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2.1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4不是奇数。
解:设A(x):x是奇数。
a:4。
“4不是奇数。
”符号化为:¬A(a)(2) 2是偶数且是质数。
解:设A(x):x是偶数。
B(x):x是质数。
a:2。
“2是偶数且是质数。
”符号化为:A(a)∧B(a)(3) 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解:设A(x):x是山东人。
B(x):x是河北人。
a:老王。
“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符号化为:A(a)∨B(a)(4) 2与3都是偶数。
解:设A(x):x是偶数。
a:2,b:3。
“2与3都是偶数。
”符号化为:A(a)∧A(b)(5) 5大于3。
解:设G(x,y):x大于y。
a:5。
b:3。
“5大于3。
”符号化为:G(a,b)(6) 若m是奇数,则2m不是奇数。
解:设A(x):x是奇数。
a:m。
b:2m。
“若m是奇数,则2m不是奇数。
”符号化为:A(a)→A(b)(7) 直线A平行于直线B当且仅当直线A不相交于直线B。
解:设C(x,y):直线x平行于直线y。
设D(x,y):直线x相交于直线y。
a:直线A。
b:直线B。
“直线A平行于直线B当且仅当直线A不相交于直线B。
”符号化为:C(a,b)↔¬D(x,y)(8) 小王既聪明又用功,但身体不好。
解:设A(x):x聪明。
B(x):x用功。
C(x):x身体好。
a:小王。
“小王既聪明又用功,但身体不好。
”符号化为:A(a)∧B(a)∧¬C(a)(9) 秦岭隔开了渭水和汉水。
解:设A(x,y,z):x隔开了y和z。
a:秦岭。
b:渭水。
c:汉水。
“秦岭隔开了渭水和汉水。
”符号化为:A(a,b,c)(10) 除非小李是东北人,否则她一定怕冷。
解:设A(x):x是东北人。
B(x):x怕冷。
a:小李。
“除非小李是东北人,否则她一定怕冷。
”符号化为:B(a)→¬A(a)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并讨论它们的真值。
(1) 有些实数是有理数。
解:设R(x):x是实数。
Q(x):x是有理数。
“有些实数是有理数。
”符号化为:(∃x)(R(x)∧Q(x))它的真值为:真。
(2) 凡是人都要休息。
解:设R(x):x是人。
S(x):x要休息。
“凡是人都要休息。
”符号化为:(∀x)(R(x)→S(x))它的真值为:真。
(3) 每个自然数都有比它大的自然数。
解:设N(x):x是自然数。
G(x,y):x比y大。
“每个自然数都有比它大的自然数。
”符号化为:(∀x)(N(x)→(∃y)(N(y)∧G(y,x)))它的真值为:真。
(4) 乌鸦都是黑的。
解:设A(x):x是乌鸦。
B(x):是黑的。
“乌鸦都是黑的。
”符号化为:(∀x)(A(x)→B(x))它的真值为:真。
(5) 不存在比所有火车都快的汽车。
解:设A(x):x是汽车。
B(x):是火车。
K(x,y):x比y快。
“不存在比所有火车都快的汽车。
”符号化为:¬(∃x)(A(x)∧(∀y)(B(y)→K(x,y)))它的真值为:真。
(6) 有些大学生不佩服运动员。
解:设S(x):x是大学生。
L(x):是运动员。
B(x,y):x佩服y。
“有些大学生不佩服运动员。
”符号化为:(∃x)(S(x)∧L(y)∧¬B(x,y))它的真值为:真。
(7) 有些女同志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
解:设W(x):x是女同志。
J(x):x是教练员。
L(x):x是运动员。
“有些女同志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
”符号化为:(∃x)(W(x)∧J(x)∧L(x))它的真值为:真。
(8) 除2以外的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解:设A(x):x是质数。
B(x):x是奇数。
C(x,y):x不等于y。
“除2以外的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符号化为:(∀x)(A(x)∧C(x,2)→B(x))它的真值为:真。
3.指出一个个体域,使下列被量化谓词的真值为真,该个体域是整数集合的最大子集。
在以下各题中,A(x)表示:x>0,B(x)表示:x=5,C(x,y) 表示:x+y=0(1) (∀x)A(x)解:正整数集合Z+。
(2) (∃x)A(x)解:整数集合Z。
(3) (∀x)B(x)解:集合{5}。
(4) (∃x)B(x)解:整数集合Z。
(5) (∀x)(∃y)C(x,y)解:整数集合Z。
4.分别在全总个体域和实数个体域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对所有的实数x,都存着实数y,使得x-y=0解:设R(x):x是实数。
B(x,y):x-y=0。
在实数个体域符号化为:(∀x)(∃y)B(x,y)在全总个体域符号化为:(∀x)(R(x)→(∃y)(R(y)∧B(x,y))) (2) 存在着实数x,对所有的实数y,都有x-y=0解:设R(x):x是实数。
B(x,y):x-y=0。
在实数个体域符号化为:(∃x)(∀y)B(x,y)在全总个体域符号化为:(∃x)(R(x)∧(∀y)(R(y)→B(x,y))) (3) 对所有的实数x和所有的实数y,都有x+y=y+x解:设R(x):x是实数。
B(x,y):x=y。
在实数个体域符号化为:(∀x)(∀y)B(x+y,y+x)在全总个体域符号化为:(∀x)(R(x)→(∀y)(R(y)→B(x+y,y+x))) (4) 存在着实数x和存在着实数y,使得x+y=100解:设R(x):x是实数。
B(x,y):x+y=100。
在实数个体域符号化为:(∃x)( ∃y)B(x,y)在全总个体域符号化为:(∃x)(R(x)∧(∃y)(R(y)∧B(x,y)))习题 2.21. 指出下列公式中的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
(1) (∀x)(P(x)→Q(y))解:约束变元:x,自由变元:y(2) (∀x)(P(x)∧R(x))→((∃x)P(x)∧Q(x))解:约束变元:x,自由变元:x(3) (∀x)(P(x)∧(∃x)Q(x))∨((∀x)R(x,y)∧Q(z))解:约束变元:x,自由变元:y,z(4) (∃x)(∀y) (R(x,y)∧Q(z))解:约束变元:x,y,自由变元:z(5) (∀z) (P(x)∧(∃x)R(x,z)→(∃y)Q(x,y))∨R(x,y)解:约束变元:x,y,z,自由变元:x,y2. 对下列谓词公式中的约束变元进行换名。
(1) (∃x)(∀y)(P(x,z)→Q(x,y))∧R(x,y)解:将约束变元x换成u:(∃u)(∀y)(P(u,z)→Q(u,y))∧R(x,y) 将约束变元y换成v:(∃x)(∀v)(P(x,z)→Q(x,v))∧R(x,y)(2) (∀x)(P(x)→(R(x)∨Q(x,y)))∧(∃x)R(x)→(∀z)S(x,z)解:将前面的约束变元x换成u,后面的约束变元x换成v:(∀u)(P(u)→(R(u)∨Q(u,y)))∧(∃v)R(v)→(∀z)S(x,z)将约束变元z换成w:(∀x)(P(x)→(R(x)∨Q(x,y)))∧(∃x)R(x)→(∀w)S(x,w)3. 对下列谓词公式中的自由变元进行代入。
(1) ((∃y)Q(z,y)→(∀x)R(x,y))∨(∃x)S(x,y,z)解:将自由变元z用u代入:((∃y)Q(u,y)→(∀x)R(x,y))∨(∃x)S(x,y,u)将自由变元y用v代入:((∃y)Q(z,y)→(∀x)R(x,v))∨(∃x)S(x,v,z)(2) (∀y)P(x,y)∧(∃z)Q(x,z)↔(∃x)R(x,y)解:将自由变元x用u代入:(∀y)P(u,y)∧(∃z)Q(u,z)↔(∃x)R(x,y)将自由变元y用v代入:(∀y)P(x,y)∧(∃z)Q(x,z)↔(∃x)R(x,v)4. 利用谓词公式对下列命题符号化。
(1) 每列火车都比某些汽车快。
解:设A(x):x是火车。
B(x):x是汽车。
C(x,y):x比y快。
“每列火车都比某些汽车快。
”符号化为:(∀x)(A(x)→(∃y)(B(y)∧C(x,y)))(2) 某些汽车比所有火车慢。
解:设A(x):x是火车。
B(x):x是汽车。
C(x,y):x比y快。
“某些汽车比所有火车慢。
”符号化为:(∃x)(B(x)∧(∀y)(A(y)→C(y,x)))(3) 对每一个实数x,存在一个更大的实数y。
解:设R(x):x是实数。
G(x,y):x比y大。
“对每一个实数x,存在一个更大的实数y。
”符号化为:(∀x)(R(x)→(∃y)(R(y)∧G(y,x)))(4) 存在实数x,y和z,使得x与y之和大于x与z之积。
解:设R(x):x是实数。
G(x,y):x比y大。
“存在实数x,y和z,使得x与y之和大于x与z之积。
”符号化为:(∃x)(∃y)(∃z)(R(x)∧R(y)∧R(z)∧G(x+y,xz))(5) 所有的人都不一样高。
解:设R(x):x是人。
G(x,y):x和y一样高。
“所有的人都不一样高。
”符号化为:(∀x)(∀y)(R(x)∧R(y)→¬G(x,y))5. 自然数一共有下述三条公理:a) 每个数都有惟一的一个数是它的后继数。
b) 没有一个数使数1是它的后继数。
c) 每个不等于1的数都有惟一的一个数是它的直接先驱数。
用两个谓词表达上述三条公理。
注:设n是不等于1的自然数,则n+1是n的后继数,n-1是n的先驱数。
解:设A(x):x是数。
B(x,y):x是y后继数(根据定义,也可理解为y是x先驱数)。
a) “每个数都有惟一的一个数是它的后继数。
”符号化为:(∀x)(A(x)→(∃y)(A(y)∧B(y,x))∧((∃z)(A(z)∧B(z,x))→(z=y)))b) “没有一个数使数1是它的后继数。
”符号化为:¬(∃x)(A(x)∧B(1,x))c) “每个不等于1的数都有惟一的一个数是它的直接先驱数。
”符号化为:(∀x)(A(x)∧¬(x=1)→(∃y)(A(y)∧B(x,y))∧((∃z)(A(z)∧B(x,z))→(z=y)))6. 取个体域为实数集R,函数f在a点连续的定义是:对每个ε>0,存在一个δ>0,使得对所有x,若|x-a|<δ,则|f(x)-f(a)|<ε。
试把此定义用符号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解:(∀ε) ((ε>0)→(∃δ)( (δ>0)∧(∀x) ((|x-a|<δ)→(|f(x)-f(a)|<ε))))7.若定义惟一性量词(∃!x)为“存在惟一的一个x”,则(∃!x)P(x)表示“存在惟一的一个x使P(x)为真”。
试用量词,谓词及逻辑运算符表示(∃!x)P(x)。
解:(∃!x)P(x)⇔(∃x)P(x)∧((∃y)P(y)→(y=x))习题 2.31. 设个体域为D=⎨1,2,3⎬,试消去下列各式的量词。
(1) (∀x)P(x)解:(∀x)P(x)⇔P(1)∧P(2)∧P(3)(2) (∀x)P(x)→(∃y)Q(y)解:(∀x)P(x)→(∃y)Q(y)⇔(P(1)∧P(2)∧P(3))→(Q(1)∨Q(2)∨Q(3))(3) (∀x)P(x)∨(∃y)Q(y)解:(∀x)P(x)∨(∃y)Q(y)⇔(P(1)∧P(2)∧P(3))∨(Q(1)∨Q(2)∨Q(3))(4) (∀x)(P(x)↔Q(x))解:(∀x)(P(x)↔Q(x))⇔(P(1)↔Q(1))∧(P(2)↔Q(2))∧(P(3)↔Q(3))(5) (∀x)⌝P(x)∨(∀y)Q(y)解:(∀x)¬P(x)∨(∀y)Q(y)⇔ (¬P(1)∧¬P(2)∧¬P(3))∨(Q(1)∧Q(2)∧Q(3))2. 求下列各式的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