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则在这个片段中,腺嘌呤有A、240个B、48个C、800个D、160个2、双链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中,含有腺嘌呤520个,占碱基总数20%,则这个片段中含胞嘧啶A、350个B、420个C、520个D、780个3、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1)组成DNA的碱基主要有四种(2)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3)DNA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4)DNA分子中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5)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6)DNA以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A、(1)(3)(4)(5)(6)B、(1)(3)(4)(5)C、(2)(3)(4)(5)(6)D、(3)(4)(5)(6)4、一个DNA分子中,G和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28%和22%,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A、28%和22%B、22%和28%C、23%和27%D、26%和24%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B、女性乳腺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C、病毒细胞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6、有三个核酸分子共有5个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这三个核酸分子可能是A、二个DNA、一个RNAB、一个DNA、两个RNAC、三个DNAD、三个RNA7、在某个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

则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A、200个和400个B、2个和510个C、2个和400个D、400个和510个8、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中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A、12%和34%B、21%和24%C、34%和12%D、58%和30%9、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不能说明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DNA能自我复制C、DNA是遗传物质D、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10、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有32P)。

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DNA分子A、减少1500B、增加1500C、减少1000D、增加100011、分析某大肠杆菌的细胞的分子组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DNA是遗传物质B、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D、每一种糖类能合成10种中间产物12、组成DNA分子的基本成分是(1)核糖(2)脱氧核糖(3)磷酸(4)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5)胸腺嘧啶(6)尿嘧啶A、(1)(3)(4)(5)B、(1)(2)(4)(6)C、(2)(3)(4)(5)D、(2)(3)(4)(6)13、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T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G所占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A、26%和312个B、24%和288个C、24%和298个D、12%和144个14、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15、噬菌体是一种细菌病毒。

关于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侵染过程的原料、A 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可用32P、35S共同标志一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D、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母链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16、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A:C:T:G=1:2:3:4,则该模型中上述碱基模块的比为A、1:2:3:4B、3:4:1:2C、1:1:1:1D、2:3:2:317、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18、吸烟有害健康,烟叶中含有镭226、钋222、铅210等放射性物质,某人每天抽一包烟,则其肺部所接受的放射性相当于200次X射线辐射,这种放射辐射更是致癌的重要因素,放射性物质致癌的原因是导致A、DNA中碱基对改变B、DNA中碱基对减少C、DNA碱基对增加D、遗传物质结构改变19、肺炎双球菌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20、某DNA分子的一条链(A+G)/(T+C)=2,这种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都是2B、0.5和2C、0.5和1D、2和121、实验室内模拟DNA复制所需的条件是(1)DNA模板(2)解旋酶、连接酶、聚合酶(3)A TP和四种脱氧核苷酸(4)RNA引物(5)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A、(1)(2)(3)B、(1)(2)(3)(4)C、(1)(2)(3)(4)(5)D、(1)(3)(4)(5)22、某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A碱基600个。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的含G的脱氧核苷酸6200个,该DNA分子复制了A、4次B、5次C、6次D、7次23、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一种转基因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A、甲种病毒的特征B、乙种病毒的特征C、丙种病毒的特征D、子代独具的特征二、非选择题24、2002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完成了对水稻粳稻基因组第4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准确测定,拼接后总长为3500万碱基对准确度为99。

99%,覆盖了染色体全长序列98%的区域,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组预测图的标准,同时我国科学家对水稻第4号染色体所含基因对预测分析,鉴定出4658个基因,并注释在染色体上的准确位置,为进一步鉴定这些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

决定品种与产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的测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中,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不超过全部碱基对的10%,则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碱基对。

24 水稻的基因DNA的碱基排列顺序75125、科学家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遗传物质的问题。

实验的材料:S型细菌、R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皿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以下三组实验:(1)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2)S型细菌荚膜中的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3)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R型菌落+S型菌落艾弗里等人发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1)(2)(3)中的表达格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肺炎又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其性状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R型菌落DNA是遗传物质把DNA、蛋白质和多糖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核糖体DNA 26、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方案设计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2)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的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A组、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说明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的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使R型号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基因的本质》测试题答题卷班别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