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较大和一般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较大和一般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较大和一般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一、较大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和公司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较大事故隐患:1. 违反公司“驾驶员执行生产作业五大禁令”行为的;2. 违反公司“禁酒令”行为的;3. 无内部准驾证驾驶公司车辆的;4. 危险品运输车辆在不具备相应资质或非定点修理厂进行维修和焊罐作业的;5. 危险品车辆未按规定安装紧急切断装置,或私自改装电器线路、油路管线的;6. 违反规定批准无资质的承包商作业的,未开展承包商施工安全准入评估的;7. 单位客运车辆超过核载人数的;8. 驾车不按交通信号通行或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9. 驾车违章超车,或在严禁超车路段超车的;10. 连续驾车4小时未停车休息的,或累计驾车8小时未停驶的;11. 驾驶员血压、血糖超标驾驶公司车辆,或服用抗组胺、抗抑郁、镇静催眠、解热镇痛等影响安全驾驶药物驾驶公司车辆的;12. 成品油装卸过程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卸油过程中驾驶员未履行现场安全监护的;13. 车辆电瓶桩头氧化,无绝缘套,不清洁,不符合规定的;14. 危险品车辆无防火罩或防火罩失效的;15. 作业场所、车辆设备未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或失效的;16. 在禁火区域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作业的;17. 电路、管路等作业时未上锁、挂签、断开和隔离的;18. 操作员工未按岗位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19. 管理人员未履行HSE职责的;20. 对公司检查发现的安全环保问题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

二、一般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通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和公司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1. 配送中心和单车应急抢险物资配备不齐,损坏或失效的;2. 未开展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或不参加日常教育培训,或培训课件和培训记录缺失,培训签到代签的;3. 未开展日常承包商安全检查,或日常教育培训,没有检查记录和培训记录的;4. 无HSE岗位职责,未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的;5. 驾驶员出车前未进行“三交代”的;6. 危险化学品车辆未配备“一案一卡”,驾驶员、押运员不熟悉“一案一卡”内容的;7. 生产作业危害因素辨识不全,风险评价定级不准确,控制措施不具体的;8. 未开展日常安全检查,未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检查记录不全,检查发现问题隐患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9. 生产、安全、设备关键岗位上岗前未进行履职能力评估,或评估结果未在良好及以上的;10. GPS、车载视频监控发现或日常检查发现的违章行为未按要求进行处罚或曝光的,交管部门查出的违章行为未及时处理并处罚曝光的;11. 作业现场、办公场所电气线路不规范的;12. 驾驶室内物品摆放混乱,妨碍安全驾驶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存放塑料壶、油管等杂物,或操作箱未封闭,无铝质接油盘的;13. 在非应急和演练情况下,使用应急物资和工具的;14. 职业危害场所未配备防护设备设施的,未制定有效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的,未进行危害公示告知的;15. 重要装置、设备的安全附件未按规定进行校验的;16. 违章指挥生产作业活动的;17. 未定期组织开展实战、桌面应急演练的;18. 工作中不遵守劳动纪律,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的;19. 未收集和更新业务管理法规、标准、操纵规程和制度的;20. 未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事故的。

三、一般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运输生产)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和公司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1.驾驶员出车前身体健康检测未按公司规定要求执行的;2.配送中心(车队)“三规一限”运行管理未按公司规定要求执行的;3.车辆GPS及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完好率和上线率未达到公司规定要求的;4.车辆运行轨迹回放率未达到公司规定要求的;5.承运商准入和考核评价未按公司规定要求执行的;6.极端天气下未合理组织生产运行的,防控措施不落实的,未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的;7.未定期开展甲方服务质量回访工作,或对反馈问题不及时整改落实的;8. 夜间行驶车辆未履行审批的,未落实GPS实时监控的;9. 未经公司批准实行跨区域运输的,未执行管理干部带队,未落实属地管理交接的;10. 运输新辟线路未执行管理人员探路,未落实风险评价和控制;11. 未执行驾驶员出车前“五证”检查的;12. 驾车时吃零食、穿拖鞋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13. 未经单位同意或指派,私自出车的;14. 运输货物不捆绑或捆绑不符合运输安全规定的;15. 道路上停车未设置警告标志或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的;16. 成品油罐车顶部不清洁,乱放杂物的;17. 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反光警示标识和安全警示标志不完整、不清晰的;18. 未定期组织驾驶员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的;19. 未执行公司车辆调派流程调派车辆的;20. 危险化学品车辆未按要求停放,危险化学品车辆停车场未制定管理制度,未执行管控方案的。

四、一般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设备设施)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和公司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1. 车辆维护保养和维修未按公司《汽车维护规程》作业,维修质量达不到《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带隐患出厂运行的;2. 修理厂未配备取得资质的进出厂检验员;3. 配送中心未配备归场检查员,不进行归场检查,放车不依据归场检查合格证;4. 车辆、设备操作和维修没有执行安全运行技术操作规程;5. 未对入网修理厂维修危化品车辆和维修焊罐现场作业进行安全监管的;6. 各类法规、标准、制度和规程没有宣贯或存在宣贯不及时,存在执行不到位风险;7. 未按要求执行车辆一、二级维护的;8. 新购车辆、设备验收未发现存在的设计缺陷或质量问题的;9. 车辆、设备维修使用不合格配件或维修工艺不正确,造成隐性隐患的;10. 车辆路途故障,不按规范操作要求进行施救的;11. 管理人员或维修操作人员盲目指挥或操作的;12. 私自在车辆上加装附件设备的;13. 未按规定和程序处置报废车辆的;14. 油罐车罐体存在渗漏的;15. 罐车防溢流系统失效的;16. 未经许可拆装罐体下装油系统管路、阀件的;17. 危险品车辆轮胎磨损超过规定标准的;18. 修理厂未执行6S管理的;19. ERP数据未及时录入的;20. 车辆、设备技术资料、归检记录、日常检查记录造假的。

五、一般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基建施工)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和公司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1. 建设单位与承包商未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安全环保承诺书的;2. 建设、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的;3. 安全施工方案未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4. 未进行开工前HSE验收的;5. 施工现场未设置“七牌二图”或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的;6. 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不符合HSE要求的;7. 临边、洞口作业区域未进行有效隔离,临边未安装防护栏杆的;8. 电缆随地敷设,过路无保护管或未架空,电线线路裸露或未套管直接与铁质物体接触的;9. 配电箱无门、无锁,在室外的无防雨措施的;10. 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及未在指定地点弃置的;11. 攀爬脚手架和坐吊篮上下的;12. 未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源开关一闸多用的;13. 脚手板未铺满,使用模板及易腐蚀材料作脚手板的;14. 从建筑物向外抛洒杂物,从上向下抛物的;15. 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未明显划分的;16. 密目安全立网破损、绑扎不牢、围挡不严密的;17. 现场未按要求实行封闭施工的;18. 脚手架施工方案未经审核批准的;19. 塔吊与架空线路小于安全距离无防护措施的;20. 基坑深度超过5m设计方案未经专家论证,基坑施工无临边安全防护措施的。

六、一般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能源服务)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和公司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1.进入含有硫化氢气体作业场所人员未按照要求正确佩戴使用监测仪器设施的;2.油气作业场所及含硫作业场所警示、警告等标识标牌设置不齐全,涉硫场所未设风向标、逃生路线的;3.涉硫化氢场所在投用、运行前未开展基准工艺安全分析的;4.在作业前未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对油气装置、设施未定期组织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5.员工不能熟知本岗位涉及的主要生产工艺、作业流程及操作规程的;6.作业场所消防通道、应急通道、应急集合点、逃生设施的标识和设置不明显、不合理,不便于识别的;7.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场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要求配备防爆通风联锁装置的;8.搬迁营房、浮桥架设、淡化水设备搬迁安装、气动加重作业等作业全过程未能逐项落实吊索具、天气环境、设备完好性、水电连接等检查内容的;9.设备台帐、巡检、交接班、故障报警、检维修等资料记录不真实、不齐全、不规范的;10.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安全间距不足的;11. 随意拆除、关停油气作业场所防护设备设施的;12. 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未使用防爆工具和器材的;13. 分离器未安装排液、液位控制和高液位报警及放空等设施设备的;14. 冬季不按照冬季安全操作规程,对设备和管线进行防冻处理的;15. 启动设备前,未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检查的;16. 可燃气体报警器发出报警时,不查明原因,就切断报警器电源的;17. 进入油气作业场所前不消除身上静电,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的;18. 在未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可燃物料盛装设备、容器及管道上动火作业的;19. 电工作业时,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带电作业的;20. 法兰连接处未装跨接线,管线法兰连接处跨接线断的。

七、一般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加工制造)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和公司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1.车床加工过程测量工件、或排除故障时未停机作业,作业人员违章戴手套操作;2.气瓶的存放和使用未按规定执行的;3.转动设备及切割设备未安装防护罩使用的;4.容器、罐体作业时,未进行气体检测和有效通风的;5.有毒有害物品、药剂未实施双人双锁管理的;6.安全管理人员未对上锁挂签进行管理与监督的;7.监视、测量工具、仪器仪表等未定期校验的;8.作业场所消防通道、应急通道、应急集合点、逃生设施的标识和设置不明显、不合理,不便于识别的;9.吊装作业时未进行有效隔离及现场无司索指挥,使用行吊代替保险器材的;10.设备管线有“跑、冒、滴、漏”等现象的;11.未规范使用行吊、叉车、切割机、打磨机等设备、设施的;12. 作业区域内锅炉、打气泵、冲压机等高温、高压设备设施未进行安全防护隔离设施,未设立安全提示标识;13. 使用焊割器具火焰做照明或使用氧气做通风气源的;14. 固定设备的关键部位或部件带故障运行的;15. 起吊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吊钩安全销失效的;16. 开工前未进行安全讲话的;17. 雨天、露天作业无可靠安全措施,设备内无断电,设备未卸压从事电焊气割的;18. 使用汽、柴油等有机溶剂擦拭设备、场地或用湿布擦拭带电电气设备的;19. 检修用电设备时,在切断总电源后,未对检修电器设备进行验电或接地的;20. 使用砂轮机和切割机时,正面对着砂轮机和切割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