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文章,全文讲述了王羲之在兰亭赏花、品茗、作诗、陪友,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序”的故事。

该文言文自然流畅,情感真挚,被誉为
传世经典之一,后来还被许多名家提炼成楹联、篆刻,成为文化珍品。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呈现《兰亭集序》的原文及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凝瞩恍惚者,俯仰由人,而并涉以百万亿计,而竭其精微,视之所及,或未始有物,而后之视,亦复如是。

兰亭之会,荟
萃成趣,所以然者,以茶酒之意,达磨礼之节,饮食之器,则民情之至也。

维是次也,山川壮观,颓垣废址,旧事重兴,
览微知着;如果然者,则东篱菊已陨,西园梅尽,独来乘兴,为此游览,不亦宜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起伏,烟霞瀰漫,落英缤纷,天真云散,远近光波,悉以寄映,晴明度朗,襟情并至,所以庶乎游也。

华灯初上之夜,有数百妓在场中,翩
翩起舞;遥相呼应,风送景德,普乐咏奉,自是花落花开之游,人盈人散之场,几时乎君子一笑,矫然而过,夫何妨乎塞上一士,胡为乎琵琶,所弹者无他,是故弹之者,其音哀而不能自
已也。

萧萧干柴,空余岁月;不寒而栗于闲庭;目断耳销之间,实已数十年矣。

《兰亭集序》翻译:
永和九年,时年癸丑,初春的一个傍晚,我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汇聚一堂,举行禊事。

众贤齐集,各年龄阶层都有人来。

此处有高峻的山峦和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的湍流,在左右的峡谷中流淌。

我们把这当成了漫游酒宴的场所,彼此坐着,迎着美玲曲把饮料一遍又一遍地畅饮畅歌。

虽然没有管弦乐器的陪衬,但酒壮情长,一杯美酒和一首诗歌,足以畅快地表达内心的凄苦。

在这个日子里,天气晴朗,气息清新,风和日暖。

仰望宇宙之间的宏伟壮观,俯瞰万物百态的丰盈生灵。

“游览、凝瞩、恍惚”,在这里不可避免地就要涉足到亿万细胞的奥秘中去,
观赏到人们从未见过的景象。

在兰亭的聚会上,人们聚集在一起,品尝美味的茶食,礼节周到,这是人们对自然美妙之品的感悟和品评。

我们在兰亭的聚会上,亲眼目睹着壮丽的山川和消逝的古迹重现。

这就给人一种奇妙之感,自然植被繁茂的景象也容易使人感受到世间的凋零和流转,从而唤起我们对人类文明开端时的景象的回忆。

我们终于明白,菊花在东篱上已经凋谢,梅花在西园也已经无声无息地萎败。

此刻我们只有借游玩之兴来解忧,尽情地畅绕着风景成为一挥即去的美丽。

春和景明时,绿波荡漾,云雾缭绕,花瓣飘落,天空干净,整齐地界定了空气的清新而宜人。

这一切的景象温暖了我们的
心,引起了我们对游玩的极大兴趣。

在华灯初上的晚上,有数百名舞蹈员在场中优闪着灯光,优美地翩翩起舞,交相呼应,美丽的音乐与歌声飘入森林里。

人们在花谷中玩花,悠然自得,有时君子微笑地匆匆走过。

在防御塔上,我们的细心之人在琵琶弹起哀恻的乐曲,想法唠叨,托情倾诉。

苍凉的叹息,在干柴的声音中回荡。

难于耐受的时刻,虚假的校园之中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历史气息。

很长时间以来,这设身成见附近荒谬的传承风俗,已经凝结成数十年的漫长岁月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