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论述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论述

1.运用供求曲线和弹性理论,分析粮食丰收了,为什么农民收入反而可能下降?依此分析,你认为政府应对农业实施怎样的保护政策?解答:1.供求理论242.弹性理论363.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ed<1。

474. 图485. 粮食丰收了,农民收入下降。

因为:农产品为缺乏弹性的商品,当农产品丰收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下跌,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增加的幅度,最后导致农民总收入减少。

476.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政府对农产品实施支持价格的政策:(1)制定最低限价,政府按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收购农产品;(2)政府鼓励农民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从而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提高农民收入。

482.试用供求模型分析以下问题:(1)为什么高校周围住房的租赁价格一直比较坚挺?(2)如果让房租降下来,你有什么建议?解答:一、供求模型1.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212.供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动。

(1)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动,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2)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3)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则商品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将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增长的幅度。

24(或供求定理)二、高校周围住房的租赁价格坚挺的原因出租房价格高取决于两个方面:出租房的供给和需求。

1.出租房的供给不变。

由于高校周围住房不能任意增加,所以供给可以看成是不变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2.出租房的需求增加(1)学生家长收入增加,在经济上可以支持学生租房。

(2)学生对租房的偏好上升。

大学生生活水平提高,希望有更大的个人空间,改善住房条件的意愿上升。

大学生考研,需要独立安静的学习环境。

但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学校不能满足学生改善住房需求,学生寻求校外租房。

3.出租房需求上升,但是供给不变,出租房价格就会上升。

因此,出租房价格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需求增加。

租房价格这几年一直坚挺,主要是租房的需求一直上升。

三、房租下降的办法要让房租下降,两种途径:降低对学校周围出租房的需求。

校内宿舍是出租房的替代品。

扩建校内宿舍,提高宿舍条件可以使出外租房的意愿下降。

增加出租房供给供给方面,增加学校周围出租房的数量。

1.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74、75、77、78解答:1.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定义斜率。

序数效用论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到一起得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并推导出消费曲线。

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定义斜率。

2.均衡点。

均衡图。

74。

3.均衡条件。

公式、含义。

754.价格-消费曲线。

定义,图。

775.需求曲线。

特点、含义。

77,782.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些农民将收入几乎全部用来购买红薯,而当红薯的价格降低时,其消费量却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红薯是正常物品、低档物品还是吉芬物品?请结合图形解释你的结论。

84解答:1、红薯为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定义。

红薯价格和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化,红薯为吉芬物品。

2.、图形:图3-173、说明补偿预算线的含义和作用。

4、指出总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需求曲线的特征: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替代效应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和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3.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解答:1、正常物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曲线的特征。

见简答题4。

图81,822、低档物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曲线的特征。

3、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曲线的特征。

见简答题5。

4.假定政府为无房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补助,一种方式是直接分配给房屋,另外一种方式是发放同房屋市场价值相等的现金补贴,假定所有商品(包括房屋)的价格是既定的,试问哪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解答:1.现金补助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2.图。

(1)AB是最初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消费者均衡点是a点。

(2)给消费者房屋,预算线变成AB’,与无差异曲线U2相切,消费者均衡点为b点。

(3)给消费者现金,预算线变成CD,与无差异曲线U3 相切,消费者均衡点为c点。

c点的效用最大。

3.分析。

(1)政府给房屋,消费者效用增加,均衡点由a点到b点,b点的效用大于a点。

(2)若发放现金,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选择最优的商品数量,实现最大的效用。

当消费者自由选择时,均衡点为C点。

C点的效用大于b点。

(3)比较c、b两点,它们都在预算线CD上,CD是发放现金后的预算线。

在b点,无差异曲线U2与预算线CD相交,在c点,无差异曲线U3与预算线CD相切。

所以,c点是发放现金后的均衡点。

可见,发放现金消费者的。

1、请用微观经济理论解释三个和尚的儿歌中:“一个和尚挑呀么挑水喝,两个和尚抬呀么抬水喝,三个和尚没呀么没水喝”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结合你的分析提出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具体建议。

解答:(1)叙述规模报酬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结合现象特别说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

提示:因为随着1单位劳动投入(1个和尚)增加为2单位劳动投入(2个和尚),在同一时间内,产量从2桶水减少为1桶水;2单位劳动投入(2个和尚)增加为3单位劳动投入(3个和尚),在同一时间内,产量从1桶水减少为0桶水。

并且这种产量的减少是由于内部管理问题引起的,所以用规模报酬递减来解释比较合理。

(3)具体建议(独立思考)。

2、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解答:1.等产量线、等成本线定义、斜率。

2.均衡图。

3.均衡点。

只有在惟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原因。

(1)等产量线Q3虽然高于等产量线Q2。

但惟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线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

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

(2)Q1虽然它与惟一的等成本线相交与a、b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

所以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生产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

(3)只有在惟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4.均衡条件。

(重点116-117页)(1)公式、含义(2)公式、含义3、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解答:1.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定义、斜率。

2. 均衡图3.均衡点。

等成本曲线A'B'与等产量曲线Q的切点E,是均衡点。

原因。

(1)在约束条件即等产量曲线给定的条件下,AB虽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它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所代表的产量。

(2)等成本曲线A''B''虽然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 相交与a、b两点,但它代表的成本过高,通过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a点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移动,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

(3)只有在等成本曲线A'B'与等产量曲线Q的切点E,才实现了既定产量条件下最小成本的要素组合。

4.均衡条件(重点118--119页)(1)公式、含义(2)公式、含义1.试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

答:一、用图表示二者的对应关系139西方经济学·微观·二、用公式表示二者的对应关系138TC(Q)=TVC(Q)+TFC TVC(Q)=wL(Q)L AP w AVC 1⋅=LMP w MC 1⋅=三、用文字表示二者的对应关系 1、MC 与MP 。

138 2、TC 与TP 。

139 3、AVC 与AP 。

1392.SAC 曲线与LAC 曲线都呈U 形特征。

请问,导致这一特征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解答: 一、不同。

二、原因1.SAC 曲线呈U 形的原因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134-135C 曲线呈U 形的原因是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作用。

142-1433.试画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解答:一、画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1.图144OCQLMCSMC 1SAC 1SAC 2SMC 2SAC 3SMC 3LACP SR Q 2Q 1Q 3ABC2.分析(1)SMC=LMC ,144页 (2)图中, 144页 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144 1.定义2.形状。

LMC 特点、与LAC 的关系的关系。

144页。

1.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解答:158-159 一、均衡过程。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

因此,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 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二、均衡条件。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 。

不管是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厂商都是在寻找能够带来最大利润的均衡产量,而这个均衡产量就是使得MR=SMC 的产量。

所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量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三、均衡图。

均衡点出现在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与均衡点相对应的均衡产量是能够给厂商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四、均衡情况。

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

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五种情况:第一种情况:AR >SAC ,厂商获得利润。

第二种情况:AR=SAC ,厂商的利润为零,但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

AR 和SAC 曲线的切点是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第三种情况:AVC <AR <SAC ,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此时,厂商的全部收益在弥补了全部的可变成本以外,还可以弥补一部分不变成本。

第四种情况:AR=AVC ,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

AR 曲线与AVC 曲线的切点是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第五种情况:AR <AVC ,厂商亏损,停止生产。

此时,厂商的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全部弥补,不变成本更无法弥补了。

2.试述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原则。

解答:155-157 一、原则。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短期内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

这就是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二、原因图。

如图所示,当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MR>SMC ,表明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大于所付出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厂商增加产量,可以使利润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