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21年秋《普通心理学》作业及答案

北师大21年秋《普通心理学》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A)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2、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某病人把杂志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记不住里面的内容,该病人损伤的脑组织是(B)
A.小脑
B.海马
C.杏仁脑
D.下丘脑
4、三色说认为,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分别感受的光谱成分是(B)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黄、绿
D.黄、绿、兰
5、当门打开时,它在视网膜上的像逐渐变成了梯形,但是我们仍然将它知觉为长方形,这体现了知觉的(C)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形状恒常性
D.大小恒常性
6、“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C)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7、快速眼动出现在睡眠的哪一个阶段?(D)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上述睡眠以外的另一阶段
8、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的组块是(B)
A.9±2
B.7±2
C.5±2
D.6±2
9、在人脑中出现的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形象是(A)
B.想象
C.知觉形象
D.梦
10、当您阅读《西游记》时,孙悟空的形象是属于(A)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一般想象
11、用来标志概念的是(D)
A.符号
B.事物
C.标记
D.词
12、“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B)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说出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体现了语言的(C)
A.意义性
B.指代性
C.创造性
D.社会性
14、动机的驱力理论最适合解释的行为是(A)
A.饿了为什么会吃饭
B.一个人为什么拼命工作
C.政治家为什么绝食
D.学生为什么会努力学习
15、大脑的喜、怒、哀、乐等感受状态,是人的情绪在认识层面上的一种自我觉察,被称为(A)
A.情绪的主观体验
B.情绪的生理唤醒
C.情绪的外部行为
D.情绪的外部表达
16、“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姜还是老的辣”,说明以下哪种观点(C)
A.人越老越聪明
B.老年人流体智力没有衰退
C.老年人晶体智力还在发展
D.老年人有个别差异
17、运用多种含义的刺激物(如图片、墨迹),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的表现其反应来推知某一人格特征的方法称为(D)
A.自然实验法
C.问卷法
D.投射法
18、最先编制出智力测验量表的心理学家是(A)
A.比纳
B.艾森克
C.卡特尔
D.瑞文
19、病人说话缓慢、费力,发音非常困难,但是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病人可能损伤的脑区是(B)
A.角回
B.布洛卡区
C.颞叶区
D.威尔尼克区
20、想旅游又怕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C)
A.接近-接近型冲突
B.回避-回避型冲突
C.接近-回避型冲突
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二、多选题
1、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的优点是(BCD)
A.在自然条件下进行
B.对条件容易控制或操纵
C.可对研究结果进行反复验证
D.可以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2、当大脑的布洛卡区受到损伤后,病人产生的症状一般有(BCD)
A.说话流利,但没意义
B.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费力
C.不能正确使用复杂的语法
D.说话的动机和愿望受损
3、催眠状态下会出现下列哪些心理特征(BCD)
A.主动性提高
B.注意狭窄
C.出现错觉或幻觉
D.旧记忆的还原
4、下面哪些因素影响着注意的稳定性(ABCD)
A.刺激物的强度特征
B.刺激物的复杂性
C.对活动意义的理解
D.身体状况
5、有关程序性的记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
A.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
B.可以通过语言的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C.提取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D.提取时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6、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ACD)
A.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B.可以发现更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C.有时有助于较快的解决问题
D.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
7、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论述正确的是(ABCD)
A.成年期是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B.流体智力在中年后有下降的趋势
C.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D.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8、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ABCD)
A.个体成败的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唤起
9、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中个人特质包括(ABD)
A.中心特质
B.首要特质
C.根源特质
D.次要特质
10、长时记忆存储的经验会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化,其变化表现在(ABCD)
A.内容变得更加简略和概括
B.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
C.内容变得更加具体
D.内容变得更加夸张和突出
三、判断题
1、利用知识经验帮助知觉客体属于自下而上的加工(错)
2、行为的复杂性与心理的复杂性有关(对)
3、由于语言功能定位在左半球,所有右脑受伤不影响语言功能(错)
4、马斯洛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错)
5、在判断时间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最差(对)
6、根据维纳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影响成败的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错)
7、动机越强,行为的效率越高(错)
8、比奈-西蒙智力测验最初编制的目的是将发育迟滞的儿童与正常儿童区分开来(对)
9、“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儿”说明老年人流体智力还没有衰退(错)
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自我遵循现实的原则(对)
四、简答题
1、简述色觉的三色学说?
答:1802年托马斯杨提出,认为有三种基本的颜色,即三原色,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锥体细胞),分别感红、感蓝、感绿,每种感觉器支队特殊波长的光敏感,单色光出现时只产生单一的光,两色光出现时产生混合光。

随后赫尔姆霍兹加以发展,他认为视网膜上存在三种不同的感受细胞,但认为每周刚手气对各种不同的光都有反应,但反应的强度是不一样的。

不同颜色的经验都是各种感受器按照相应的比例活动产生的。

2、什么是知觉的理解性?它的意义有哪些?
答:知觉的理解性表现在,知觉食物过程中要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加上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理解性的意义包括:
①理解可以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有助于知觉的选择性。

②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③容易使人产生期待和预测。

3、谈谈动机的功能
答:动机具有三方面功能:
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
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节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五、论述题
1、根据所学知识,从记忆编码,存储和提取等方面,论述如何提高记忆力
答:编码阶段:
需要再清醒状态下,记忆的效果与大脑的觉醒水平有关,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学会做笔记,相当于对信息进行整合性的复述
进行深层次的意义加工
多通道协同活动记忆
记忆的材料要形象化、韵律化。

记形象化的材料比记抽象化的材料效果好
可以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
利用一些记忆术,将记的东西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
五步阅读法可以帮助快速理解和记忆材料的主题思想,记更多的信息
储存阶段
组织有效的复习,复习要及时,要经常复习,分散复习的效果好于集中复习
阅读和回忆交替进行的方式
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进行系统化的复习
提取阶段
利用编码的特定性原则,回忆时的情境与学习时的情境越相似,回忆的效果越好,在提取时尽量回忆记忆的线索,帮助回忆
2、气质主要有哪些类型?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答: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医生,他最早提出气质的概念。

他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观察到人有不同的气质。

他认为气质的不同是由于人体内不同的液体决定的。

他设想人体内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液体,并根据这些液体混合比例哪一种占优势,把人分为不同的气质类型:体内血液占优势属于多血质,黄胆汁占优势属于胆汁质,黏液占优势属于黏液质,黑胆汁占优势属于抑郁质。

可见,他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神经系统的一般特性是气质的生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