3。
6.(2022山西)六一儿童节前夕,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儿园将要举办“亲子滑草”比赛,比赛须知如图所示。
为了赢得比赛,他们全家进行了讨论。
小明认为:高度一定,越陡的坡用时应越短,要选择最陡的坡;妈妈认为:体重越大,滑行用时越少,应让体重最大的爸爸和妹妹参加。
请你选择小明或小明妈妈的观点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为优化参赛方案提供建议。
答案一:选择小明的观点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_____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选择妈妈的观点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_____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7.(2022宁夏)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应沿水平方向拉物块做______运动。
这样测量的依据是______。
(2)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实验。
(3)单杠运动员上杠前手上要涂防滑粉,是用到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他在做回环动作时手不能握杠太紧是用到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某同学发现甲实验弹赞测力计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红同学认为结论是错误的,她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8.(2022永州)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准备了长木板一块、木块一个、砝码若干、弹簧测力计、棉布、毛巾等器材,实验操作如下:(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着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0N,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方向(选填“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
(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接触面压力F/N 摩擦力F f/N1 木块与木板 6.0 1.22 木块与木板8.0 1.63 木块与木板10.0 2.04 木块与棉布10.0 3.05 木块与毛巾10.0 4.0①分析比较1、2、3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选填“增大”或“减小”)。
②分析比较3、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选填“大”或“小”)。
(3)本实验主要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A.转换法B.控制变量法9.(2022湖南常德)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想探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观察,他们猜想: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v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m、斜面的倾角θ、斜面的材料这三个因素有关。
于是他们选择以下器材进行探究:一个右端固定有遮光片的长方体木块质量为200g、一个100g的砝码(可粘在木块上表面)、两个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斜面A和B(斜面底端安有光电门)。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们的实验操作是让木块沿斜面直线下滑,利用光电门速度传感器测得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1)为了保证从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可靠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斜面越长越好B.斜面越宽越好C.木块每次都由静止开始下滑D.木块每次都从斜面上相同的位置下滑(2)在本实验中,光电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木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遮光片离开光电门时计时器停止计时,这样就可以根据遮光片的宽度与运动时间计算出此时木块的速度。
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1.2cm,如果计时器某次显示的时间为0.005s,则此次测得的木块速度为 ______m/s;(3)小明他们改变相关条件,多次实验,得到了下列数据:实验序号θ斜面m/g v/(cm/s)1 20° A 200 2452 20° A 300 2453 20° B 200 1534 20° B 300 1535 30° A 200 3586 40° A 200 438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3,2和4可得出v与______有关;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6,可得出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是:当斜面材料相同时,______。
10.(2022海南)小明在做“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利用一套器材依次完成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图中长木板正面朝上,丙图中长木板反面朝上,长木板的反面比正面粗糙。
(1)小明提出如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①,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2)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的知识;(3)小明分别对猜想①②进行了实验验证。
在图甲、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8N、1.2N,在图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示数为___________N。
小明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
请写出一个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实例:___________;(5)实验后,小明和同学们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改进了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不拉木块,改为拉动长木板,使长木板与木块相对运动。
再次验证了猜想①②得出相同结论。
针对实验改进,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改进后,拉动长木板时不必保持匀速运动,更易于操作B.改进后,弹簧测力计示数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的数值C.改进后,木块稳定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11.(2022四川凉山州)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