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工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法和劳动纪律。
2、氢气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的含量4~75%之间为爆炸范围,要加强氢气系统的检查,发现有泄漏时要及时报告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万一发现着火,要立即切断氢气源、总电源,作紧急停车处理,并迅速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及时报告。
3、催化剂是遇空气能自燃跳火的物质,必须经常检查,保持有纯化水浸泡与空气隔绝,水少时要加纯化水,同时投料加催化剂时,每次投量不能太多、太快,以免堵塞管道,同时要注意在投料达90%时,加完催化剂;防止催化剂掉出投料槽外,不慎掉出外面,要及时清理干净,岗位要配备回收掉地催化剂的水桶和抹布,不能乱冲,以防不测。
4、岗位及周围是易燃易爆禁火区,无关人员不准进入;作业人员不准带进火种或发火、爆炸等危险物品,不准穿或带化纤服装,不准穿带铁钉的鞋,进入岗位前要检查鞋底是否有图钉等铁器,手机、柯机要关机,不准敲打铁器设备,铁器工具要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各种火花;岗位上禁止堆放其他易燃物品,及存放带油的抹布、纱头等。
5、投料前,要检查本岗位所辖的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管道、阀门、仪表及水、电、汽是否正常,原、辅材料是否充足。
6、按工艺要求投2.1m3的糖液,在投料罐保持有物料作为水封防止空气进入反应釜的情况下,要做好标记,取样口没有气出后,要及时关闭投料阀,防止多投料,若不慎投多了,要排出多投部分,否则,会因吸氢困难造成焦料。
7、液碱(氢氧化钠)是具有腐蚀性的物品,给物料调PH时,取液碱、投碱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小心操作,防止被碱灼伤;若不慎被碱灼伤,要及时用大量的清洁水冲洗,然后用2%的硼砂溶液冲洗,再清洁水冲洗。
若伤势严重时,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8、加氢釜系统进氢气前,要置换出系统内的氧气。
首先充氮气入系统,使系统氧含量<0.5%,然后再用0.3~0.5Mpa压力的氢气置换3~4次,再取样分析,当氧含量<0.5%后,才能向加氢釜通氢气加压和升温,升温升压应缓慢进行,反应压力控制在11.8~12.0Mpa,温度在145℃。
9、取样时,必须控制好阀门,慢慢打开,防止开过大,造成高压高温的物料冲出伤人。
10、氢化结束后的氢气回收或放空、出料,不能过快,以免磨擦过大产生静电火花。
氢气放空,必须通过系统阻火器进行;严禁在厂房内随意排放氢气。
11、出料前,检查确认即将放料的沉降槽是否空置,阀门是否打开,其他沉降槽的阀门是否关闭,防止冒料。
12、放沉降槽底的催化剂备下次投料用时,要注意慢放,防止大量物料冲出烫伤人及流入投料槽。
13、接料、送料前,必须与有关岗位联系好,做到确认无误。
14、加氢反应过程中发生漏气时,应停车处理,严禁带压检修设备;加氢系统检修作业,必须按有关安全规定执行,做好安全隔绝、卸压、置换、分析等工作。
15、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本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避免误操作。
16、操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做到“三懂”、“三会”。
“三懂”是指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方法。
“三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处置险肇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