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构思
• (2)看行文思路。如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等。 • (3)看构思技巧。如开头的倒叙,中间的衬托对照,结尾的以景结
情等。
• (4)看叙述上的特色 • (5)看选材特点。如大量引用诗文等。
• 当然不是所有的散文阅读的构思特色题都要从这几点考虑,但如 果能审清题意,理清概念,从谋篇布局和选材的角度去赏析,定 能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
4.散文常见的构思技巧:
(2)寻找线索,浓缩情感,以小见大。
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我们需要寻找“一根线”,将这些散乱的珍珠 穿起来。散文的线索很多,较常用的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思绪线索、行动 线索、时间线索等。
比如王充闾的 《碗花糕》,写得质朴而深情,艺术感染力极强。究其因,除 了情感真挚等原因,其构思的巧妙也是此文能催人泪下的一大原因。全文围绕 “碗花糕”这一线索,叙写了嫂嫂初进家门、遭遇丧夫之痛、再嫁、不幸去世 等短暂一生的几个片断,写出了嫂嫂对自己的疼爱有加、对公婆的孝敬、历经 丧夫之痛、对家庭无私的奉献,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嫂嫂的敬爱、留恋、 怀念、痛惜之情!那么多的内容,那么丰富的情感却用一块小小的“碗花糕”来 浓缩,从而产生了行文集中、情感浓烈,让人久久回味的艺术效果!
由个别到普遍、特殊到一般)两种,这一类是用相似性、相关性及相反性联想
来构思的;一类是“由表象到本质”、“由具体的物质到抽象的精神”和“由
我及我”(自然属性即社会属性、事物特性即人物品性)三种,这一类都是用
同一性联想构思的(象征、托物言志及其他)。
4.散文常见的构思技巧:
(1)依凭小事,抒发感受,阐发哲理。
线索的作用
•
组织材料,贯穿全篇
• 结构 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
使行文富于变化
•
内容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 内容 揭示主题
•
呈现某种情境
散文的构思
• 3.散文的特点
•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
所谓“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
同一篇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断谈起,上下几千
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形散
”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总之,无论是叙事、描写或是抒情、议论、说
”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多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或以具
体的人、事、物为线索;或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 二、关于散文的构思与主旨
•
1.“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
决不乱走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对思路作了很好的诠释。
•
2.构思,是作者对自己将要动手写作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总体设想。
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深广的内涵,做到“一 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周国平 《记住回家的路》,作者由生活中出门游逛总会留意记住回家的 路,进而阐发了这样的道理: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创业、 探险,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 的心灵世界。这样的文章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以深化,画龙点睛, “卒章显其志”,并且首尾呼应。这样构思自然而有深意,易引发共鸣。
线索
构思特色
谋篇布局
行文思路
构思的技巧
选材
叙述上的特色
先实后虚
开门见山
倒叙
引用诗文
先抑后扬 先总后分
伏笔照应 设置悬念 首尾呼应
插叙
顺叙
选用日常生 活中的凡人 小事,
放在-----的背 景下
层层深入 以小见大
• 3、题型建模 • (1)看全文线索。如人、物、情、理、时、空等,如是双线,必须
点明,并点出双线的好处。
4.散文常见的构思技巧:
(3)营造曲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善兴波澜、蓄势待发是为文的重要技巧。
陆川的《而立之年读懂父爱》,讲述了一位责之切、爱之深的父亲形象!父亲 在他少时的记忆中,严格得近乎残忍:断然掐断他当导演的梦想、严词拒绝替 他疏通关系的想法;后又毅然拒绝给儿子写剧本、牵线搭桥,在儿子小有名气 的时候也还是淡淡的!儿子和父亲的关系一度降到了冰点,一触即发!文章一再蓄 势,情感跌入谷底!但是紧接着文章峰回路转,迎来转机!姑姑陆星儿的去世是父 子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他猛然间发现了父亲的苍老与脆弱,他为父亲打来的一 盆热水,竟让遭受打击的父亲老泪纵横!通过母亲,父亲潜藏的另一面也“浮 出水面”:曾因担心儿子的身体而深夜不眠,《南京!南京!》首映式上连线 的父亲几度哽咽难语!此时父子隔阂似冰山一样在作者、读者的内心消融,淡淡 的深情触动了我们最柔软的心房!全文读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帅下,得到尽情尽意的发挥。
•
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求立意高远,主
题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应围绕一定的中心,
为中心思想服务。
•
写得好的散文,“形散”与“神不散”是和谐辨证的统一。散文的题材广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章的“神”要“不散”,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
构思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章结构。作者关于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
过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 因此,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构思决
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
•
3. 现代散文构思的总体特征是——“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具体而言有两
类:一类是“由我及他”(由A对象到B对象,以B对象为主)和“由小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