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的心得体会15篇送教下乡的心得体会1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首先是通过三节观摩课使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要吃透教材。
课前只有把教材研究透彻,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法,制作出合适的教学课件,反之,你的教学方法将会偏离教材,把握不好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三节观摩课的成功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三位教师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非常到位,并能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和延伸。
在新课程理念下,目前有很多教师依靠以前的知识而不去深入研究教材,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以至最终没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正是因为一些教师始终停留在以前的知识基础之上,不去继续学习提高,才使我又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要想不被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抛在后面,就要终身学习。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由其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又怎么去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呢?我们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保证自己的知识始终是先进的、丰富的,在教学时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总之,时代的发展逼迫我们必须学习,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无愧教师的光荣称号和使命。
送教下乡的心得体会211月7日到12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项目县送教下乡培训活动。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此次活动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了数位出类拨萃的数学教师的讲课风采,感受了专家的独到的讲评,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身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
下面我就这次培训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加深了我对数学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让我了解了四基和四能,认识到了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教师担任着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而怎样做好这一角色,教学实践中我有许多困惑。
这次活动中,张锦妮、潘海波老师的教学,让我找到了解决困惑的方法。
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也就是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否定学生什么。
在本次的培训活动中,教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课堂上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他们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灵活有趣的师生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
二、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但小组合作却往往流于形式了。
本应该是小组成员的集体探讨,却变成了一些学优生的独角戏。
一些反应比较快的学生,往往能在第一时间说出答案,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
而刘霞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这节专题报告给我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了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一是分工学习,二是讨论学习,三是交流学习。
刘老师对小组合作中的常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我以后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活动指明了实践方向。
三、王会宁老师的《备课、观课、评课的有效性》这节专题报告,也让我收获颇丰,首先,从备课方面,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让我印象深刻,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和文献,全按个人见解阅读教材准备教案。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名师教案以及相关内容的教学建议,借鉴里面对自己有用的教学方法。
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依据课堂上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
还有叶澜教授的一节好课的标准以及评课的一些要点。
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基层的教师真的特别实用,我也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吸收采纳这些好的方法和建议,进而来完善自己在备课、观课和评课方面的不足。
四、在教学设计方面。
这次的示范课,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因而我也在课上发现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
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也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原来可以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位老师精心设计的这几堂课,孩子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我感触颇深,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
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送教下乡的心得体会3在此次师带徒活动中,除基本活动外,针对本学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海口特校的专家提出了较为先进有效的做法和措施,例如将特奥残奥项目引进课堂,充实体育教学内容,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运动员选材,在体育教学评价中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的方式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特奥项目而言,其在资格赛中的筛选有别于普通的田径运动会,且最终目的也并非是竞技体育,而是鼓励培智学生参加到锻炼中的大众体育思想,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结合起来,而残奥项目则趋近于传统的竞技体育,甚至运动水平不低于竞技体育的普遍性。
因此在常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鼓励智障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降低项目的难度,适当放松规则的限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体育教学内容。
而对于听障的学生,尽可能向学校体育的各个水平阶段看齐,从五个领域的三个目标要求学生,尽可能多介绍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项目,加强对技术动作的要求,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身体素质的五个方面上有所提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向三维健康观的目标发展。
送教下乡的心得体会4集体送教下乡活动,拉开了帷幕。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地点为海口中心学校下设的五所村小,送教下乡成员人数15人,每三人一组,分为五组,送教到五所村小。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送教活动,我和方校长、何主任一组,安排在海口小学。
7:15分我背着电子琴和录音机来到区教育局门口集合,7:40分我们坐上车子出发了。
一到海口小学,我们明显感觉到了海口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热情,好客。
我原本是安排在第三节课,可因为各种原因,我改为上第一节课。
下了车,我为了尽快熟悉学生,在海口小学丁主任的带领下,径直来到一年级教室,小朋友们看见陌生的我,很礼貌的喊了声老师好,个个做得笔挺,小手摆放在桌上,我深切地感觉到孩子们的淳朴、可爱。
虽然一口地道的海口腔,但是那种求知的欲望,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真的让我感动。
当我自我介绍后,弹起琴,唱起歌向他们问好时,他们笑了,笑的是如此开心,我感觉我比上以前任何一次公开课更有热情、更投入、更希望和他们交流。
在我的指导下,他们也用歌声向我问了好。
接着调查一下他们的节奏感和律动感,没我想象的那么差,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9:00到了,第一节课开始了,老师们早已坐在后面,我也开始了授课。
课题是一年级第九单元的《巧巧手》,当谜语导入后,我接着问道:“你们的小手会什么?”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我的小手会洗衣、扫地、洗碗—————————”他们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小手有多能干,灵巧,为下面的学习增添了自信心,接着是律动,学唱歌曲,二声部处理,折纸帽,表演歌曲,学习手语等环节,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深深地被我吸引,学习兴趣浓厚,只是二声部处理时有点乱,城乡的差距不敢说没有,只能说还在慢慢缩小。
我不奢望他们永远记得我,但我衷心希望他们能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生活。
在后面听课的老师大概有几十人,有来自中心小学的,还有来自怀宁的,在座的无一人讲话,只看到他们认真地记录着,看着孩子的表演开心的笑着。
在下午交流时听马校长说他们学校无一名专职音乐教师,唯一懂音乐的就是快要退休的陈老师,会拉二胡,就让他带了几个年级的音乐课,学校无录音机和电子琴等,唯一的设备就是一把老的不能再老的二胡了,今天听课的老师都是路途遥远,早上起得很早,对名师送教下乡很感兴趣。
我很震惊,一位如此年长者都有这样一颗钻研好学之心,何况我们呢?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理想和抱负,不一样的是环境,待遇,但他们比我还多一样东西,那就是求学的精神。
我总感觉自己此行也学到了一种精神——好学、钻研、创新。
我相信这也将使我终身受益。
送教下乡的心得体会53月23日,星期五,张店区优秀教师“下乡送课“活动在马尚镇九级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
第一节课:绿杉园小学翟东峰老师带来的是三年级下册语文的一堂生动精彩的课,课题是《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新教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
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翟老师这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他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第二节课:城中小学林宁老师带来的是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的一堂生动精彩的课,课题是《风车转转转》林宁老师这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她采取的是通过学生观看各式各样的风车、各组员代表的讲解,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最后加以教师的简单总结步骤发,使得每人都能做出像模像样的风车,看到展示时,洋溢在孩子脸上那充满自信、乐观的表情,我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接下来,我们便到了九小的接待室进行评课活动,首先是翟老师进行了说课,然后各校的领导及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最后还聆听了区代表领导进行的发言从而让我更加明确了以下几点:一、中年级阅读教学要做到:1、导读起步,明确训练点;2、指导学生预习的三步读法: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词,再读课文,把握__中心,三读课文,加入批注。
二、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1、练习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2、初步概括__的主要内容。
3、加强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边读边思,专业的读懂教材,用心地读懂学生。
送教下乡的心得体会63月31,在z小学我有幸聆听了两节品德与生活课:《只有努力才有收获》和《国旗国旗真美丽》,领略了两位执教老师的教学风采。
此次观摩,让我对新课改和品德与生活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
要上好一堂品德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
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
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品德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