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二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二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二《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1. 【】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人的好奇心B、人的耳目喉舌C、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D、人类交流新情况的意愿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B、李大钊C、陆定一D、范长江3. 【】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

A、16世纪初B、17世纪初C、18世纪初D、19世纪初4. 【】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

A、传递新闻信息B、引导社会舆论C、提供文化娱乐D、刊播商业广告5. 【】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A、时代华纳B、维亚康姆C、贝塔斯曼D、新闻集团6. 【】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要坚持的方针不包括。

A、以正面宣传为主B、以事实为主C、以我为主D、以迎合对象国受众为主7. 【】“政治家办报”这一思想,最早是由明确提出的。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江泽民8. 【】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了套电视节目。

A、12B、13C、14D、159. 【】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

A、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B、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稿酬C、记者向采访对象、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D、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10. 【】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A、《开元杂报》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D、《万国公报》11. 【】新闻是“易碎品”,因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要讲究。

A、有抢有压B、有闻必录C、争取时效D、用事实说话12. 【】提出报纸具有“耳目喉舌”作用,可以“去塞求通”的资产阶级报人是。

A、梁启超B、徐宝璜C、邵飘萍D、史量才13. 【】延安时期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是。

A、陆定一B、邓拓C、胡乔木D、范长江14. 【】西方资产阶级报业进入“自由主义”阶段后,报业资本家把报纸主要看作的工具。

A、维护公众利益B、充当政府喉舌C、提供娱乐D、赚钱赢利15. 【】著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

A、《旅欧通讯》B、《俄乡纪程》C、《中国的西北角》D、《陕北之行》16.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致读者》,所概括的党报工作的四项原则是。

A、党性、真实性、群众性、战斗性B、党性、阶级性、思想性、倾向性C、党性、客观性、鲜明性、生动性D、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大型日报是。

A、《救亡日报》B、《新华日报》C、《全民抗战》D、《观察日报》18. 【】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小报”首次出现于。

A、长安B、邯郸C、扬州D、汴京二、简答题(列出要点即可,每小题8分,共24分)19. 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

答:(1)“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

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虚构胡编的代名词。

(2分)(2)1946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

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

(3分)(3)《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实事求是的传统,维护新闻真实性,密切新闻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3分)20. 简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由中国记协制定并颁布,1994年和1997年经过两次修订,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分)(2)《准则》要求中国新闻工作者必须(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c)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e)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f)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6分)21.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答:(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分)(2)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

(2分)(3)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

(2分)(4)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分)22、简述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

确定选题组织稿源;选择符合节目要求的稿件并进行修改、制作标题,确定播出形式;按照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节目播出后及时搜集反馈,改进栏目编排;为下一次编辑作准备23、简述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三者共同构成电视新闻整体。

画面处于核心地位,解说词和同期声要配合画面,坚持从画面出发,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

由于画面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应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用同期声或解说词交待画面无法交待而必须传达的信息。

同期声让采访对象直接说话、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展望,比单一的画面和解说具有可信性和感染力;解说词可以补充对新闻要素的交待,此外还可以深化主题、展现和深化画面内涵。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22. 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3分)(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

(3分)(3)新闻事业从其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是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3分)(4)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

(3分)23. 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3分)(2)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6分)(3)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新闻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我们新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成为党和人民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更有战斗力的舆论工具。

这是新闻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

(3分)34、第一代导语、第二代导语和第三代导语的区别是什么?第一代导语:要素齐全,交待消息基本事实;简炼明确、直截了当、生动、客观和富于色彩;吸引观众继续观看报道主体部分的内容;简短明晰,但不能语焉不详。

第二代导语:不是将新闻中的六要去都放在导语中而是将新闻六要素中最重要的、最有吸引力的、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一两个新闻要素写进导语中。

第三代导语:在保持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越来越注意写法上的不拘一格,引人入胜。

在强调突出部分要素的基础上,注意寻找迥然不同的角度、风格。

35、怎样写作电视新闻的导语?选择精华的内容和最新鲜的材料。

选择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

选择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

导语要尽可能短,突出主要事实,少用数字,少用领导人头衔36、导语在写作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导语要寻找接近性:地域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寻找“当地”和“所属群体”的视角。

导语要突出显著性、趣味性:显著的人物、显著的事件、反常的具有悬念的因素要突出。

37、什么是叙述式导语?叙述式导语,即在导语中直截了当地用事实说话,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鲜事实。

叙述式导语同消息是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特征相适应,叙述式导语是消息最常见的导语形式。

其基本特征是以凝练的文句突出表现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核心事实。

四、论述题(16分)24. 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答:(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2分)。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

(4分)(2)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

新闻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

(2分)(3)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保护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2分)(4)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分)(5)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

(2分)(6)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新闻舆论监督在惩治腐败、倡导廉政、强化执法力度、保持政令畅通、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监督干部尽职守责方面作用重大。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