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详解PPT课件
2017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详解PPT课件
其中分组实验13个,演示实验6个。
3、在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31个。
其中分组实验16个,演示实验14个,选做1个
2021
3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8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会认: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 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量程(测量范围)。
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
会读:应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数字和单位
2021
6
2、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 一、学会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 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2Hale Waihona Puke 211总述
•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活动 很多,在保证安全和可操作的前提下,必须达到:
• 科学准确;
• 现象明显!
2021
2
1、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24
个。其中分组实验13个,演示实验11个。
2、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19个。
2021
9
3、《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实验原理: v s
•实验过程:
t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
过的路程S;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根据公式:v s 算出平均速度。
t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
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2021
10
•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要点诠释: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 度较慢方便计时;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 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2021
11
3、问题探究: (1)在实验中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 提示:不让小车滑得太快,方便测量时间。
二、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三、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 且会归纳判断得出正确的
结论;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021
7
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时应注意: 1、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停表能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可以很方便地测出时间间隔。因 此,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作为计时工具。停表分为 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两类。机械停表的分度值可达0.1秒电子 停表的分度值为0.01秒。电子停表一般为数显式,可直接读 数。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 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s),并将它们相加。
(3)注意事项——抽气盘的圆盘表面要涂上黄油或稠的机 油, 并盖上油纸,以防锈蚀,影响密封。
2021
15
3、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频率高低的比较。
(2)具体方法:选用不同频率的音叉进行比较;用硬卡片拨 动梳子的齿进行比较;用齿数不同的转轮弹击硬卡片进行 比较等等。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 播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真空罩中的闹钟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 系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波形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波形图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发声扬声器的烛烟
2021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
13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发声体振动现象的放大 (2)具体方法:除了能直接观察、触摸感受到的一些典型的
振动发声的实例以外,采用给音叉叉股悬垂螺钉、乒乓球等 轻小物体,达到伴随铃声或放大振动现象的效果。
2021
14
2、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1)实验关键——听到声音的效果
(2)具体方法:将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在抽气
盘上,先在玻璃钟罩底边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放在抽气盘 上,略微转动玻璃钟罩并稍施压力,使钟罩与抽气盘接触紧密。 用抽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音乐随着罩里空气的稀薄 而逐渐减弱。然后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听到音乐逐渐加 强。通过音乐声音前后强弱变化的对比,可以得出:声音不能 在真空里传播。所以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比较听到声音的变化 并初步体会理想实验与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
2021
4
一、机械运动(共3个)
第一节 刻度与时间的测量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分组
第一节 刻度与时间的测量 用停表测量时间
分组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平均 速度
分组
2021
5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要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正确地使用测量长度的基 本工具——刻度尺,并掌握测量的方法和要点:使用刻度尺要 “五会”即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1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9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机械停表的读数: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
2021
8
实验三:《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关键:让学生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搞清楚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测物理量时所用工具有哪些?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2、注意事项:斜面不要过高也不要太低(过高会使小 车速 度过快,不容易记录时间);要保证小车从斜面 上滑下来沿直线运动;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相同高度 释放。
(2)利用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小车通过斜面后半段
路程的平均速度?
提示:后半段路程: t3=t2-t1;再用公式
s v
2 2
s通; 过后半段的时间: 计2s 2 算得出。
t3
(3)怎样保证时间测量的有效性?
提示:实验前,要反复练习几次停表的使用,并进
行几次“试测量”,最后才正式测量。
2021
12
二、声现象(共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