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中国曲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中国曲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师,对了,唱词中运用到了顶真的修辞手法,用前句的末尾,作为后句的开头。
师:说唱音乐是一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艺术,同学们能找出乐句旋律的特点吗? 生:前一乐句的音与后一乐句的音相同。
师:对,这种音乐发展手法我们通常把它称为鱼咬尾,歌词上使用的顶真的修饰手法, 曲调使用鱼咬尾的发展方式使得乐曲连贯流畅,环环相扣,引人入盛。
1.了解曲艺的艺术特点。
2.了解京韵大鼓。三、教学难点
1.通过听、唱、赏让学生了解说唱艺术的风格特点
2.京韵大鼓的分析与学唱
四、 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音像资料, 快板等。五、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六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黑眼豆豆的一首rap歌曲。
师:这是属于什么风格的流行歌曲? 生:rap.
欣赏乐曲
生答,乐曲描写的事凌晨三点左右,旅客、樵夫、学生….活动的情形。师:乐曲能划分成几个段落,大家可以从它描绘的人、物入手。
展示歌词
师可以分为九个段落,而且每段可以分为上下两句构成,这种结构我们把它叫作板腔
体。从歌词中找一找,九对上下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展示顶真的歌词教案
师:曲艺使用当地的地方方言,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学,一人分饰多角的表演方式来说唱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特点。
三.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是曲艺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又名京音大鼓,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东北一带,由沧州的木板大鼓改革发展而来,使用北京的地方方言,吸收京剧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 ,在京韵大鼓发展的鼎盛时期几乎可以与京剧并驾齐驱。
学唱乐曲
1.首先,同学们第一段再次模仿京韵大鼓的风格朗诵一遍。
2.京韵大鼓讲究个字正腔圆,大家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给拼读出来。声音要悠远,富有意境。
3.不错,这样读才清晰有力,韵律感十足,记住这种感觉。
4.再听录音,用a模唱。
5.加上歌词把这个乐段整体唱一遍。
师:通过几遍的学唱同学们发现字的音调和旋律的有什么关系吗? 展示歌曲的旋律走向图
师:对,rap是黑人俚语里想当于谈话的意思,由于它的表演形式有说有唱,似说似唱所以中文名称又把它叫作说唱。
那么,我们中国传统音乐当中有没有属于自己的说唱音乐呢?让我们今天的课堂——曲艺新课:
师:没错,曲艺就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独特的艺术。曲艺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那么在座的各位同学,你对曲艺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展示图片
师:这是京韵大鼓的演出图片,表演者的演出形式是怎么样的?演出的伴奏乐器有哪
些?
生:自ft鼓板表演说唱,图中的伴奏乐器还有,大三弦,四胡 琵琶师:图中的人物知道是谁吗?她是京韵大鼓的代表人物——骆玉笙展示图片
介绍骆玉笙
欣赏《丑末寅初》
思考一下几个问题:唱段中给大家描述的怎样一幅画面?乐曲能分为几个段落?
所以大家用这样的句式,创编一段,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
曲艺作为最具民族民间色彩的表演艺术,越来越引起文艺界的重视,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曲艺中很多门类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甘肃省的皮影戏,东北二人转,还有山东琴书,山东快板,山东花鼓,还有菏泽特有的莺歌柳书。其实曲艺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希望作为祖国新一代的你们,多了解这种传统文化,把我们的传统音乐发扬光大。
一.了解曲艺的历史.
师:古代时候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的歌舞弹唱,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
素。
唐代时,讲说故事小说,唐代俗讲的出现和民间曲调的流行使得说话技艺和歌唱技
艺逐渐兴盛,标志着曲艺的独立艺术开始形成。宋代是曲艺的兴盛时期,我曾听过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斜阳古柳 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一首诗并没有多深远的含义,只是描写了满村的人听盲翁讲故事的情景。可见,宋代时期,曲艺已经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娱乐项目。宋代还专设有瓦舍勾栏,专供民间艺人表演节目。明清时期,曲艺已经更加成熟,系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民间各族曲艺曲种达到400多个种类。
师:大家所熟知的曲艺有哪些?
生:山东快板、北京琴书、相声……..
让学生们看图片简单的介绍图中展示出的各种曲艺。
师:有没有发曲艺的种类各异,表演方式各异,那我们怎么来界定曲艺呢,它有哪些特点?
二. 欣赏下面三段曲艺的选段,从曲艺的音乐表达形式,语言和表演方式上入手分析
曲艺的特点?
欣赏乐曲片段
师问,学生答:找出曲艺有什么特点了吗?它的语言使用的(地方方言),表演有什么特点(一人分饰多角)音乐的内容都是(讲唱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和老百姓息息相关反应社会本质的)
壱、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历史,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并对我国说唱音乐产生兴趣。
⒉通过聆听与赏析京韵大鼓,加深对京韵大鼓风格的体验;同时了解相关历史、艺术家等曲艺文化,通过对乐句的创作手法的分析,更进一步感受感受和体验唱段中所表现出的情绪,并尝试学唱一句.
3.了解本地的曲艺,对并创编学唱。二、教学重点
生:旋律走向和字的音调是一样的
师,对这叫腔随字转,不光是京韵大鼓,曲艺本就是语言和音乐结合相当紧密的艺术。四 拓展
老师今天用本地的颠倒歌为素材,给大家编唱一段山东快板。大母鸡喔喔叫老头上学起得早
东西大路南北走 一下碰见人咬狗拿起狗来就砸砖 兔子断狗一溜烟
在古代,曲艺的地位低下,曲艺艺人通常在大街上卖艺行乞,所以艺人们都锻炼出, 眼快,手快,心快的好本领,即兴曲调张口就来。山东快板曲调是七字句为主的上下体结构,
展示第二段歌词,欣赏一遍,然后模仿京韵大鼓的唱腔,节奏,韵律把整段读一遍。感受乐句上下两句节奏和速度不同之处。
生:下句比上句节奏紧凑,速度加快,使得下句比上句显得情绪活泼。
师:上句采用京韵大鼓中常见的七字句式,而下句则是个篇幅较大的大下句。排列紧密,越唱越快,这种唱词手法叫做加剁。
乐曲中使用大段的加剁,排列紧密,越唱越快,加上顶真的修饰手法,使得曲调轻快活泼,强调变化多样,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说了这么多,我们学唱第一段,感受一下丑末寅初曲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