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特种作业加氢工艺作业试题5

最新特种作业加氢工艺作业试题5

特种作业加氢工艺作业试题51、某装置开工后分馏塔的各个参数都控制在设计值范围之内,产品质量就是不合格。

停工后检查发现塔内件有两层没有固定,被上升的油气吹到一边,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检查工作不到位所致。

( √)2、液化气铜片腐蚀不达标与原料硫含量上升有关。

( √)3、某加氢装置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高压换热器法兰泄露可能是由于升降温速度过快,引起换热器法兰热胀冷缩。

( √)4、加热炉氧含量指示为零可能是监测仪表失灵所致。

( √)5、某加氢装置因掺炼焦化柴油造成固定式原料油过滤器压降上升过快且来不及切换,一度使滤后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下降到联锁值,装置降低装置处理量才使装置没有出现原料油中断事故。

这次未遂事故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加工工艺变动未作周全的危险因素分析所致。

( √)6、润滑油油箱温度过高,造成润滑油油箱液面下降。

( ×)7、物料冷后温度突然上升表明空冷风机故障。

( √)8、压缩机电机温度高可能是循环水流量不足。

( √)9、对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需要复查的,应当根据复查要求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

( √)1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查阅、复制被检查单位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资料。

( √)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

( √)12、职业健康检查结束后,需要复查的,可以根据复查要求增加复查项目。

( √)1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 √)14、球形外壳内的爆炸压力高于其他形状外壳的爆炸压力。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16、气瓶应存放在制定地点并悬挂警示标识,氧气瓶、乙炔瓶或易燃气瓶不得混放。

( √)17、纯净的气体不会产生静电。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61号令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 √)19、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 √)20、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 √)21、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不定期对其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各查。

( ×)22、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应根据该场所内的物质及其燃烧特性进行分类。

( √)23、工业毒物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器官进入人体,其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

( √)24、二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呼吸道吸入。

( √)25、佩戴空气呼吸器作业时,当空气呼吸器罐内压力低于2MPa,发出报警声时,必须撤离危险区。

( ×)26、安全色中红色适用于紧急停止和禁止等信号。

( √)27、液氨大规模事故性泄漏会形成低温云团引起大范围人群中毒,遇明火还会发生空间爆炸。

( √)2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 √)29、改进工艺、加强通风、密闭操作、水式作业等都是防尘的有效方法。

( √)30、工业粉尘危害分大,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工作地点空气中几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不得超过的浓度。

( ×)31、限制火灾爆炸事故蔓延的措施是分区隔离、配置消防器材和设置安全阻火装置。

( √)32、安全眼镜不能用于预防低能量的飞溅物。

( ×)33、安全帽带要系紧,防止因松动而降低抗冲能力。

( √)34、过滤式呼吸保护器在缺氧空气中提供不了任何保护作用。

( √)35、在职业病目录中,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36、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 √)37、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

( √)38、处置液化气泄漏时需戴好棉布手套,防止手部擦伤。

( ×)39、皮革或缝制的工作手套也可以在处理危化品时使用。

( ×)40、毒物和粉尘的识别,关键在于生产物料的确认和工艺过程的调查分析。

( √)41、橡胶制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

( √)42、在加氢装置中紧急卸压系统只能有手动控制。

( ×)43、常压低温轻油部位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活性硫化物。

( √)44、反应系统需要泄压等操作时,液力透平可以继续运行。

( ×)45、发现分馏塔回流带水首先要检查回流罐界位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控制好回流罐的界位是防止回流带水的有效手段。

( √)46、流淌式火灾最大的特点是,火灾容易扩散、扩大,不容易控制,易导致次生事故的发生。

( √)47、在硫化氢泄露区域的事故处理中要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防发生危险。

( √)48、现场人员在拨打火警119时,要说明事发装置地点、行车路线、着火介质、人员是否被困情况,并要派人接应。

( √)49、每次作业都需要对作业过程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50、现场发现含油硫化氢介质泄露时,操作人员需要直接上去关闭阀门,切断泄漏源。

( ×)51、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并在移去火源后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 √)52、进入冬季,为做好防冻防凝工作,应停止备用机泵的泵体冷却水。

( ×)53、烷烃、芳烃及环烷烃中,它们的氢含量随烃类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少。

( √)54、控制阀改副线操作中控制阀要一直打在自动位置。

( ×)55、动平衡十分良好的转子在临界转速下工作时,不会产生强烈振动现象。

( ×)56、催化剂预硫化时分析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是为了防止硫化氢浓度过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 ×)57、检修后管线需要进行气密的目的是检查设备、管线、法兰等是否泄漏。

( √)58、加氢阻垢剂的作用是减少高压换热器结垢。

( √)59、原料油泵润滑油压力低引起联锁,是为了防止泵轴承损坏。

( √)60、加热炉点烧嘴时可以先点主火嘴,后点长明灯。

( ×)61、分程控制是一个调节器控制二个及以上的调节阀。

( √)62、原料油缓冲罐只能用氮气气封。

( ×)63、装置在检修后要检查设备及管线法兰等连接点有无泄漏,确保安全生产。

( √)64、加热炉烟气出口温度越低越好。

( ×)65、反应加热炉的管壁温度是不必限制的。

( ×)66、加氢过程中氢油比越大越好。

( ×)67、反应系统氮气置换至氧含量<0.5%为合格。

( √)68、加氢催化剂干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 ×)69、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应按时检查瓦斯罐,排净积液,防止瓦斯带油、带水。

( √)70、备用泵运行正常后,才可停原运转泵。

( √)71、反应系统压力突然大幅下跌有可能是高压串低压事故发生。

( √)72、循环氢压缩机入口流量不足可能是氢气纯度高或者叶轮流道堵塞。

( √)73、泵抽空不会造成离心泵振动。

( ×)74、硫化时引入二次加工油不会造成硫化过程飞温。

( ×)75、开车过程中,当烃类物质引入时发生了爆炸可能是系统中空气没有置换干净。

( √)76、某加氢装置因长周期运行4年,高压系统有一安全阀一直因无法切断而没有年检过。

在一次装置负荷大幅调整时发生了安全阀密封泄漏,大量高压油气喷至现场导致火灾。

这起事故主要原因是设备人员对于设备年检管理不严格。

( √)77、加热炉燃料气在管网压力稳定、调节阀开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出现逐渐上升,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火嘴堵塞。

( √)78、离心式风机出现风量不足时首先应考虑的可能原因是叶轮叶片有损坏。

( √)79、对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需要复查的,应当根据复查要求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

( √)80、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 √)81、职业接触超过卫生限值是诊断为职业病的必要条件。

( ×)82、使用、储存、运输氯气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有关预防和处置氯气泄漏、中毒等知识培训,考试后持证上岗。

( ×)8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

( √)84、球形外壳内的爆炸压力高于其他形状外壳的爆炸压力。

( √)8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 ×)86、氧气瓶阀口处不得沾染油脂。

( √)87、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

( √)88、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岗位轮换。

( √)89、单位应当对消防档案分级保管、备查。

( ×)90、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 √)91、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 √)92、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 √)93、阀门在关闭期间,常出现物料泄漏现象,原因是阀门未完全关死。

( ×)94、硫化氢、一氧化碳着火时,即使不能切断气源也要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 ×)95、狭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特定的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结合。

( √)96、环境危害极大的“酸雨”中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 ×)97、从事化工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镜或防护面罩。

( ×)98、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 √)99、燃烧产生的废气是石化行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 √)100、根据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由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承担。

( ×)101、煤块在常温下不易着火,更不易发生爆炸,因此煤矿开采和加工一般不用防爆。

( ×) 102、安全带使用两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

( √)103、安全帽带要系紧,防止因松动而降低抗冲能力。

( √)104、棉尘病属于尘肺病。

( ×)105、在职业病目录中,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106、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过程中,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