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义模糊的认知[论文]

词义模糊的认知[论文]

词义模糊的认知探究
摘要语言具有模糊性,对其研究可以从语音、语义和语法等角度进行,本文主要围绕语义具体说是词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义模糊性以及词义模糊性的消除进行研究,以便为我们研究词义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模糊性词义认知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1 词义模糊性
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的语言分支学科,涉及语言学、心理学、思维科学和哲学等领域,其研究对象是模糊语言。

模糊顾名思义就是不清晰、不清楚,《现代汉语词典》对其定义为:不分明、不清楚;混淆。

这种解释是没有任何疑问,但笔者认为模糊还可以与精确相对应为不准确、不精确,所以模糊总体可以理解为不清晰、不精确。

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能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经过概括而形成的这些一般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形成之后变为全体公民所用,不是哪个阶级或阶层的特权。

这是从语言的本体对词义进行的研究,由于词义是对复杂的、特殊的东西进行的概括,才造成了词义的模糊,像“苹果”这个词就是对品种、大小、形状、颜色、口味不同的各种苹果的一个概括,词义必然是模糊的,因为
其中涵盖的东西太多而之间又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切入点是正确的,下面从认知语言学确切说是从认知语义学中认知范畴的视角对词义的模糊性进行分析。

2 词义模糊产生认知缘由
范畴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广泛且含义模糊的语言术语,确切来说,范畴是事物在认知领域中的归类,我们在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下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范畴化的过程。

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畴,比方说长桌、方桌、饭桌、麻将桌、课桌、电脑桌、木桌、铁桌等等都可以划归“桌子”这个词义范畴。

范畴化涉及对事物特征的估价和认知决策机制是如何组合这些特征的。

从认知的角度看,所有范畴(词义范畴)都是模糊范畴,必然会使词义呈现出模糊性。

一方面,同一范畴内的成员不是由所有成员都有的共同属性所决定的,也就是没有哪一种特性是所有成员都有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不可能都相同,这是由家族相似性所决定的,即范畴成员之间总是享有某些共同特性,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有的成员比其他的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特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模糊相似性;另一方面,有的成员享有更多特性,我们就可以用这些独特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来决定范畴中共同特性少的其他成员的身份,这样在同一个范畴中就会有一些成员比其他成员具有相对的优势,在认知语义学范畴中将优势成员叫做原型。

所以,词义范畴彼此之间是相似的但边界是模糊的,这就造成了在整体上词
义范畴的模糊。

根据上面的优弱势原理,又可以细分为基本层面的范畴和其他层面的范畴,需要指出的是认知语言学认为基本层面的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二者的地位和功能特点相似,都是一个范围内相比于其他成员具有更多的共性和代表性,所以基本层面的范畴具有原型成员所具有的特性。

由于范畴具有等级层次性,这里笔者把范畴内部除了基本层面范畴的其他范畴分别称为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方关于原型范畴和基本层面范畴的确定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语言文化差异的,交流中也容易造成词义模糊。

上面从范畴的角度对词义范畴存在的模糊性的认知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说到某一范畴成员时,我们人的思维认知会不自觉地首先想到那些原型或者基本层面范畴的成员,忽略了其他层面的范畴或成员,当恰好说话者要表达的正是这些被听者忽略的部分或者使听话者在边缘的交叉地带对成员存在模糊不定的选择时,就出现了我们在理解词义范畴时感到模糊的现象。

3 消除语义模糊
当然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语义模糊是类属的范畴和边界模糊的问题,它不同于我们平常说见到的语义歧义、语义不清等语病,是一种正常的认知语言现象。

那么既然感到模糊那么我们在交流交际时又不能避开不理解,我们需要对这种词义模糊性进行消除,通俗点就是想办法弄清词义的真正意思进而理解进行下一步的正常
交流。

3.1 认知语境
任何的语言单位进入到言语交流活动中以后就都会具有了语用意义,并与其它语言单位发生语用关系。

语用因素结构化后就产生了认知结构和单位,可以说认知语境就是语用因素的结构化产生的,它是人对语言使用的有关知识,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或图示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是对传统具体语境的内在化,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也包含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意识。

3.2语义聚合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可以说是语义,上面解释的范畴性质所决定的词义模糊性就是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的,这里的语义聚合涉及到语义场的问题,内容比较多而且比较深,这里只能选出与理解消除词义模糊相关的知识加以探讨。

语义聚合就是把一些大体特征类似的一些词语放在同一个语义场中,加以比较划分出层次等级并对其认识结构化,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和图示,在以后的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这个语义场的词类时,我们的认知机制就可以发挥作用,对其中的成员进行区别分析,理解话语含义。

4总结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一下词义模糊性产生的范畴方面的原因,并且对如何理解消除语义(词义)模糊做出了认知方面
的说明,但是有些地方探讨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