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艾伦佩姬 --自制影集_baofeng.mp4环境文化建设在社
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人们心中日益增强,环境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字:环境保护文化建设意义
自上世纪下半叶,由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与自然之间及人类社会本身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尖锐的地步。
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在实现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的同时,也使自然环境遭受到空前浩劫,人类活动不断对环境产生影响,而环境往往将这些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因此现代环境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频频发生的公害事件(英国伦敦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臭氧层空洞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酸雨),这一系列重大的自然灾害唤醒人们自觉地、科学地认识环境以及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环境文化逐渐科学化并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化形态。
之后,环境保护实践的蓬勃发展又给环境文化和建设加注了强大的动力,扩展至社会的各个领域。
到70年代初世界地球日和国际环境日的发起,以及现在诸如“熄灯一小时”等活动的流行,“只有一个地球”和环境保护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产生了环境一定的重大改变。
就我国现实而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化还没有走进大众生活,也还没有在广大民群众的意识理念中扎下根来。
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面临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
沉重的人口负担,人均资源不足。
环境状况恶化,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
一.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状况十分严重,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城市的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依然严重。
造成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烧煤和汽车尾气,其中烧煤是最根本原因。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核心的,这样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
而且,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将进一步增加。
严重的大气污染给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空气污染又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酸雨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腐蚀仪器设备,使其寿命大幅度减短,还造成森林植物大面积死亡,对草原和森林造成了巨大破坏。
二.、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在我国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并且水资源十分缺乏。
水体污染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农产品质量下降;渔业生产严重受损;水资源供应更为紧张,严重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三.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土壤污染具体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植被破坏。
总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思想在人类哲学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环境问题是在这些基本观念的支配下的人类不正当行为所引起的。
而且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在相当长约一段时间里继续
恶化。
因此,为了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是必然的要求,环境文化建设将会在社会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环境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转变环境观念,调整环境行为,控制环境-社会系统的物质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文明,在制定处理涉及环境利益冲突的双方、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双方的合理利益都能得到尊敬的照顾而不是牺牲一些方面的利益去保障另外一些方面的利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赢。
在这其中政府担任的角色十分重要,政府运用环境科学和政策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产业活动中的环境行为管理对象,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宣传教育的手段,调整和控制产业活动中的资源消耗,废弃物的排放以及相关生产技术和设备标准产业发展方向等的各种管理行动。
另外企业也要主动承担起责任,努力实现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就是采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立足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按“物质代谢”关系安排生产过程和产业链条,形成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准资源”为表现形式的循环模式;对企业而言,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包括传统的废弃物治理和清洁生产还要使生产中的各种物质,特别是废弃物尽可能的循环起来,另外还要考虑工业园区或城层次上构建生态产业链条以最大限度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排放。
当今,全人类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挑战。
站在展望新世纪
的地平线上,人们更深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保护环境,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是人类迫切需要的新要求,环境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种新的观念倡导人类新的伦理生活方式,即人类应在地球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度内持续生存,以享受持续、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为环境文化建设出一份力,为美好的未来出一份力。
——天天向上® 201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