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

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
实事求是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钥匙。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坚持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揭示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坚持了实事求是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才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商品入手,发现了隐藏在商品背后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实质,揭开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因此,我们说,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任何一个基本观点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实事求是为基点的,都是依靠和运用这个基点的结果,因此,实事求是又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钥匙。

如果说,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的话,那么,实事求是就是这棵大树的根。

只有真正地坚持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才能真正地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而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可以看出,实事求是以简明朴实的中国语言形式,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给我们党确立了一条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这也正是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创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决定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碰到的许多问题,没有本本可以找到现成答案,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分析和总结新的情况和新的实践中求得解答,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需要不断地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为此,江泽民在世纪之交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且把它看成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强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深化了对
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保证。

当年,如果列宁固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设想,就不可能创立一国或数国可以首先胜利的理论,也就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

如果我们党和毛泽东拘泥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也就不可能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也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也正是由于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成就,此后,之所以会出现一系列的失误,乃至出现“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也是由于我们党和毛泽东一度背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是由于恢复和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实现了拨乱反正,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战胜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并将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

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荣使命。

能否努力学习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前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把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事实就是”四个大字,并做出新的解释。

实事,就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要求。

是,就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根本要求。

求,就是对客观事物内部规律的研究、探索过程。

也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

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邓小平是我们党新时期解放思想。

事实就是思想路线的伟大倡导者。

十年
动乱结束以后,我们党面临着在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

但是这一进程中,受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

在这个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最先起来同“两个凡是”进行了坚决斗争。

他说,“两个凡是”不行,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如果按“两个凡是”的方针办事,那么,“左”的错误就不能纠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希望就会落空。

正是在这种紧要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坚决支持和亲自领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虽然讨论的是哲学问题,但它的敏感性、尖锐性恰恰在于它的政治意义。

因为,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一切拨乱反正和整个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先导。

20 世纪90 年代下半叶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国际局势看,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从国内看,我国的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稳定则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而面临许多新的矛盾。

对于该种情况,江泽民决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决定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

从中国共产党自身来看。

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不同社会制度并存、斗争和全方位的竞争将长期存在。

挑战与机遇共存,成功与失败同在。

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能否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切从时间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事实就是。

事实就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事实就是是体现了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总之解放思想、事实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巨大的历史意义。

在探索和实践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性。

只有“解放思想,事实就是”才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社会主义在中国就会日益走向辉煌,为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打下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更好充实的社会和精神文化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桥梁和必由之路。

引用: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143 页
《江泽民同志理论论述大事记要》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年7 月第 1 版,第16 页
《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801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