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新闻事件热点及评论(原创)

2019新闻事件热点及评论(原创)

一问:管理哪里去了?
二问:责任哪里去了?
三问:监管哪里去了?
各方评论
堵住“滴血”的漏洞 8月27日,交通运输部在官方网站上, 刊载了两篇评论文章。
这篇题为《堵住“滴血”的漏洞》的文章指出,接二连三的事 件,充分暴露出滴滴出行平台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和经营管理 漏洞,反映出滴滴这样的平台公司片面重视追求业务发展和经 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安全底线一再丢失,对国家法律法 规没有敬畏心。
老实人反击砍伤致死。
央视财经评论:如果凭几个镜头就能断案 了,还要法官干嘛?
1、司法是保障人民自由、权利、合法利益的重要力量, 是实现社会正义、法律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 2、如果我们信奉“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更应该 耐心等一等法定的程序。 3、防卫是正当还是过当,抑或是其他判定,不如让我 们耐心等一等开庭的审理和司法的裁决。 4、仅凭视频推断无法断案,机器人永远也不能担任法 官,因为坚守司法是人类争端解决的最后一道防线,只 要肩负这一责任的法官明晰这一点,相信可以无愧于民 众的期许,在法定程序下,作出令法律、令公众信服的 判决。
逝者已矣,人命关天。 面对生命, 请滴滴拿出良心和责任, 作出回答!
02 昆山花臂男砍人反被杀
事件回顾
8月27日晚,江苏昆山市“砍人遭反杀” 事件引发全国关注。监控视频显示,一 辆宝马汽车疑因变道和自行车发生剐蹭, 宝马男从车内取出一把刀,挥向骑车男 子,后因刀没拿稳,被对方抢先拾刀砍 倒……
事件过程:简单的信息登记之后,贷款公司让汪女士签了一张空白合同,并让汪女士按 上了手印,很快就放了款。按照规定,一旦逾期,汪女士就要交纳借款合同额度10%的 日利息,这无形又要让汪女士多还700元。这时,贷款业务员就给汪女士出了个主 意。 贷款业务员将汪女士介绍给了另外两家类似的贷款公司,汪女士就又在这两家贷 款公司分别借了7千块钱。就这样,为了还清贷款,汪女士拆东墙补西墙,不停贷款, 到今年六月底,不知不觉与20多家贷款公司签订了合同。
各方评论
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责任区刑警二队 潘 磊:在这过程中衍生了有很多犯罪,包括 诈骗、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还有一些属 于非法拘禁在里面。
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责任区刑警二队 江 龙将:他不怕你不还钱,他就怕你不借钱 , 只要你借钱了,你就还不上了。
办案民警表示,嫌疑人选择现金交易的方 式其实就是为了让警方采集不到证据。 “套路贷”讨债人员为了强占房屋,不仅 恶语相向,还雇佣社会闲杂人员,威逼被 害人移交房屋。诈骗分子还会聘请法律人 员,为他们出谋划策、制作合同陷阱、打 追债官司。
2019新闻事件热点及评论

2020/5/19
01 三问滴滴,以生命的名义!
又是女孩被害,又是滴滴!
仅仅三个月前,在河南郑州,一名空姐乘客遭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滴 滴道歉、赔偿;然而三个月后,在浙江温州,又有一名女孩被滴滴顺风车司 机杀害。不同的是,这次是在白天。对一家连生命都没有给予足够保障的企 业,对文明社会接连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我们必须以生命的名义,提出我 们的质问。
03 生态环境污染
事件回顾
备受社会关注的江苏省人 民政府诉安徽海德公司生态环 境损害赔偿案,泰州市中级人 民法院27日作出一审判决, 被告安徽海德公司向原告赔偿 环境修复费等费用5482.85万 元。省级人民政府为诉讼主体 起诉企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 这在全国属于首例。用法制的 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深入 推进?
各方评论
骑车男子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全国网友议论纷纷,法律界也争论不休。 。
网友
有网友认为, 他后续追砍 的行为,属 于回到车 上开车撞击 或是拿出一
把枪呢?
媒体
《新京报》说,本案之所以引 爆网络,是因为其“教育意
义”:不要随便欺负人。一个 貌似凶横的人,无端欺负一个 看似软弱的老实人,最终却被
Thank you
谢谢观看
警方提示:
警方提醒:一些所谓的“贷款”千万 别相信。别轻信QQ、微信传来的所谓 “合同”和“公章”、别轻信网络搜 索引擎中提供的客服电话、也不能轻 信虚假客服所提供的公司名称。
截至目前,据警方初步统计,与该案件有关的受害 人已经达到了24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 元。警方提醒,急需用钱也需要通过正规渠道,不 可轻信小广告,避免掉入“套路贷”的陷阱。
各方评论
各方评论
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 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2020年, 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 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 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 偿制度。
04 127人"套路贷"团伙覆灭
事件回顾
近日,安徽合肥市民汪女士遭 遇了“套路贷”,起因是她相 信了电梯里的一则小广告,随 后,她从最初的打算借款 7000元钱,几个月后变成了 被要求还款70万...
而另一篇文章则指出:网约车平台公司一定要将“自责”落实 到行动上,保障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上,切莫挑战法律法规和 乘客的安全底线。
各方评论
网友认为:一方面,从滴滴顺风车公司角度看,需要反思如 何增强对车主和司机审核的有效性、怎样把后续的监督管理 做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从乘客的角度反思主要还是应强 化安全意识。顺风车公司做的再好,从理论上讲也未必能保 证所有司机、所有时间都没问题,因为犯罪的是人,人的思 想是随时可能变化波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