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NCAP2018版方案说明会 行人保护

CNCAP2018版方案说明会 行人保护


2016年美国 NCAP
2018 C-NCAP
1 行人保护现状
车辆行人保护%
部 30.00%
得 25.00%
分 分 布 比
20.00% 15.00% 10.00%
例 5.00%
0.00%
33.33%
18.18% 18.18%
21.21% 9.09%
高性能限值: 低性能限值:
弯矩 合力 弯矩 合力
285Nm 5.0kN 350Nm
6.0kN
注:未试验的网格点将得到与其相邻 结果较差网格点相同 的点数分。
4 行人保护评价方案
4、星级评价方案:
行人保护总分占比为15%。单项星级分值设定如下表:
星级
行人保护得分比例
5+
75%
5
70%
4
60%
颜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棕色■ 红色■
4 行人保护评价方案
3、腿部评价方案:
评价指标包括小腿的弯矩T1、T2、T3、T4,以及膝部韧 带MCL、ACL、PCL的伸长量。点数分1分为两个独立的评价部 分,其中,小腿的弯矩占0.5,取四个弯矩值中最差的一个 进行评价,采用高性能限值和低性能限值来计算得分,膝部 韧带的伸长量占0.5,在ACL、PCL低于限值的前提下,由MCL 结合高性能限值和低性能限值计算得出。
• 腿部:网格点法。选取最差 性能位置2~3次。
3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方法
2、测试方案:(头部试验)
试验点在试验区域内随机选取













3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方法
2、测试方案:(头部试验) 根据所有网格点预测结果,随机选取试验点进行试验; 将试验区域平均分为12部分,在每个部分选取最差性能 点进行试验。
2012年ECE R127 2008年 GTR 9;
2009年EC 78;
2003年 GB/T 24550-2009
欧洲EC102;
2004年日本
2011年日本
TRIAS 63-2004
NCAP采用
2005年日 FLEX-PLI
本NCAP
2002年欧
洲、澳洲
NCAP
2014年欧 洲、澳洲 NCAP采用 FLEX-PLI
2、测试方案:
有试验样品 有车辆信息
有试验样品 无车辆信息
无试验样品
• 头部:网格点法。随即验证 8次+无法预测≤8次+生产 企业增加申请≤8次;
• 腿部:网格点法。
• 头部:均分区域法。选取最 差性能位置12次+生产企业 增加申请≤8次;
• 腿部:网格点法。
• 头部:均分区域法。选取最 差性能位置6次;
(1)生产企业提供试验样品及车辆信息,按网格点法进 行评价;
(2)若生产企业无法提供试验样品及车辆信息,按均分 区域法进行评价。
2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流程
2、测试评价流程及周期: C-NCAP管理中心应向生产企业发送C-NCAP行人保护试验 实施通知。生产企业接到试验通知后的5个工作日内应反馈 C-NCAP管理中心可否提供试验样品及车辆信息,并在30个 工作日内向C-NCAP管理中心提供试验样品及车辆信息。
3
50%
2
40%
1
<40%
0~7
7~8
8~9
9~10 10~12
头部得分
自主品牌车辆头部得分分布情况
头 30.0% 部 得 20.0% 分 分 10.0% 布 比 0.0% 例
25.0% 21.4%
10.7% 7.1%7.1% 0.0%
14.3% 10.7% 3.6% 0.0% 0.0%
头部得分
2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流程
1、试验样品及车辆信息来源: 试验车辆:侧碰试验用车辆(侧碰前进行行人保护); 试验样品及车辆信息:生产企业提供。
行人保护评价规程
目录 行人保护现状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流程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方法 行人保护评价方案
1 行人保护现状
1 行人保护现状
CIDAS统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 行人事故占比高; 行人事故伤亡人数占比高。
刮撞二三轮 车 49%
正面 撞固定物 碰撞 4% 多车事故
1%
3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方法
1、测试项目:
头型试验
腿型试验
3.5kg儿童头型 40km/h,50 °
4.5kg成人头型 40km/h,65 °
自由飞行,40km/h
WAD2100 WAD1700

75mm
保险杠下部 高度
注:根据保险杠下部高度选择腿型冲击器进行腿部撞击保险杠试验

3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方法
点数分 1
0.75 0.5 0.25
0
颜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棕色■ 红色■
4 行人保护评价方案
2、头部评价方案:
预测结果可分为三部分,默认预测结果的点、需提供具
体预测结果的点、无法预测的点;
算分方法: (1)直接采用默认预测值计算点数分; (2)用验证试验点得分之和除以相应点预测结果得分之和 计算出修正系数,利用修正系数修正此类网格点的预测结 果。当修正系数介于0.75-1.25的范围内时,认为修正系数 是可接受的 。 (3)根据实际试验结果得出相应点数分。
1%
坠车 追尾事故 0% 7%
125%
碰撞静止
车 2% 侧面
碰撞
100%
4%
75%
翻滚
1%
80%
70%
85%
其它 事故
行人事故
50%
行人
20%
事故
刮撞自行车
驶出路外 事故
3%
7%
25% 0%
20% 交通事故数
30% 死亡人数
15% 重伤人数
1 行人保护现状
行人保护标准法规NCAP发展现状:
2016年ECE R127-02
3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方法
2、测试方案:(腿部试验) 从L0或L1开始,每隔1个网格点选取1个试验点,车辆两 侧对称位置任选一试验点进行评价。若对称位置结构不同 ,生产企业可提前声明,增加试验点进行评价。
L1 L0
腿部试验区域:保险杠角之间的区域 或横梁最外边缘之间的区域,取两个 区域中较大的区域。
4 行人保护评价方案
1、行人保护分值设定:
行人保护总分为15分,其中头部性能总分为12分,腿部
性能总分为3分。
每个网格点赋予1个点数分,头部或腿部最终得分为所
得点数分分数比例乘以头部或腿部总分。
2、头部评价方案:
HIC15区间 HIC15 < 650 650 ≤ HIC15 < 1000 1000 ≤ HIC15 < 1350 1350 ≤ HIC15 < 1700 1700 ≤ HIC15
4 行人保护评价方案
2、头部评价方案:
默认红色(A柱)或默认绿色(风挡玻璃中央)区域无需
进行试验,此试验点所得点数分直接为0或1;
随机验证试验允许预测结果与试验HIC值±10%的误差;
允许存在无法预测结果网格点,生产企业应提供证明声
明。
HIC15区间 HIC15 < 722.22 590.91 ≤ HIC15 < 1111.11 909.09 ≤ HIC15 < 1500 1227.27 ≤ HIC15 < 1888.89 1545.45 ≤ HIC15
2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流程
2、测试评价流程及周期:
2 行人保护测试评价流程
3、试验样品及车辆信息一致性验证: 测试评价过程着试验室对生产企业提供试验样品及车辆 信息进行一致性检查。 a.测试评价过程中试验室会对生产企业提供车辆试验信息 、预测结果等进行检查; b.若发现样品一致性可能存在问题时,试验室有权随机抽 查,按照 “行人保护试验样品一致性检验实施细则”进行 检验。
高性能限值:小腿弯矩
282Nm
MCL伸长量
19mm
ACL/PCL伸长量限值 10mm
低性能限值:小腿弯矩
340Nm
MCL伸长量
22mm
ACL/PCL伸长量限值 10mm
4 行人保护评价方案
3、腿部评价方案: 评价指标包括上、中、下三个弯矩和上、下两个力的
合力,取所有指标中最差的结果进行评价,采用高性能限 值和低性能限值来计算所得点数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