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短期借款的核算短期借款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一)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二)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直接支付】应付利息【月末计提】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三)归还借款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考点二:应付及预收款项(一)应付账款应付账款科目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1.发生应付账款(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应付的款项,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2)应付账款附有现金折扣的,应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应付款总额入账。
因在折扣期限内付款而获得的现金折扣,应在偿付应付账款时冲减财务费用。
2.转销应付账款企业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比如因债权人撤销等原因而产生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计人营业外收入,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应付票据应付票据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1.不带息应付票据的核算(1)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或以承兑商业汇票抵付货款、应付账款等,借记“材料采购”、“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2)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支付票款,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支付票款的,按应付票据的票面金额,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2.带息应付票据的核算与不带息应付票据核算的不同之处是,期末计提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票据”。
(三)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
1.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科目。
2.销售实现时,按实现的收入,借记“预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考点三:应付职工薪酬(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职工薪酬是指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和其他相关支出,包括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
1.包括的内容(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2.注意问题职工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和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比如支付给因公伤亡职工的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抚恤金。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与计量1.职工薪酬的确认职工薪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记入“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
(3)除直接生产人员、直接提供劳务人员、建造固定资产人员、开发无形资产人员以外的职工,包括公司总部管理人员、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人员相关的职工薪酬,因难以确定直接对应的受益对象,均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记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科目。
2.职工薪酬的计量对于货币性薪酬,对于国家规定计提标准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情况和职工货币薪酬标准计量计算应计入职工薪酬的金额,例如,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对于国家没有规定计提比例的职工福利费,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当期福利计划,预计当期应计入职工薪酬的福利费金额;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实际发生的福利费金额和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三)货币性职工薪酬1.分配职工薪酬对于货币性薪酬,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情况和职工货币薪酬标准计量计算应计入职工薪酬的金额,例如,“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按照受益对象计入相关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四)非货币性福利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①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含税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②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按公允价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③同时结转相关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按成本价】贷:库存商品2.企业将外购的商品发放给职工①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外购商品的价税合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买价+进项税额】②实际购买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银行存款3.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①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应提的折旧】②同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累计折旧4.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①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②同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银行存款5.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考点四:应交税费(一)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内容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二)应交增值税1.一般纳税企业的核算(1)进项税额①采购存货、固定资产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②购入货物发生退货,作相反分录③企业购入免税农产品(属特殊情况)借:材料采购、原材料等【按买价扣除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价款】④购进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其所支付的增值税应计入购入货物的成本。
(2)进项税额转出①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但注意不包括自然灾害损失。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②购进货物改变用途通常是指购进的货物在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情况下,对内改变用途的行为,如企业下属医务室等福利部门领用原材料或建造不动产等。
(3)销项税额:①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②发生的销售退回,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视同销售行为:企业的有些交易和事项从会计角度看不属于销售行为,不能确认销售收入,但是按照税法规定,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计算应交增值税。
①对内: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如建造仓库领用本企业产品。
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按成本,注意不确认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计税价格×税率】②对外: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等。
一般产品离开企业,只要是承认公允的,都要确认收入,结转已售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营业务支出、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5)出口退税:按照应收的出口退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交纳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2.小规模纳税企业的账务处理小规模纳税企业只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设置专栏。
(三)应交消费税1.销售应税消费品企业销售应税消费品应交的消费税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①企业将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产品成本+销项税额+消费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计税价格*增值税率】库存商品【成本】②企业将生产的应收消费品用于职工福利,例如补贴职工食堂等个人消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消费税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A受托方: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B委托方:①直接销售借:委托加工物资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②用于连续生产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4.进口应税消费品企业进口应税物资在进口环节应交的消费税,计入该项物资的成本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等贷:银行存款(四)应交营业税1.企业按照营业额及其适用的税率,计算应交的营业税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企业出售不动产时,计算应交的营业税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计算应交的营业税借:银行存款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无形资产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借或贷:营业外收支(五)应交资源税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
①对外销售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应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②自产自用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应记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六)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应交教育费附加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适用税率应纳教育费附加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教育费附加率企业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
企业应交的教育费附加,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