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成抗菌药PPT课件
2. 过敏反应:磺胺类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 需询问过敏史。
3. 造血系统反应、偶见粒细胞减少,再障及血小板减少 症。
•4. 肝损害: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见急性肝坏死。
5. 其他:中枢抑制,胃肠道反应,驾驶员、高空作业 者忌用。孕妇禁用TMP。
18
(二)、甲氧苄啶(TMP)
19:46
【抗菌作用】 抗菌谱与磺胺类相似。
④软骨损害:少数可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 (水肿),所以不宜用于儿童和孕妇。
9
19:46
二、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 尿、肠道药浓度高,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
生殖道、肠道感染及淋病,也可外用治疗皮 肤、眼部感染。
环丙沙星抗菌谱广,为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中
体外抗菌最强者,对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 素耐药的G+、G-对本药仍敏感。对厌氧菌多数无 效。
化学合成抗菌药
19:46
1
19:46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 喹诺酮类
19:46
[概述]
是一类含有4-喹酮母核的合成抗菌药, 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萘啶酸,已被淘汰。
第二代:吡哌酸等。吡哌酸对G-菌有效, 口服后尿中浓度高,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 已少用。
l对沙眼衣原体、弓形体、疟原虫及放线菌 l也有抑制作用。 l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 效。
13
19:46
[作用机理] 磺胺类与PABA化构相似,竞争
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通过干扰 细菌叶酸代谢而抑菌。
14
19:46
15
应 用 注 意:
19:46
• 1 .首剂加倍 • 2 .脓液和坏死组织含大量PABA,局部应
•长效类(>24h):如磺胺多辛(SDM)。 2. 用于肠道感染:如柳氮磺吡啶(SASP) 。 3. 外用:如SML、SD-Ag、磺胺醋酰钠(SA-Na)。
用于创面感染和眼部感染。
17
【不良反应】
19:46
1. 泌尿系统:以SD常见,SMZ大量久用会出现,
用药时应注多饮水、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碱 化尿液。
.3.抗滴虫 是治疗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对反 复发作的病人应夫妇同时服药,以求根治。 4·抗贾第鞭毛虫 是目前治疗贾第鞭毛虫最有 效的药物,治愈率可达90%。
22
19:46
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
6
19:46
[机制] 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 回旋酶,
而影响细菌DNA 的复制,与其他药物无 交叉耐药现象 。
DNA 回旋酶:主要影响DNA合成过程中切 口封闭功能,而阻碍细菌DNA合成。在G-菌 中喹诺酮主要抑制DNA回旋酶。
7
19:46
【临床应用】广泛 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
ng and asking.
23
19:46
添加
添加
添加 标题
标题
标题
添加
菌引起的感染。 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呼吸
道感染、骨骼系统感染(骨髓炎和骨关 节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
8
19:46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 ①胃肠道反应
②CNS反应:头昏、头痛、失眠、眩晕、情 绪不安等,严重精神异常、惊厥;有癫痫病 史者不宜应用。
③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 和皮疹,个别病人出现光敏性皮炎;
10氧氟沙星Fra bibliotek19:46
在脑脊液、胆汁、尿液、痰液中浓度高。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胆 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及眼部的感染。
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 2倍,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急慢性感 染、难治性感染。不良反应较轻。
11
19:46
二、磺胺药和甲氧苄啶 (一)磺胺药
• ③联合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
20
三、硝咪唑类
19:46
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 【作用和用途】
1·抗厌氧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厌氧球菌 、杆菌均有杀灭作用,对脆弱类杆菌作用最强。
2·抗阿米巴原虫 是治疗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和阿 米巴肝脓肿的首选药,
21
19:46
【作用和用途】
• 是1935年合成并用于防治全身感染的抗菌 药,与甲氧苄啶合用后对某些感染性疾病 疗效显著,且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 低廉,故目前在抗感染治疗中仍占有一定 地位。
12
19:46
【抗菌作用】 广谱。
lG+菌:溶链菌、肺炎球菌
lG-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大肠 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和沙门菌属、铜绿假单 胞菌。
【抗菌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 叶酸的合成和利用。单用易产生耐药性,故常 与SD或SMZ合用。
TMP还可增强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 素、红霉素等)的抗菌作用。
19
19:46
磺胺药与甲氧苄啶合用有何意义?
• ①TMP和SMZ体内过程、t1/2相近,抗菌谱相 似;
• ②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SMZ抑制二氢 叶酸合成酶,双重阻断敏感菌的叶酸代谢 ,抗菌作用大大增强,甚至呈杀菌。
(3)体内分布广,体液组织液中浓度高,可 达到有效地抑菌和杀菌水平。
5
19:46
【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为杀菌剂。抗菌谱广, 抗菌作用强:
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大。 2.对革兰阳性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某些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分枝杆菌属、 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抑制作用。 4.第四代药物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
先清创排浓 • 3 .禁与普鲁卡因合用
4.人体可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故不受一 般磺胺类及TMP影响。
[耐药性]以葡萄球菌多见,链球菌、肺炎 球菌、痢疾杆菌次之。
16
19:46
[药物分类]
1. 用于全身性感染:口服易吸收,根据t1/2分: •短效类(<10h):如SIZ,治疗泌尿道感染。
•中效类(10~24h):如SD、SMZ,用于全身感染。
3
19:46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口服
易吸收、广谱、抗菌活性增强,用于尿道或肠 道感染。
第四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抗菌谱更广、抗 菌活性更强。
4
19:46
氟喹诺酮药物的特点 [体内过程] (1) 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相对较高;
(2)半衰期较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