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红外线检测计数显示装置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年级:09级姓名:张文平指导教师:邓满兰职称:讲师(2013 年 6 月)宜春学院教务处制目录1.毕业设计任务书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3.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4.论文原创性申明5.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6.毕业设计正文7.外文资料译文8.外文资料原文宜春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红外线检测计数显示装置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09电子技术学号:0934302142姓名:张文平起止日期:2012.11.17—2015.5.18指导教师:邓满兰职称:讲师教研室主任:李小平审核日期:2012.11.18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教研室审定,下达到学生。
2.进度表分前、中、后三期由学生填写,每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论文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4.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与设计(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设计(论文)评阅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宜春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红外线检测计数显示装置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09电子技术学号:0934302142姓名:张文平指导教师:邓满兰填表日期:2012 年11 月26 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依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而来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追求从功能化上升到人性化,计算器是生活中必需的生活用品。
在没有电子计数器之前,人们通常采用人工计数的计数方式,这种计数方式准确率低、花费大、工作效率低,特别是面对大量的计数任务时,人工计数存在非常大的不适用性。
这种传统形式的“机械计数器”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们注重“节能”“方便”概念的需求。
因此,高准确率、高稳定性、容易操作、价格低廉的计数器成了广大消费者迫切的需求。
红外线电子计数器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研制的,其不依赖传统的手工计数,而是借助于红外线感应实习自动计数功能。
红外线电子计数器以其高稳定性、高效率等优点,自从市场出现以来,备受消费者青睐。
被广泛应用于工厂流水线和公共场所出入口的计数系统中,为消费者节省了人力和财力,而且其体积小、抗干扰性好,非常适合于消费者选购。
意义:本设计题目是江西省2012届电子设计现场赛的赛题,设计中对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本科阶段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protues 仿真软件等知识,涉及红外传感器、放大器、比较器、显示器、模数转换器等多种电子元器件。
通过这次的电子制作,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运用,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学习进一步充实了理论。
本设计的设计成果虽然简单,但是却结合了本科阶段的大部分专业知识,而且产品非常适合于消费者使用,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可实现模块化、小巧化。
本设计采用红外线遮光方式,其产品可靠性好,可用于商城、超市、博物馆等进出门的人员计数及人员流通数量统计。
也可用于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产品计数。
可以说,该作品虽简单,但是用途广泛。
因此,对于计数器及其应用的研究,有着非常高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电子计数器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问世以来,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是“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其性能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其功能早已超越了早期的只能用于测量和计数,二十参透到了各个测量领域,成为科学研究、生活生产、军事科技等不可缺少的必需设备。
和市场上的其他电子设备一样电子计数器也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三个发展阶段。
集成电路的应用和发展,电子计数器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其功耗不断降低,体积越来越小,集成电路发展促进了电子计数器的飞速发展,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计数器的各方面性能将得到更多的提高,其应用也将更加的广泛。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本毕业设计要求运用常见的电子元件,制作红外线自动检测计数器,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源部分:电源部分要求将220V的市电转换成数字电路的电源,同时要设计电源的工作标志显示灯,还要考虑电源的稳定性行和输出的纯净性。
2.信号接收部分:该部分要求当有”人”经过检测区时,相应的显示灯亮,要求得到稳定的信号,考虑该部分的灵敏度。
3.信号处理部分:该部分要求见红外接收管得到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4.显示部分:该部分要求显示红外接收管接收的“人数”。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涉及到模拟、数字电路的理论知识,同时又需要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
所以,我们先就该课题找出总体的框架,画出模块图,再细化各个模块,画出完整的电路图,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安全性,是电路在理论上能够稳定的工作。
然后,运用相应的仿真软件,画出该电路的仿真电路图,并运行该电路,观察实际的情况并改正其中的不足。
最后,把电子元器件按电路图焊接完,并逐步的、分模块的调试,制作成完整的产品。
运用的方法有图形法、比较法、实验法总结归纳法、分析法等。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红外接受管的工作原理、所用芯片的功能及学习方法、模数信号的转换及所用芯片等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
工作进步如下:1.前期:选题、查找相应的资料2.中前期: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完成开题报告3.中后期:整理实验数据等资料,进行论文的写作,并提交初稿4.对初稿进行修改,提交符合要求的正式论文六、参考文献[1].王港元.电子电工实践指导.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肖景和.CMOS数字电路应用300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3].杨欣.电子设计从零开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宜春学院届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宜春学院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责任,其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宜春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红外线检测计数显示装置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张文平指导老师:邓满兰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和工厂流水线都需要自动计数。
红外线自动检测计数器以其价格低廉、稳定性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基于光电效应原理,运用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有关知识选用红外线发射、接收对管作为计数模块,设计了直接式红外线自动电子计数器。
因该装置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其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强、价格低廉,非常适合于现在工厂流水线的产品计数和公共场所进出口的汽车、人员出入自动计数。
关键字:光电效应红外线自动计数Abstrac:With the society rapidly developing,more and more public places and factory assembly line use auto-counting system.Infrared auto-counters are widely used ,because of it’s cheap expense and it’s high stability.Thsi design base on the Photoelectric theory,use analog and digital knowledge,chose infrared emission to be the counting part,and then designed the direct infrared auto-counter.Because of this device base on the modular principle,so that it is very stable ,anti-interference and cheap,so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counting system and the punlic entrance counting system.Keywords: photoelectric effect Infrared automatic counter目录前言 (4)1 课题背 (4)2 选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4)一.课题分析 (4)1 红外线技术及红外线电子计数器简介 (4)2 设计任务及要求 (5)2.1设计任务 (5)2.2 设计要求 (5)2.3 计数器设计框架及工作原理 (5)2.4 设计步骤 (5)二.红外线检测计数显示装置的设计 (6)1.电源模块 (6)1.1模块功能分析 (6)1.2设计方案 (7)1.3电源模块设计电路图 (7)1.4电源模块工作原理分析 (7)1.5电路详细说明 (8)1.5.1变压器 (8)1.5.2整流滤波电路 (8)1.5.3滤波电路 (9)1.5.4稳压电路 (9)2 .红外线发射、接收信号发生模块 (9)2.1模块分析 (9)2.2模块设计方案 (10)2.3各元器件分析 (10)2.3.1红外线发射、接收管及其工作原理 (10)2.3.2 LM358 (11)2.3.3 4N35光耦 (11)2.4 模块电路原理图 (11)2.5 模块电路工作原理 (11)3. 铃声电路模块 (12)3.1模块分析 (12)3.2设计方案 (12)3.3 555芯片介绍 (12)3.4模块电路图 (14)3.5电路工作原理 (14)4.显示模块 (14)4.1 模块分析 (14)4.2模块设计图 (15)4.3元件介绍 (15)4.3.1 CD4518 介绍 (15)4.3.2 CD4511介绍 (17)4.3.3 数码管介绍 (19)三.系统调试 (20)1 .软件仿真 (20)1.1 Proteus介绍 (20)1.2 调试 (21)2. 实物作品仿真 (21)四.小结 (22)五致谢词 (22)六参考文献 (22)七附录 (23)前言1 课题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而来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追求从功能化上升到人性化,计算器是生活中必需的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