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局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项目系统测试方案2015年7月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Taiyuan New Quick Com puter Co.,LTD本文档及其所含信息为机密材料并且由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共同拥有。
文档中任何部分未经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不得泄露给第三方,也不得以任何手段、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与传播目录1概述 (1)1.1目标 (1)1.2假设 (1)1.3测试范围 (2)1.4测试方法 (2)1.5测试步骤 (3)1.6测试进入准则 (3)1.7测试结束准则 (4)2测试地点、人员与环境 (4)2.1测试的地点和人员 (4)2.2测试环境 (4)3组织结构 (5)3.1组织结构 (5)3.2职责范围 (5)4计划任务与时间 (6)4.1计划任务 (6)4.2时间表 (7)4.3安排 (8)4.4测试更新安排 (13)5人员的岗位职责 (13)6缺陷管理 (15)6.1缺陷管理流程 (15)6.2缺陷的严重度和修改的优先级(此问题请见测试报告) (18)7测试报告总结和分析 (20)1概述《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测试方案》(以下简称《测试方案》)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编码、单元测试完成后,在进行系统测试之前,针对优化版的业务功能进行功能和集成测试的计划安排。
《测试方案》主要明确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的有关规定和原则,其目的是提供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所依据和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组织结构。
1.1目标用户测试阶段应达到并完成以下的主要目的与任务:目的在于检查优化需求版系统功能能否满足实际业务要求,流程是否符合各级信访机构日常业务程序。
对系统的业务功能进行测试,以验证是否达到了用户设计的业务要求,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
(这里的业务需求指的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深化》、《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补充》)对系统存在的业务及功能错误进行纠错,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
1.2假设假设有足够容量的服务器资源。
假设有足够的测试工作站设备。
假设人员可以分班轮流,一个实际工作日能够测试多于一个的测试营业日。
假设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假设测试的过程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控。
1.3测试范围本计划的测试仅包括目前开发完成的功能。
1.4测试方法本次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即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
黑盒测试的目的是试图尽可能地发现以下类型的错误:●功能错误或遗漏;●业务流程错误;●界面错误;●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初始化和终止错误。
采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因果图分析;●综合策略。
1.5测试步骤测试执行前的准备:1.编写测试计划:由测试领导小组编写,明确测试组织的结构和职责,确定系统测试的流程以及系统测试所应完成的业务过程的周期;2.准备测试数据:由新汇科测试组的人员准备系统基础测试数据,由信访局业务功能测试人员准备业务所需要的数据;3.准备测试用例:由新汇科测试组的人员依据系统用例和业务功能编写测试用例,由信访局业务功能测试人员补充完善测试用例;4.准备测试环境并初始化数据库;用户测试执行过程:1.按计划将任务分配给各个测试人员;2.各测试人员按照计划,根据测试用例进行测试;3.依据测试用例和业务过程的测试周期进行系统功能和流程的测试,对测试的结果进行验证,对测试的错误进行判别并确定修改准则;4.若测试人员发现BUG,登录到问题单中;在测试列表清单中登记测试情况(通过或未通过、未通过的填上BUG编号),如果是二次测试并且测试通过,到问题平台上关闭相应的BUG。
1.6测试进入准则1.测试所需的设备及测试环境可用。
2.所有支持人员到位。
3.所有源码及环境的监控步骤已经明确并同意。
4.所有有关人员对其工作范围和职责明确无误。
5.所有的测试用例已经完成并获得审查通过。
1.7测试结束准则1.所有测试用例及其相关用例均已测试完成,测试有关的文档齐全,测试结果均已接受。
2.所有发现的致命和严重问题已经解决。
2测试地点、人员与环境2.1测试的地点和人员测试地点:吕梁云计算中心测试人员:山西省信访局建设办测试人员及新汇科公司需求、测试、支持人员。
2.2测试环境网上投诉系统:http://59.48.248.88:7096/wsts/门户网站:http://59.48.248.88:7096/旧业务数据迁移系统:http://59.48.248.88:7096/wsts/自助信访终端系统:http://59.49.32.213:28080/touch/touch2.jsp3组织结构3.1组织结构主要人员由山西省信访局和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的人员组成。
3.2职责范围●总负责人:⏹监控所有的测试活动及任务的执行情况⏹对测试过程中有关的问题及事项进行决策⏹对测试的总体进行跟踪、控制和报告●总协调人:⏹落实测试所需的有关问题,协调解决需用户落实的问题⏹协调与安排用户的参与●测试组:主要由新汇科专业测试人员组成,其职责为:⏹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如环境、硬件、软件、网络⏹支持测试小组顺利开展测试工作⏹落实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协调测试与开发之间的一致性⏹辅导各功能测试小组进行测试⏹测试缺陷管理⏹在测试阶段的终结提交《测试报告》⏹测试文档管理●支持组:主要由新汇科开发小组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支持测试小组的测试工作⏹对测试时所产生的问题提供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解决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安排)修改测试发现的缺陷⏹系统环境的优化●各业务功能测试小组:⏹准备测试数据、测试材料,并协同测试组一起完善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提交测试发现的缺陷4计划任务与时间4.1计划任务●环境准备:⏹测试场地⏹硬件网络环境⏹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参数及数据库初始化等)●辅助设备准备:(负责人:业务功能测试人员)●用例准备与审查:(负责人:新汇科测试人员、业务功能测试人员)⏹准备各业务之测试用例⏹审查用例●计划准备:(负责人:业务功能测试人员)⏹组织结构及人员安排⏹测试与问题处理的流程⏹确定测试时间表●执行测试:(负责人:测试小组人员)⏹执行计划的用例测试⏹对测试的问题进行处理⏹进行测试的例会⏹对测试结果进行抽检⏹进行测试有关的文档控制与管理●测试结束:(负责人:新汇科测试人员、业务功能测试人员)⏹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评测⏹准备并提交《总体测试报告》4.2时间表在测试时,将按照测试任务定义来进行测试。
每个测试任务都有唯一的编号,并对应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
具体一个测试任务由那几个测试用例组成,请参看《测试用例》。
测试时间表如下,详细的测试任务分配表由各业务功能测试小组制订。
4.3 安排模块测试安排序号 系统名称模块名称工期 时间 (工作日)1 门户网站系统内容编审4 2 栏目管理与授权模块 2 3 增加栏目 1 4 删除栏目 0.5 5 复制栏目 0.56 移动栏目 27 排序栏目 28 访问权限 29 委托管理1序号任务名称工期(工作日)开始时间完成时间1 用户资料准备及整理2 2 测试环境搭建 13 初始化参数及数据准备 24 制订小组测试任务分配表15 编写(完善)测试用例和准备测试数据 56 领导对优化版进行总结 0.5 6 测试培训1 8 执行测试和回归测试 13 9 回归测试与测试总结 310 热点词汇管理与自动维护模块 111 热点词汇定义 212 热点词汇查找 213 热点词汇自动链接 214 内容编辑工具与内容管理模块 215 文件管理模块 216 内容展现模块定义与管理模块 217 内容关系管理模块 218 内容审核模块 419 政治敏感信息审核 220 内容正确性审核 221 内容发布 222 内容加工与生成模块 123 提取已审批通过文档 224 关联到网页模板 225 发布到网页0.526 内容发布模式定义与管理模块 227 主要内容 228 程序触发发布模式 229 事件驱动发布模式 2.530 定时发布模式 131 实时发布模式 232 内容发布模块 233 主要功能 334 重新发布栏目 135 重新发布文章0.536 基于模板生成动态页面 237 基于模板生成静态页面 138 系统管理 139 工作流程管理模块 440 用户、角色及权限管理模块 141 新增角色 342 删除角色 143 更新角色 144 角色权限对应关系 245 分配用户角色 246 新增用户 1.547 删除用户 2.548 更新用户 149 登录信息与认证管理模块 150 系统管理人员身份验证 251 系统管理人员的角色权限分配 152 多用户对系统的同时访问和操作 253 系统备份/恢复模块 254 自动备份 155 手工备份 256 资料恢复 257 栏目设计 358 网站UI设计 259 网站首页设计0.560 网站栏目页设计 261 网站内容页设计 1.562 网站导航设计 263 领导介绍 164 信访局职责 165 机构设置 166 工作要闻 1.567 信访法规 168 信访指南0.569 工作动态 170 图片新闻 171 重要新闻 272 网上信访大厅多媒体设计 2.573 网上信访大厅接口开发 374网上投诉平台系统信访人管理子系统 275 信访人注册模块0.576 录入注册信息 1.577 注册信息校验 178 提交注册信息 279 信访人身份验证模块 180 登录系统时身份验证 281 判断住址的有效性 1.582 问题发生地的有效性 283 用户名校验 284 密码校验 2.585 个人信息维护模块 386 更新个人信息 187 信访人后台管理模块 288 信访事项登记子系统 189 登记投诉请求模块 1.590 录入投诉请求信息0.591 校验投诉请求信息 292 提交投诉请求信息 193 生成并反馈查询码模块 194 生成反馈唯一查询码 295 与专网生成的查询码做是否相同的校验 496 申请复查登记模块 197 输入查询码校验有效性 198 选择信访类别 399 录入复查事项理由 2 100 申请复核登记模块0.5 101 输入查询码校验有效性 2 102 列出复查结果 1 103 录入复核项及理由 2 104 办理事项网上查询子系统 2 105 投诉请求办理情况查询模块0.5 106 验证查询码 2 107 短消息提示 2 108 多个投诉请求查询 1 109 申请复查办理情况查询模块 2 110 验证查询码 4 111 短消息提示 2 112 多个申请复查查询 3 113 申请复核办理情况查询模块 1 114 验证查询码 1 115 短消息提示 2 116 多个申请复核查询 1 117 信访人满意度评价系统 2 118 满意度评价 1119旧业务数据迁移数据整理 2120 建立数据字典 2 121 表字段映射 1 122 代码映射 2 123 数据质量分析0.5 124 数据规范性检查 3 125 数据合法性检查 2 126 数据完整一致性检查 1 127 数据质量分析过程 2 128 数据差异分析 2.5 129 数据调整与迁移 2 130 数据迁移整体测试0.5 131 转换处理流程可行性的测试 1 132 转换工具或转换程序的测试 1133 单位数据量各个子系统、各个转换步骤,转换所需时间的测试2134 校验程序的测试 1 135 应急措施的测试 1136 数据迁移范围 2 137 数据交换系统 1 138 数据采集 2 139 数据交换 2 140 数据接收校验入库 2.5 141 上行交换内容 2 142 交换频度 2 143 交换数据的来源 3 144 数据交换系统技术环境 2 145 数据质量管理 2 146 系统性能 1.5 147 扩展实施 2 148 数据抽取 2 149 数据接收 1 150 数据管理 2 151 日志管理 2152信访接待大厅自助终端系统用户身份证真伪验证 1153 用户手机号格式及是否合法验证 3 154 用户手机号是否可用验证 2 155 用户注册信息验证 2 156 用户扫描二代身份证进行注册 2 157 用户扫描二代身份证进行登录0.5 158 扫描打印一体机扫描纸质材料生成图片 2 159 上传扫描成图片材料 2 160 上传材料验证 2 161 上传材料成功信息反馈 4 162 删除上传材料 2 163 投诉写信内容验证 1 164 投诉写信提交 2 165 投诉写信是否允许提交验证 2 166 每日已投诉不允许再次投诉提示 2 167 投诉写信成功提示 1 168 查看已投诉信访件0.5 169 查看信访件详情 2 170 查看信访件的办理情况 3 171 已处理信访件满意度评价 2 172 已处理信访件满意度评价提交 2 173 扫描二代身份证查询来信来访件 2 174 验证来信来访码的有效性0.5 175 查看来信来访详情 2 176 查看来信来访满意度评价 2 177 来信来访满意度评价提交 2 178 自助查询一体机公告显示 1179 自助终端投诉与网上投诉系统用户通用 2180 自助终端投诉与网上投诉系统数据互通 1181 自助终端投诉与业务办理系统数据互通 2182 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扫描二代身份证信息 1183 系统还原工具保护系统安全及不被更改0.5184 触摸屏浏览器提供专门的页面效果 24.4测试更新安排每日问题反馈:1.每天下午6点:将用户测试问题按照各系统分类进行整理,并进行问题分析后发给需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