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阮仪三等评说连淮扬镇铁路扬州将接上“高铁三角”(图)连淮扬镇铁路先行段开工现场。
扬州高铁网连淮扬镇铁路的开工,意味着扬州人的“高铁梦”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那么,连淮扬镇铁路,对于扬州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扬州未来的发展,又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不妨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方便更多的人走进、了解扬州—高铁将让扬州名气更响阮仪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扬州也将通高铁了,这是一个好消息啊!我首先对家乡人们表示祝贺。
”阮仪三对于家乡的情况,一直都非常关注,听说连淮扬镇铁路开工的消息,他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
阮仪三表示,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名城。
名城之“名”,在于扬州有得天独厚、人无我有的2500年运河文化,其格局依存的古巷肌理、历久弥新的建筑风貌、生津垂涎的淮扬菜肴、名扬四海的传统工巧技艺、史上扬一益二的中心地位,足以说明,古城扬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名城”。
“不过,之前由于交通的限制,很多人可能只是听过扬州,但没来过扬州;有高铁直通后,全国各地的人都能通过高铁快速直达扬州。
这对增加外界对扬州的了解,让更多的人走进扬州,了解扬州,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所以,高铁的开通,能让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气更响。
”阮仪三这样认为。
“连淮扬镇”是真正资源集聚通道—融入长三角核心区“黄金线”张颢瀚(著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拉开扬州发展新空间在张颢瀚看来:“苏中东西向通道多是行政通道,南北向通道多是资源集聚通道。
”显而易见,东西向的宁通高等级公路承载着扬州、泰州、南通的行政交流,而南北向的润扬大桥、江阴大桥、苏通大桥、京沪高速助推苏中三城跨越长江,接轨苏南,承接发达地区发展要素。
“东西向”通道拉开了城市骨架,“南北向”通道则释放着资本、技术、人才。
连淮扬镇铁路则是支撑扬州融合发展的基础体系,它拉开了扬州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园区快速“走出去”“融合需要体系支撑。
首要的,就是交通体系。
”张颢瀚认为,园区是当前经济最具集聚效应的区域,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能体现经济效率的区域,而交通体系就是支撑园区效率的第一要素。
以前的高速公路解决了园区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出路”问题,高铁、城际铁路则解决园区“走出去”的速度问题。
张颢瀚说,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产业园区正在成为新兴产业的承接地,也是国际前沿技术的承接地。
产业的新兴化、技术的国际化,迫切需要加快与国际接轨,如果没有一条能够快速搭上世界的通道,那么一切融合发展都会大打折扣。
构筑跨江文化融合“更重要的是,跨江融合发展,不仅仅是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更是文化融合。
”张颢瀚说,很多技术合作不是饭桌上形成的,而是在环境轻松的茶吧、咖啡厅完成的。
“这种文化融合的氛围,如果没有现代交通支撑,那么城市只能还是一个封闭的城市。
”张颢瀚表示,苏南城市之所以经济总量大、产业质态好、经济外向度高,得益于现代交通构筑的国际化。
连淮扬镇铁路建设,是一条南北向的“纵贯线”,属于一条真正意义的资源集聚通道,对未来扬州沿江、沿河融合地理空间、接轨苏南板块、全面融入长三角核心区,无疑是一条“黄金线”。
跨江“一小时生活圈”成为可能—扬州将接上“高铁三角”刘志彪(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长江以南由巨大发展气场孕育的"虹吸效应",让扬州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刘志彪认为,自己拥有高铁,或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连接上高铁,是破解这种“被边缘化”的最有效方式。
打破融合发展僵局“去年,宁杭高铁运营,宣告上海、南京、杭州这三座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正式进入"一小时经济圈"时代,构成了长三角一座特大型中心城市和两座次中心城市之间的高铁三角。
”刘志彪说,宁杭线打通,江宁、溧水等地区的交通全部被打通。
“长江以南由巨大发展气场孕育的"虹吸效应",让扬州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他认为,自己拥有高铁,或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连接上高铁,是破解这种“被边缘化”的最有效方式。
通过宁启铁路复线、宁扬城际与南京相连,或者通过连淮扬镇铁路直接接入“高铁三角”,扬州将打破向南融合发展的僵局。
跨江“一小时生活圈”刘志彪说,江苏现在已经拥有了苏南经济增长极,但一个苏锡常板块不足以支撑整个江苏的现代化进程。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期。
今后,着力发展宁镇扬增长极,从而带动苏中、苏北地区发展,应该成为全省的“重点工作”。
这样,江苏就有了苏锡常、宁镇扬、徐连淮三个经济增长极,“这就是江苏"三步走"战略”。
而连淮扬镇铁路将串起这三大经济板块,成为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轴线”。
刘志彪认为,对于城际之间的往返交流,能让人承受的车程极限在两个小时以内,一个小时最好。
“高铁就是实现"一小时生活圈"的最佳途径。
”扬州跨江融合发展,首先要在交通上靠近对方。
他形象地描述了“同城化”:人们下班后可到另一座城市赴晚宴、喝咖啡,然后各自回不同城市的家还不太迟。
而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转移就过去了,一切将进入良性循环。
打造高端人才居住中心、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扬州再添两大发展空间洪银兴(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融入苏南必备要素目前,“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它的发展首先是惠及苏中地区。
洪银兴认为,按照经济学理论,经济发达的地方发展都有“溢出效应”,首先是向周边溢出。
所以,苏中地区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而整个江苏省,也面临“经济地理重塑”的机遇。
面对新一轮发展的难得机遇,苏中地区当务之急是思考如何对接和承接?“尽管苏中在整个江苏的经济版图上是一个独立板块,但是苏中发展不能"独善其身"。
苏中宁镇扬三市的发展,要主动融入"苏南板块"中去,积极对接苏南地区,确保苏南的"先溢要素"更加流畅快捷地进入苏中地区。
而高铁,是扬州融入苏南板块,抓住机遇的必备要素。
”再添两大发展空间“有了高铁,未来,高端人才可在扬州居住在外地上班。
”洪银兴表示,拥有高铁,对扬州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宁镇扬同城化”中的扬州来说,拥有三大优势,分别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优良和广阔的发展腹地。
如果借助高铁的发展,扬州还有两大发展空间,一是打造高端人才居住中心,另一个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招大项目、好项目。
“连淮扬镇”联系三大都市圈—扬州旅游业应尽快“跨江”范朝礼(江苏战略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便捷联系三大都市圈范朝礼表示,宁镇扬城市发展的兴衰史反复证明,融入当时中国主流交通方式的主干线,是走向繁盛的必由之路。
“连淮扬镇铁路的建设,标志着扬州将迈进高铁时代,掀起新的发展篇章。
”他认为,连淮扬镇铁路是我省连接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南北纵向主通道,不仅为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构建快捷联系纽带,而且把南京、苏锡常、徐州等三大都市圈更加便捷地联系起来,将为南北经济大交融提供重要支撑。
旅游业最具融合条件当前,全球发展格局呈现出诸多重大趋势性变化,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
“产业融合是推动跨江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当前,扬州最具跨江融合发展条件的产业是旅游业。
”范朝礼认为,扬州应尽快与南京、镇江实现旅游信息的联通、旅游资源的联享、旅游政策的联研、旅游企业的联手、旅游线路的联整和旅游市场的连接。
扬州“45分钟路程”范围扩大—扬州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闫昆仑(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高铁促进城市发展闫昆仑告诉记者,城市发展有一个著名的“45分钟定律”:城市的规模取决于人们在其中移动的难易程度,多数人不愿花超过45分钟时间在一次出行交通上。
该定律说明,城市规模和最快交通工具的速度成正比。
“扬州如果要想在经济上有较快发展,高铁就是不二选择。
”闫昆仑说,“北京有高铁、上海有高铁、广州有高铁、南京有高铁,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拥有高铁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便于吸引高端人才高铁在城市发展战略上具有诸多优势,在中短程国内运输(两千公里以内),时间上比飞机更有优势,较飞机更不容易受异常气候影响,而且运输量之大也非飞机所能比。
“扬州的生态环境这么好,如果拥有了高铁,从扬州到上海只要1个多小时,那么很多上海人肯定会在扬州置业买房,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绿色城市,交通便利,房价优势明显,对扬州吸引外来高端人才有很大意义。
”高铁已成为城市现代化重要标志—扬州连入“世界速度”孙章(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博导)孙章认为,以高铁为代表的城市公共轨道交通,打破了人们之间的疏远、隔离状况,提供了公共活动空间。
人们在享受轨道交通时,彼此是平等的,这是彼此交流互动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而言,高铁是让扬州连入“世界速度”的阶梯。
高铁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更多选择,人们可更方便地在城市间往来。
高铁以其速度和无障碍的行驶模式,扩大了市民的生活半径,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活便捷和实惠。
高铁已不仅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工具,更是引导城市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手段,是集客运服务、工业制造、高新技术研发、房地产开发和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对城市经济有多方面带动作用的重要产业。
现代化城市中,高铁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否拥有高铁甚至已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苏中苏北将开启“高铁时代”—扬州吃早茶中午连云港吃海鲜蒋昭乙(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早上扬州吃茶,中午连云港吃海鲜,这将变为现实。
”蒋昭乙认为,连淮扬镇铁路的开工,意味着苏中苏北的城市将开启“高铁时代”,让江苏,尤其是连云港、淮安等地的旅游交通更加便利。
他表示,在高铁线路的催化下,途经区域的旅客资源会不断扩展。
随着交通进一步便利通畅,将进一步吸引全国各地的旅游客户涌向扬州、连云港、淮安等地,包括连云港优质的山海相连美景,淮安至扬州一线的运河文化都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
记者何世春作者:何世春来源扬州网-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