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输变电工程围墙基础及大门施工方案*****工程二〇一八年三月编审页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工程二〇一八年四月目录1. 编制说明 (2)2. 工程概况: (2)3. 施工准备 (2)3.1、施工技术准备 (2)3.2、施工人员准备 (3)3.3、施工机械、工器具和材料准备 (3)3.4、施工进度计划 (4)4. 工艺流程 (4)4.1、施工流程 (4)4.2、围墙基础施工工艺 (4)4.3、大门基础及门柱施工工艺 (5)5. 质量控制 (7)5.1、质量要点 (7)5.2、质量强制性条文执行 (8)5.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0)5.4、标准工艺应用 (10)6. 安全控制 (11)6.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1)6.2、安全通病防治 (12)6.3、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 (12)7.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15)7.1、环境保护措施 (15)7.2、文明施工、成品保护措施 (15)1.编制说明本工程设计施工图《变电站大门及围墙》《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2012)《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Q/GDW1183-20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标准工艺库)《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手册》(变电工程分册土建部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2.工程概况:*****110kV输变电工程围墙采用装配式围墙,围墙基础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本体为C25混凝土;围墙基础全长230米,高0.5米宽0.5米,围墙基础梁施工时预留Φ100泄水孔,外倾坡度5%,管底标高-0.10m,孔面用成品网盖封堵,在每面墙中间下部设置一个泄水孔。
大门基础长1500mm*宽1500mm*高450mm,大门门柱长900mm*900mm*高3650mm,大门基础及大门柱均采用C25混凝土,连续浇灌成型,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大门门柱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大门基础进入持力层300mm,超深部分以C15毛石砼褥垫层至设计标高,褥垫层边出基础垫层边500mm,褥垫层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碎石及砂,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砂采用中粗砂,褥垫层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
本站围墙采用装配式围墙,围墙基础预埋螺栓标高及轴向偏差控制要求较高。
位于站区东面及东南角挡土墙较高,易发生坠落危险。
东面围墙基础及东南角围墙基础施工前,使用钢管脚手架搭设防护,并增设安全警示牌。
3.施工准备3.1施工技术准备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要求做好施工图预检。
全面掌握了解围墙基础及大门基础施工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
开工前由施工员作好围墙基础及大门基础施工的安全技术底,做到交底充实全面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并由参与交底的全体人员签字,留存好书面交底记录。
3.2、施工人员准备混凝土振捣手1名,泥工3人,木工3人,普工6人、钢筋工2人。
3.3施工机械、工器具和材料准备基础采用自搅拌混凝土:水泥: P·O 42.5#,选用州坝水泥厂的水泥,检查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书,经试验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碎石:20-40mm,选用当地石厂,经试验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砂:中粗砂,选用当地砂厂,经试验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进场检查合格证及出厂质量证明书,复试合格后使用。
模板进场后对观感质量、尺寸、型号、材质等进行检查验收,模板表面平整并定期保养。
预埋镀锌铁板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提前加工进入场。
围墙及大门单位工程开工后,围墙基础采用分段施工,钢筋工提前下料,分段进行钢筋绑扎,计划3个工作日完成一段钢筋绑扎。
一段钢筋绑扎完毕后木工进行支模。
完成预埋件的预埋及校核。
计划3个工作日完成一段围墙基础模板安装及预埋件预埋。
一段围墙基础混凝土施工计划在模板安装及预埋件预埋完成后1个工作日完成浇筑及收光并做倒角工艺。
大门门柱基础浇筑完成后,计划2个工作日完成大门柱钢筋绑扎,大门柱模板安装计划2个工作日完成。
4.工艺流程4.1施工流程围墙基础定位测量放线→模板施工→模板置设检查→钢筋绑扎→钢筋置设检查→预埋铁件→现浇混凝土大门门柱及基础定位测量放线→钢筋绑扎→钢筋置设检查→模板施工→模板置设检查→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模板拆除→钢筋绑扎→钢筋置设检查→模板施工→模板置设检查→大门门柱现浇混凝土4.2围墙基础施工工艺4.2.1测量放线:依据施工图《变电站大门及围墙》JM-B17004S-T0102,现场设置的放线定位轴线及标高控制点,用经纬仪定出围墙基础的边线,利用水准仪测出围墙基础底标高和基础施工完成后应达到的顶标高。
4.2.2 基础钢筋工程:钢筋加工制作时,结合冷拉工艺除锈对钢筋的油污、泥土、浮锈清理干净,保证钢筋表面洁净。
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误和遗漏,按下料表检查每种钢筋是否达到要求,经过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钢筋调直使用机械调直。
保证调直后的钢筋无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表面伤痕小于钢筋截面的5%。
钢筋下料长度根据基础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长度、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4.2.3模板工程:模板支设前对作业班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钢筋规格、数量、种类等进行全面检查,作好隐蔽记录签字。
严格按照已弹的轴线、边线进行支模。
基础模板均采用木模板。
模板拼缝处加海绵条,板缝间要用腻子补齐。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的杂物应清理干净,避免接头几何尺寸不标准的质量通病。
预留孔洞位置留设正确,支撑稳定牢靠。
在砼强度大于1Mpa时拆模,拆除后及时对模板进行修整及擦油保养。
4.2.4预埋铁件:预埋铁件中心位移≤2;预埋螺栓外露长度偏差+10~0。
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预埋铁件安装及调整,根据图纸设计位置使用经纬仪及水准仪调整预埋铁件及预埋螺栓的轴向位移及螺栓的顶标高,调整完毕后固定并复测数据。
4.2.5 混凝土施工:预埋地脚螺栓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按照安装图定位精确,固定牢固。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时尽量避免与埋件和地脚螺栓接触,混凝土浇筑时从从埋件四周振捣,直至埋件下气体及泌水排除干净,严禁与模板接触。
基础表面用铁抹子原浆压光,应在初凝前抹平,终凝前压光,至少擀压三遍完成。
基础两面做圆弧倒角时使用专用工具原浆压光倒角。
浇筑完成的围墙基础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颜色一致,接搓整齐,无蜂窝麻面,无气泡。
基础阳角设置圆弧倒角。
基础浇筑完成拆模后及时邀请监理检查验收。
4.2.6 混凝土养护及成品保护:围墙及大门基础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围墙及大门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达到拆模条件后,立即拆除模板,用塑料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并保持塑料薄膜布有凝结水,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不得在混凝土成品上随意开槽打洞。
不得用重锤锤击混凝土,围墙基础的阳角用木模板包起来,并设警示标志,防止阳角受到损伤。
4.3大门基础及门柱施工工艺4.3.1测量放线:依据施工图《变电站大门及围墙》,现场设置的放线定位轴线及标高控制点,用经纬仪定出大门基础的开挖线及基础边线,利用水准仪测出大门基础底标高。
4.3.2 大门基础及门柱钢筋工程:钢筋加工制作时,结合冷拉工艺除锈对钢筋的油污、泥土、浮锈清理干净,保证钢筋表面洁净。
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误和遗漏,按下料表检查每种钢筋是否达到要求,经过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钢筋调直使用机械调直。
保证调直后的钢筋无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表面伤痕小于钢筋截面的5%。
钢筋下料长度根据基础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长度、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4.3.3大门基础及门柱模板工程:模板支设前对作业班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钢筋规格、数量、种类等进行全面检查,作好隐蔽记录签字。
严格按照已弹的轴线、边线进行支模。
基础模板均采用木模板。
模板拼缝处加海绵条,板缝间要用腻子补齐。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的杂物应清理干净,避免接头几何尺寸不标准的质量通病。
预留孔洞位置留设正确,支撑稳定牢靠。
在砼强度大于1Mpa时拆模,拆除后及时对模板进行修整及擦油保养。
4.3.4混凝土施工:(1)基础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保证浇筑完成的基础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颜色一致,接搓整齐,无蜂窝麻面,无气泡。
(2)基础浇筑完成拆模后及时邀请监理检查验收。
4.3.5 混凝土养护:大门门柱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大门门柱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达到拆模条件后,立即拆除模板,用塑料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并保持塑料薄膜布有凝结水,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质量控制5.1质量要点外观质量:全数检查;尺寸偏差: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至少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不大于5m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8~ 5+10~预埋件制作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5.2 质量强制性条文执行5.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5.3.1.围墙变形缝宜留在墙垛处,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宽窄一致,上下贯通,不得出现错位现象。
5.3.2.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处理应到位,整体美观。
6.4质量通病防治措施5.3.3.需要采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时,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