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南京)-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江苏(南京)-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临时用地使用期满,或者在使用期间因城市建设需要必须另作安排的,建设单位应当 在期满前或者接到规划管理部门调整用地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归还用地并拆除地面附着物。
第三十条 因抗御自然灾害、紧急军事行动等特殊情况确需使用土地的,经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批准,使用单位可以在使用土地后 3 个月内向规划管理部门申请补办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证件。
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其中,划入的城市规划道路、绿地、河道控制地带、防护地带等属于城 市公共用地,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占用。
第二十九条 严格控制临时用地。建设项目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应当在建设用地范围 内安排。临时用地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期 满前 20 日内向原核发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管理部门重新申领临时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证。
规划设计要点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 6 个月。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之日起 12 个月内向国土资源 管理部门申领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确需延期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期满前 20 日内向规划管理 部门申请延期。逾期未申请延期或者申请延期未获批准的,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自行失 效。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 6 个月。 第二十三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发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应当以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建 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为主要依据;确需改变建设用地四至范围的,应当征得规划管理部门的 同意。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收回土地的,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自行失效。 第二十四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必须符合城市规划。 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以及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的,其出让合同应当包 括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要点及附图,土地出让合同中的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必须符 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规划设 计要点;确需变更的,应当征求原出让方的意见,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变更。 第二十五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土地的,有关单位在出让前应当按照 规定向规划管理部门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中标后,可以持有效的中标文件、 土地出让合同等,向规划管理部门申请换领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同时废止。 第二十六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出租、抵押期间内,承租人和抵押人必须严格按照建设 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和规划要求使用土地,一般不得进行变更;确需变更的, 应当由土地使用权人向规划管理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第二十七条 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应当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在乡 镇工业布局规划和乡镇工业小区详细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布局、集中安排,并应当服从市人民 政府作出的调整用地的决定。 第二十八条 规划管理部门在核定建设项目用地界限时,可以将相邻的城市规划道路、 绿地、高压供电走廊、河道控制地带、防护地带等用地以及相邻的零星用地等同时划入建设
(一)建设单位向规划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报告和必要的图件,并填写建设项目选址申 请表;建设项目依法实行审批制的,还应当提供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二)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城市规划要求,在受理之日起 的 20 个工作日内提出选址意见,核发选址意见书。
选址意见书的内容应当包括建设项目的地址、初步用地范围和有关规划要求。 建设单位取得选址意见书后,方可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预审。 由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除可行性研究周期较长的重点建设项目外,建设单位应当在领取选址意见书 之日起 12 个月内向规划管理部门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需延期的,建设单位应当在 期满前 20 日内向规划管理部门申请延期。逾期未申请延期或者申请延期未获批准的,该选 址意见书自行失效。 选址意见书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 6 个月。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2007)
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 256 号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已经 2007 年 2 月 26 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发布,自 2007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市长 蒋宏坤 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五章 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新建、扩建、改建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包括房 屋建筑、围墙、烟囱、水塔、储罐、城市雕塑等,应当按照《条例》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 条、第四十三条规定的管理权限向规划管理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新建、扩建、改建下列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的管理权限向规划 管理部门申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具有基础、墙壁、屋面的临时性建筑; (二)临时性围墙、大门、车棚等; (三)沿城市主要道路、广场设置的各类广告设施,在其他地段设置的 6 平方米以上 的广告牌、宣传牌、霓虹灯设施和 2 平方米以上的广告灯箱、标牌,各类显示装置以及设 置于道路上的宣传橱窗; (四)城市主要道路、广场两侧建筑及其他地段重要公共建筑的门面改造、装修工程 (包括店招设置); (五)临时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新建、扩建、改建下列道路、河道、桥涵、铁路、管线、地下通 道等工程设施,应当向市规划管理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包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证和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下同): (一)市区内路幅 12 米以上的城市道路; (二)市域内的国道、省道等公路; (三)市区内的河、湖以及市域内其他 5 级以上通航河道的码头、堤防、护砌工程和 闸坝等水工构筑物; (四)市域内的铁路干线、支线、专用线和站(场); (五)涉及上述第(一)至(四)项规定工程的桥梁、涵洞; (六)市区内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轨道交通设施; (七)市区内的交通广场、停车场、公交站(场)和机动车出入口; (八)市区内的下述管线工程:
第八条 市区、县域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别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特色意图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地区的修建性详 细规划的审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专业规划由其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或者由其主管部门会同市 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 编制专业规划应当遵循相关专业规划的编制规定,并应当取得市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 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其编制成果经市规划管理部门综合平衡后,由其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管 理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经批准后的专业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十条 承担城市规划编制任务的规划设计单位应当具有规划设计资质。规划设计单位 的确定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招投标的规定。 规划设计单位应当根据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第十一条 对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特色意图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规划管理部门应当组织论证并征求公众意见。 第十二条 对编制完成的城市规划项目成果,组织编制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经过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除涉及 国家秘密的以外,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向社组织编制,并应当取 得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或者规划设计要点。
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特色地段等特色意图区(以下简称特色意图区)的修建 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或者由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区县人民政府、相关部 门共同组织编制。
第二条 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各项建设工程,必 须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 南京市规划局是本市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及本细则规定的权限负责本区、县范围内的城市规 划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 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委托区、县规划 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规划许可。
第三章 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
第十三条 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条例》、本细则以及经过批准的城 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依法实行审批制的,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在立项前参与有关选址工作。 项目审批管理部门在审批项目建议书时,应当征求规划管理部门的意见。可行性研究报告报 请批准时,必须附有规划管理部门的选址意见书。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五条 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对城市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或者修订。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相关城镇的总体规划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 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订后或者必须对分区规划进行调整、修订的,市规划管理部门 应当组织对分区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分区规划调整的内容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修订后的分区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六条 市区、县域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报市、 县人民政府审批。 控制性详细规划分为总则和执行细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其中,对总则的强制性内容 进行修订的,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对总则的非强制性内容以及执行细则进行调整的,由规 划管理部门审批。总则的强制性内容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章 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
第十八条 对下列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管理权限, 向规划管理部门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证,下同):
(一)需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 (二)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三)以出让、租赁等有偿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四)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的;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 形式共同举办企业,需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 (六)工程施工中因堆放材料或者设置运输通道等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 交以下图件: (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二)项目批准(包括审批、核准、备案,下同)文件; (三)拟用地范围的地形图; (四)依法需要征求意见的,应当提供相关部门意见; (五)规划管理部门指定的其他图件。 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要求的,提出规划设 计要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有关用地手 续。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申领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并提交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项目批准文件以及拟用地范围的地形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