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工程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讨论稿)一、施工单位进场开工前准备1、施工单位根据鉴定合同内容,对工程进行组织安排,制定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
2、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核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以下内容是否符合工程要求:(1)工程概况:(2)对施工特点的分析和施工要求:(3)工程内容及工作界面:(4)施工的组织管理和划分,工程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联系电话:(5)施工工期计划:(6)各种资源配置情况,包括人力资源、施工机具和仪表等配置:(7)工程现场管理安排:(8)工程的技术保证、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等内容:(9)安全技术交底:3、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被批准后,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程现场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上报<开工报告>,经审批之后工程开工。
二、光缆线路工程2.1 单盘检验1、受限要由施工单位对进场光缆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外包装是否良好,光缆外皮有无损伤,端头封堵是否良好。
要做好详细记录并附监理单位签字,上报建设单位。
对于包装严重损坏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进行处理。
2、施工单位应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是否与来料单相符。
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时要做好记录,并与随盘测试记录进行校对。
光纤长度要与光缆长度相对应,否则光缆中间有短纤现象。
3、单盘检验后要将光缆端头封好,防止进潮进水。
4、单盘检验总体要求,外观检查要认真,测试数据要准确,测试记录要详细、真实,认真填写单盘检验表。
2.2路由复测1、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应以工程设计任务书和通信网络规划为依据,必须满足通信需要,保证通信质量,使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维护。
2、光缆线路路由应尽量沿靠公路,顺路取直,尽量做到近、平、直,并避开公路用地及路旁设施、绿化带和规划改道拓宽地段,距公路间距不宜小于50米。
3、杆路路由位置应选择较稳定的地区,应尽量避开村镇。
4、直埋光缆线路路由一般应避开干线铁路,并且要尽量避开电力、通信、广播、供水、煤气、石油、暖气等管线。
5、架空光缆线路路由应重点避开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路以及其他低压和广播通信线路,其平行和交越隔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与电力线交越角度应≧45度,与其他线路应≧30度。
6、如果环境变化必须对施工图进行修改时,属小范围的修改,施工单位要经监理单位同意后报建设单位批准;属较大范围的变更,则要做出比较方案,经设计部门同意后报批准单位批准。
7、复测中继段距离时,对于直埋光缆,应根据地形起伏丈量线路长度,对于架空光缆,则要丈量杆距、确定杆位、杆长、杆型及杆上装置、拉线位置、数量、程式等;并最终据此核算包括接头重叠长度、各种必要的预留长度在内的敷设总长度。
8、架空光缆距地面以及其他建筑物的隔距应符合设计规范和“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因现在过往车辆过高过大,建议:国道、省道、市县级公路过路交越光缆垂直路面6.5米,一般村级公路过路交越光缆垂直路面6米。
9、两通信杆路较长距离平行接近,一般情况下两杆距的隔距应大于一个地面杆高。
水泥杆为7.5米,防腐木杆为8米。
基本杆距为50米。
10、对路由复测的总体要求是为光缆配盘、敷设提供下列资料:(1)提供经复测核实的施工图以及路由示意图(包括具体的敷设路由、个接续段落的长度、沿线坡坎的大致情况等)。
(2)提供障碍点及其它管线交越的具体位置,并在路由示意图上详细标明。
(3)提供光缆接头点的地形、道路交通等条件的资料。
2.3 光缆配盘光缆配盘总体要求:能够通过光缆配盘图以及路由示意图反映出施工沿线的路由走向、障碍点位置、接头点位置、光缆支盘点位置以及道路交通等整体情况和光缆的分配使用情况。
2.4 直埋光缆1、直埋光缆埋深应符合以下要求:普通土、硬土≧1.2米。
沟底平直、无碎石、陡坎;石质、半石质沟底应铺10公分细土或沙土。
2、沟深经自检合格后,施工人员要会同监理、随工进行复检,待复检合格签字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直埋光缆的敷设(1)人工抬放时,每10米左右设一人,在行进过程中,光缆不得出现扭曲、拖地、背扣以及牵引过紧等现象。
布放过程中要统一指挥,步调一致。
对于盘长大于一公里的光缆,要采用在中间盘“∞”字的方式布放。
(2)同沟敷设的光缆间距为10-20公分,要摆顺、摆直,不得交叉、重叠。
(3)对于允许破路面和规划要硬化的的路面,要采用镀锌钢管保护,钢管要伸出公路边沟1米,内穿子管要伸出钢管1米。
钢管与子管要用油麻沥青封堵,子管要用塑料胶带缠绕密封好。
(4)光缆过公路、河渠保护管时,要派专人看护防止光缆磨损,确保光缆的安全。
(5)光缆必须平放于沟底,不得出现悬空、起拱、死弯现象,布放后要及时检查外皮有无破损,发现后要立即做修复处理。
(6)缆沟回填时应回填15公分厚的细土,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等直接推入沟内,并应人工踏平,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公分。
(7)排流线的布放:(1)光缆线路的防雷措施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采用排流线时应在光缆沟回填30 公分后,在上方敷设单条或双条排流线,严禁出现与光缆上下颠倒现象,其规格为φ6.0镀锌铁线或7/2.2 钢绞线。
(2)布放时要进行拉伸,使之尽量平直,排流线之间以及排流线与过路钢管之间采用焊接方法连接。
(8)当光缆线路的隔距达不到下列规定时,应采用长度20-30米的Φ50/60塑料管进行保护,并且塑料管不得纵剖或扣包,两边也要进行封堵。
①距单根低压电杆及拉线的隔距<5米;②距单根高压1万伏电杆及拉线<7米;③距单根高压3.5万伏电杆及拉线<15米;④距10米以上孤立大树、高耸建筑物。
电杆及拉线的隔距<10米。
(9)回填72小时后要做绝缘测试。
(10)标示由A端向B端顺序埋设编号。
2.5架空线路1、立杆1)电杆的洞深:2)电杆的垂直度:上下垂直无倾斜;3)角杆的位置:线路转角内移水泥杆10-15公分,木杆20-40公分,杆稍向反方向倾斜10-15CM;4)杆路及杆距:杆距原则上50-55米,地形限制可视情况放宽但不得超过65米,直线杆应在线路中心线偏差小于5CM,终端杆杆稍向杆路反方向倾斜10-15CM;5)杆洞回上夯实。
2、拉线1)架空杆路 8 根电杆设一处人字拉线,32 根电杆设一处四方拉线,单根跨越杆设三方拉线,一般人字拉线采用 7/2.2 钢绞线,角杆角深在 15 米以内时顺线拉采用 7/2.6 钢绞线,角深大于 15 米时应设八字拉线,八字拉线出土应相互内移 60 公分,跨越杆按设计要求处理,终端拉线比吊线大一个程式。
2)拉线距高比宜等于1,不得小于0.75,如小于0.75,应加大拉线程式。
3)抗风杆或防凌杆如遇跨越杆、终端杆、装有顺拉或撑杆的H 杆等相距在1/3 以下时,可以不装;如超过1/3 时,可以装在前一抗风杆或防凌杆到上述加强杆的中点,而下一抗风杆或防凌杆的隔装数要从加强杆算起。
4)拉线洞深要符合规范要求,详见下表:5)拉线地锚出土与正确出土点偏差不大于5 公分。
6)埋设拉线地锚的出土斜槽要成一直线,不得有扛顶现象。
7)地锚出土长度规范规定为30-60 公分8)光缆杆路拉线上把第一层拉线(角杆、顺线拉、顶头拉)应安装在吊线上10 公分处,侧面拉、人字拉应安装在吊线下10 公分处。
9)水泥电杆拉线上把用抱箍法,木杆用捆缚法并加瓦型护杆板和条形护杆板。
10)有拉线处必须安装拉线保护套,靠近高压线或人流密集处要加加装绝缘隔电子,隔电子垂直距离应大于2M。
11)拉线上把一般采用夹板法,中把一般采用另缠法,缠绕尺寸见附表。
类别拉线程式夹、缠物类别首节间隔末节全长钢线留长另缠法7/2.2 3.0 钢线100 (330) 100 600 (100) 7/2.6 3.0 钢线150 (280) 100 600 (100) 7/3.0 3.0 钢线150 (230) 150 600 (100) 2×7/2.2 4.0 钢线150 (260) 100 600 (100) 2×7/2.6 4.0 钢线150 (210) 150 600 (100) 2×7/3.0 4.0 钢线200 (310) 150 800 (150) V 型2×7/3.04.0 钢线250 (310) 150 800 (150)3、吊线布放1)架空吊线应装在距杆顶40-60 公分间(特殊情况不小于25 公分)。
2)吊线一般采用7/2.2 钢绞线,每隔1-2 公里用蛋型隔电子做电气断开。
3)吊线要架设在杆路的同一侧,不能两侧交叉架设。
4)两层吊线间距为40 公分。
5)吊线坡度变更超过相邻杆距的1/10 时,要加装仰俯角辅助装置,详见附图6)布放吊线时,发现吊线有跳股、断股、绞合松散,应剪除,重接再放吊线。
布放吊线严禁吊线受到外力损伤,如汽碾压或电缆盘碾压。
如果一旦发生吊线受损,应把受损部分剪除、接续后再放。
在一档内不得有两个以上接头。
7)吊线接续处及终端处加装大号绝缘隔电子,电器断开。
吊线接续采用另阐法。
8)角深在5-15 米之间时,要做吊线辅助装置,其做法见附图。
9)大于15 米以及终端杆应做终结。
10)杆距在150 米及以上时要加装辅助吊线,辅助吊线比正吊线大一个程式(特殊地区可缩短为120 米)。
11)在终端前一根杆上使用7/1.4钢绞线(接地线)完成光缆的加强芯、保护套和吊线一起接地。
沿杆身引入地下和接地棒相连。
钢绞线需断开用夹板相连,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规定。
4、架空杆路避雷线1)终端杆、引入杆及接近局站的五根电杆及跨越杆必须装设直接入地的避雷线。
立杆时木杆卡钉30cm,水泥杆50cm,3.0F 线绑扎4 圈。
2)角杆及有拉线的其它电杆可利用拉线入地。
3)超过12 米的高杆和山坡坡顶杆必须装设避雷线。
4)与10KV 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交越处两侧木杆做间隙地线。
5)避雷线应高出杆顶10 公分。
6)避雷线接地电阻及延伸线(地下部分)参考长度见下表:一般电杆避雷线要求与10KV 电力线交越杆避雷线要求土质电阻(Ω)延伸(M)电阻(Ω)延伸(M)沼泽地80 1.0 25 2黑土地80 1.0 25 3粘土地100 1.5 25 4砂粘土150 2 25 5砂土200 5 25 95、架空光缆的布放1)架设光缆前要核对光缆的规格程式、端别(原有基站支路端为A端,新建基站支路端为B端)、芯数,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布放,盘长大于 1公里时要盘∞字布放。
2)布放时每10 米左右挂设一个滑轮,跨越公路、建筑物、电力线等障碍物时要加挂滑轮,以确保布放安全。
牵引终端与绳索之间要加转环,牵引力要加在加强芯上,牵引力度要均匀,不得出现过分弯曲及纽绞、背扣现象。
3)第一个挂钩(电话皮线绑扎)距电杆100 公分,其余挂钩间隔为50 公分,允许正负偏差 3 公分;挂钩必须搭扣一致,挂钩托板要齐全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