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湿类化妆品ppt课件

保湿类化妆品ppt课件

14
二.保湿类化妆品原料
• 透明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的粘多糖体。真皮层 之基质,是绝佳之保湿剂,能吸取本身重量 400~1000倍之水分,但须注意其浓度是否足够, 才能达到保湿效果,属水溶性大分子保湿成分。
• 应用:主要用于各类护肤膏霜和乳类化妆品中, 如抗皱霜、营养霜,可使化妆品对皮肤有滋润作 用,使皮肤有弹性、光滑、延缓皮肤老化。是目 前化妆品使用的最佳保湿品。
人体皮肤的含水量是体重的18-20%,皮 肤内75%的水在真皮内。真皮内含水量下 降,则皮肤干燥、无光泽、弹性低、皱纹 多。
5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在皮 肤表面扩散并与水分乳化形成油脂膜,该膜可使皮 肤平滑,光泽和防止水分的蒸发,起到润滑皮肤的 作用。小汗腺分泌汗液可以起到保湿作用,防止皮 肤干燥,还有助与调节体温和排出体内的部分代谢 物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与水分乳化可形成油脂膜,使 皮肤平滑、光泽,防止水分蒸发。由于手掌、足跖 和手指、足趾的屈面没有皮脂腺,所以经常出现皮 肤干裂现象。
17
(一)多元醇类 价格低廉,安全性高,保湿效果受环境的湿度影响。
1、丙三醇,甘油:无色、无臭、有甜味、透明的 黏稠液体。易溶于极性物质,难溶于非极性物质, 安全性好。是O/W乳化剂的必须保湿剂原料,是含 粉膏体的湿润剂,对皮肤有柔软润滑作用,广泛用 于润肤水、牙膏、粉末制品等。 2、1,3-丁二醇:无色粘稠液体,安全性好,有良 好的吸湿性,质地比甘油更加清爽,增加皮肤光泽 度,还有杀菌的作用。
皮肤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需 稳定的内环境。 保湿类化妆品通过模拟皮肤天然保湿 系统,保持皮肤水分含量,是最常用 的护肤产品。
1
保湿类化妆品
•皮肤保湿的生理学基础
• 化妆品的保湿机制

产品类型与使用

保湿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2
第一节 皮肤保湿的生理学基础

表皮层在这层中与皮肤保湿关系最为密切的 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角质层:充满了角蛋白纤维,能够防 止水分的外渗作用。同时这一层中还有角 蛋白(神经酰胺),能够吸收水分。自然 保湿因子 角质层中最重要的保湿成分是 角质层中一组水溶性物质,主要成分有氨 基酸、吡咯烷酮羧基钠、乳酸、尿素等。
15
• 丝肽

是蚕丝蛋白的水解产物,为淡黄色溶液,
可溶性天然纯丝肽蛋白,可被人体吸收。能使皮
肤角质层保持一定水分,透过角质层与上皮细胞
结合,并被细胞吸收,参与和改善皮肤细胞的代
谢,使皮肤光滑润泽,富有弹性和保湿的功效。
16Βιβλιοθήκη • 胶原蛋白• 是人体组织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人体含量 最多的一种蛋白质,有提供皮肤的张力和弹性的 作用,胶原蛋白可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胶 原蛋白具有显著的保湿性能,有滋润皮肤的目的。
6
• 一、年龄和性别
婴儿角质层的含水量高于成人,从婴幼儿到老年,皮 肤老化的过程伴随着皮肤水分减少、丢失。老化的皮 肤由于天然保湿因子和透明质酸等成分合成减少,皮 肤的保税能力下降,同时在角质层损伤后其自行修复 的速度也变慢。尽管多数研究显示男女之间角质层含 水量无明显差异,但系统或局部使用雌激素课明显增 加绝经后女性角质层水分的含量。
11
第二节化妆品的保湿机制
1、吸湿剂 化妆品中的保湿剂(如尿素) 具有吸水性,可从大气中吸收水分,也可 从皮肤深层吸收水分,使角质层由上而下 形成水蒸气梯度,补充表面水分。
2、封闭剂 化妆品中的封包剂(如凡士林)在皮
肤表面形成一层封闭性的油膜保护层,减 少水分蒸发。
12
• 3.润肤剂 通常是油性物质,包括从酯到长链醇的一大 类化合物。分为保护性润肤剂、去脂性润肤 剂和干性润肤剂。 4.与水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皮肤中的水分以两种形式存在,即结合水和 游离水。 在角质层内,水与离子、氨基酸、蛋白等结 合形成的“结合水”。
9
• 四、物理及化学性损伤 反复摩擦或粘剥,可以破坏角质层的完整性。如果
将角质层完全粘去,经皮失水将增加30倍,同时也会 加速外界物质的深入。清洁产品和有机溶剂有时会去 除角质细胞间脂质,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加重皮肤干 燥。
10
• 五、疾病和药物因素 维生素缺乏(包括烟酰胺、维生素A、维生素D
等)、蛋白质缺乏或代谢异常(中间丝相蛋白)及 一些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湿疹、银屑病、鱼鳞 病)、内科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因皮肤屏障功 能的缺陷而导致患者皮肤干燥。局部使用糖皮质激 素可以抑制角质层脂质合成,同样会影响皮肤的屏 障功能。
7
• 二、季节及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的干湿度对角质层含水量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人 体暴露在相对实录为10%~30%的环境中30min后,角质层含 水量就明显减少。干燥环境可以通过降低表皮角质层含水量, 影响桥粒降解;同时空气湿度过低会一直角质层中丝聚蛋白 合成NMF,影响神经酰胺的结构和生物化学功能。动物在干燥 的环境下,角质层含水量减少,表皮白介素I增多,真皮的肥 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多。故冬季皮肤干燥在临床上极为常见,
而同样的人群在夏季往往角质层含水量恢复到正常状态。
8
• 三、生活习惯和精神压力 经常进行热水浴、使用强效的去污剂或肥皂容
易破坏皮肤表面正常的脂质,同时可以洗掉水溶性 的天然保湿因子,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加重皮肤 干燥。正确的饮水习惯,也是保持皮肤水分的重要 因素。此外,已有研究表明精神压力过大会延缓角 质层脂质的合成,导致皮肤经皮失水增加,加重皮 肤干燥程度。
13
• 结合水超过饱和状态时,剩余的水在角质层 细小的间隙中积聚成微小的水滴,被称为 “游离水”,这部分水会随着水蒸气梯度、外 界干湿度而变化。 • 有一大类天然生物大分子具有亲水特性,能 将自由水结合在它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中, 使自由水变成结合水而不易蒸发散失。这类 原料包括透明质酸、胶原、DNA等。
3
• 颗粒层:表皮内层细胞内表层角质层过 度的细胞层,可防止水分生渗透,对储 存水分有重要影响。
• 透明层:含有角质蛋白和磷脂类物质可 防止水分和电解质透过皮肤
4
真皮层:真皮层中纤维间质主要是多种 黏多糖和蛋白质复合体,在皮肤中分布广 泛可结合大量的水分,是真皮层保持水分 的重要基础。其中透明质酸是真皮中含量 最多的氨基多糖。透明质酸可以吸收其 1000倍的水,是重要的保湿成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