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鉴别介绍
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
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 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 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 因此可以根据Rf值鉴别化合物。
比移值
组分二 组分一
被分离 混合物
薄层色谱展开示意图
薄层色谱法
优点
操作简单,定性结果直观
缺点
有一定毒性、定量方面的精密度 较差
却后使用。
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佛罗里硅土 氧化镁 氧化铝 对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增强
活性炭
2
供试品的制备:按照各药品质量标准规
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制得的供试品应放 置于密塞的小瓶中,防止溶剂挥发影响点样 量。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可按质量标准规定 精配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置密塞小瓶 中备用。标准药材对照溶液,一般需照供试 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在使用对照品溶液时一 定要注意将取样的毛细管充分洗干净,防止 造成对照品污染。
二.展开室应放在水平、稳定的实验台上,不能有阳光直射, 也不能在通风处放置,离开热源,避免温度波动对分离不利; 光敏物质的分离应将展开室置于暗处进行。 三.点样时间不应超过三分钟。硅胶的硅醇基以氢键形式优 先吸附水,物理吸附使硅胶的活度降低,影响了弱极性物质 的吸附,化合物的Rf值相应地增大。硅胶薄层的吸水速度很 快,当用预先经过活化的薄层板,在点样过程中干燥的薄层 会立即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数分钟内达到平衡,吸附水 蒸气的量决定于点样速度即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和空气的相 对湿度。Dallas指出0.25mm厚、20cm×20cm的硅胶薄层 板在50%相对湿度中放置约3min就失去活性的一半,而放 置15min时吸附的水分已达到最大值。在用相同条件分离同 一组化合物得到的结果不能重现时,必须考虑到相对湿度对 展开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南北地区湿度相差很大;即使在同 一实验室冬夏季节不同湿度也有明显差别,如果不注意湿度 的影响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D1滤纸
色谱用滤纸纤维的方向会影响组分的分离, 故每次展开时,滤纸的纤维方向应一致. 商品滤纸有厚纸、薄纸、慢速、快速、中 速等不同类型可供选择.
D2薄层板
固定相 有资料表明,60%以上的薄层分离用 硅胶作为吸附剂,其次为纤维素、氧化 铝、聚酰胺、硅藻土等。
硅胶
硅胶是一种弱酸性的多孔性无定形吸附剂。 硅胶表面有很多硅醇基(-Si-OH),通过硅原 子上的-OH基团与极性化合物或不饱和化合物形 成氢键而表现出吸附性能。硅醇基的数目越大, 则吸附能力增强。 硅胶也能吸附水分而成为水合硅醇基。
关于饱和时间:根据展开剂而定。 1、展开剂组分极性差异不大的且挥发性好的,时间可以短一些,一般 15-20分钟即可; 2、极性差异大的,且挥发性差异大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要30-60 分钟; 3、极性差异大的,且挥发性差异不大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要20- 30分钟; 4、极性差异不大,且挥发性差不大的,时间可以短一些,一般要10- 15分钟; 5、水饱和有机试剂或有机试剂饱和水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30-60 分钟。 6、另外,大家打开关闭展开缸的速度要快,放板取板的速度也要快,
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
⑴ ⑵ ⑶ ⑷ ⑸
载板 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 涂布器 点样器 展开室
实验操作
1 薄层板的制备
吸附剂(硅胶)
粘合剂、添加剂
调制
涂布
玻璃板
调制时慢慢搅拌,勿使产生气泡。 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摇动摊平,晾干。 使用前放入烘箱内,在105-115℃左右烘干40-50min。冷
展开剂要接触到薄层板
下沿,但切勿接触到样 点。
1-2cm
盖上盖子,展开。 观察展开情况。 取出薄层板
展开示意图
上升法
倾斜上行法
展开方式示意图
下降法
影响展开的因素
A 相对湿度的影响 B 溶剂系统的影响 C 溶剂蒸汽的影响 D 薄层板类型的影响 E 温度的影响 F 展距的影响
A 相对湿度的影响
注意事项: 一.预饱和分为2部分: 1、展开缸的预饱和:在展开之前,使展开剂蒸汽在展开缸内饱和,使展开缸汽 液状态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此时尚未放薄层板。 2、薄层板的预饱和:在展开缸饱和后,放入已经点样完毕的薄层板,进行饱和, 使薄层板整体差异性减小。具体做法是:在双槽层析玻璃缸内,将其中一个槽内 倒入配好的展开剂,另一个槽内放入薄层板,盖好上面的玻璃盖,这时候就是在预饱 和。 关于饱和时间:根据展开剂而定。 1、展开剂组分极性差异不大的且挥发性好的,时间可以短一些,一般15-20分 钟即可; 2、极性差异大的,且挥发性差异大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要30-60分钟; 3、极性差异大的,且挥发性差异不大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要20-30分钟; 4、极性差异不大,且挥发性差不大的,时间可以短一些,一般要10-15分钟; 5、水饱和有机试剂或有机试剂饱和水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30-60分钟。 6、另外,大家打开关闭展开缸的速度要快,放板取板的速度也要快,否则预饱 和的效果全被你后期的 操作给抹杀了!!
4 点样:按规定吸取溶液用定量点样毛细 管或色谱用微量注射器点样于薄层板上。 点样基线距底边的距离为1~2cm,点间距 一般为1.0-1.5cm。点样直径一般应小于 5mm。两个以上的点样应在同一水平线 上,并与薄层板的底边平行。点样时必须 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供试品样
1-2cm
对照品 样
点样示意图 点样直径≤5mm 1cm≤点间距≤1.5cm
溶剂系统不同,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 故Rf值不同。 在平面电泳中,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 组分的泳动速度减小。
C 溶剂蒸汽的影响
预饱和分为2部分:
1、展开缸的预饱和:在展开之前,使展开剂 蒸汽在展开缸内饱和,使展开缸汽液状态达 到一定的稳定状态,此时尚未放薄层板。 2、薄层板的预饱和:在展开缸饱和后,放入 已经点样完毕的薄层板,进行饱和,使薄层 板整体差异性减小。具体做法是:在双槽层 析玻璃缸内,将其中一个槽内倒入配好的展开 剂,另一个槽内放入薄层板,盖好上面的玻璃 盖,这时候就是在预饱和。
否则预饱和的效果全被你后期的
操作给抹杀了!!
D 薄层板类型的影响
纸色谱中所用的滤纸性质对分离效果有很大影响。 对滤纸的要求是: 1. 物理性质均匀、 质地均一、厚薄一致,否则斑 点畸形,Rf值改变; 2. 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3. 纤维松紧程度适当; 4. 具有一定的纯度; 5. 纸面洁净,不含有溶于水及有机溶剂的物质。
聚酰胺
聚酰胺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薄 层色谱中常用的聚己内酰胺,结构如下:
O [-CH2-CH2-CH2-CH2-CH2-C-N-]n H
酰胺中心的酰胺基可与酚类、酸类、硝基类等 化合物形成氢键而对这些物质产生吸附作用。 应用:蛋白质、肽、多糖、核苷酸等的分离。
葡聚糖
葡聚糖是一种由葡萄糖残基构成的多糖物质。
1. 硬板:在固定相中加入粘合剂(煅石膏、淀粉); 2. 软板:不加粘合剂; 3. 烧结玻璃板:将玻璃粉与硅胶、氧化铝等吸附
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以丙酮、乙醇或水等溶剂 调成匀浆,涂成薄层,经高温烧结而成。
吸附剂及预制板包装上的符号及含义
G——加入一定的煅石膏作粘合剂 H——不加粘合剂,供制各种软板用 F254——加入对254nm波长能发荧光的物质
葡聚糖凝胶是由一定分子量的葡聚糖悬浮于有 机相中,加入交联剂交联聚合而成。
在葡聚糖分子上引入有机基团,则可成为亲脂性 凝胶。 在葡聚糖凝胶上引入羧甲基、磺乙基等,则制成 具有离子交换性质的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剂。 应用:蛋白质、肽、多糖、核苷酸等的分离
薄层板的种类
载板材料:玻璃片、铝箔、塑料片等 薄层板类型:
含水量%
-
3
6
10
15
纤维素
纤维素分子中带有许多羟基,亲水性
强,分离原理与纸色谱相似,但分离效果
和分离速度均比纸色谱佳,可以代替纸色
谱.
纤维素的种类有:
普通纤维素:天然纤维素、高纯度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 乙酰化纤维素:用乙酸将纤维素结构上的 羟基酯化而成,适用于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纤维素:纤维素经化学反应,使 分子中一部分羟基上的氢被阳离子或 阴离子交换基取代而成,具有离子交换树 脂的性质。
氧化铝
氧化铝由氢氧化铝高温脱水而成。按制备方法不 同,氧化铝可分为三种:
碱性氧化铝:pH = 9~10,可分离合成染料,生物碱等 酸性氧化铝:pH = 4~5,适应于酸性物质的分离 中性氧化铝:pH = 7~7.5,适于分离醛酮,以及对酸碱 不稳定的脂和内酯等化合物
氧化铝的活度与其含水量有关,含水量大,则吸 附能力小。 活性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3.斑点的检出 展开后的薄层板经过干燥后,常用紫外光灯
照射或用显色剂显色检出斑点。对于无色组 分,在用显色剂时,显色剂喷洒要均匀,量 要适度。紫外光灯的功率越大,暗室越暗, 检出效果就越好。 展开分离后,化合物在薄层板上的位置用比 移值(Rf值)来表示。化合物斑点中心至原点的 距离与溶剂前沿至原点的距离的比值就是该 化合物的Rf值。
2.展开 将点了样的薄层板放在盛在有展开剂的展开槽中,由于毛细管作用,展 开溶剂在薄层板上缓慢前进,前进至一定距离后,取出薄层板,样品组 分固移动速度不同而彼此分离。 展开室应预饱和。为达到饱和效果,可在室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密 封室顶的盖。 展开剂一般为两种以上互溶的有机溶剂,并且临用时新配为宜。强烈振 摇使混合液充分混匀,放置,如果分层,取用体积大的一层作为展开剂。 绝对不应该把各组成溶液倒入展开缸,振摇展开缸来配制展开剂。混合 不均匀和没有分液的展开剂,会造成层析的完全失败。各组成溶剂的比 例准确度对不同的分析任务有不同的要求,尽量达到实验室仪器的最高 精确度,比如:取1ml的溶剂,应使用1ml的单标移液管, 薄层板点样后,应待溶剂挥发完,再放人展开室中展开。 展开应密闭,展距一般为8~15cm。薄层板放入展开室时,展开剂不能 没过样点。一般情况下,展开剂浸入薄层下端的高度不宜超过0.5cm。 展开剂每次展开后,都需要更换,不能重复使用。(展开缸中得展开剂 弃去,密封在容量瓶中得展开剂可在当天使用) 展开后的薄层板用适当的方法,使溶剂挥发完全,然后进行检视。 Rf值一般控制在0.3~0.8,当Rf值很大或很小时,应适当改变流动相的 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