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字
4.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二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文字依附于语言
➢1.文字是用来代表语言的符号。文字是 在语言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语言是文字 书写的对象或内容,而文字是书写语言 的工具或形式。
➢2.文字与语言的结构特点、基本词汇 和发音特点紧密相连并适应着,语言的 结构特点决定着一种语言文字的状况。
3.从存在形式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材料, 文字是通过形体表达声音和意义。
4.在交际功能上,文字和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实现交际功能的方式不同。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三 汉字和汉语
文字以自己的形通过起源
大约起源于距今约六千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这 也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 史前人在当时的条件下,经过长期探索,曾经找出 并长期使用“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两种办法。
文字和书面语
第六章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一 文字的作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的三个要素 ➢字音、字义、字形 ➢文字是辅助语言并扩大语言交际作 用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的作用
1.文字弥补了语言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不足。
2. 文字的出现,给语言带来新的表达因素, 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3.文字是学习语言的有利工具,是打开知识 宝库的钥匙。
(3)统一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1977年7月,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布 《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精简了20个。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1 口语:语言的口头形式。 2 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 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3 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文字本身不是书 面语,但没有文字就不会产生书面语,它是 书面语存在的前提。
➢1986年1月,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在北京联合召开 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制定了新时期语言文 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 定各项有关标准,研究汉字信息处理问题,促进 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等,是当前汉字工作的主要 任务。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二)汉字的整理 1.简化笔画
1956年1月,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 方案》,1964年,根据方案推行的实际情况, 整理编制了《简化字总表》,1986年10月,重 新公布时又对个别字作了调整,简化字的总数 增加到2235个。 1977年12月,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二次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86年6月,国务 院批准废止使用“二简”。
1.迦南字母 现在已成为无人使用的古文字。 2.希腊字母
3.阿拉马字母
❖希腊字母有许多后裔,其中最重要的是拉丁 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拉丁字母: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Abcdefghijklmnopqrwtuvwxyz
❖斯拉夫字母:
❖阿拉马字母的后裔也很多,现在的分歧也相当大。 其中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字母。还有古印度字母、蒙 文字母等。
➢实物记事
✓借用实物为符号来帮助记忆 ✓结绳,结珠和讯木(也叫信木或
锲木)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易经》:上古结绳而治,后 世圣人易之以书锲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 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 考,亦足以相治也 (《周易集 解》)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表意兼表音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表音
古埃及的圣书文字
甲骨文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表意字 借表意字充当表音字 形声字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青 晴 清 情 睛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造字的方法 表音 表意 造表意字最主要的方法是象形 造表音字的方法有两种 ➢假借 ➢创造专门的表音字
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
1.从起源上讲,语言是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 文字则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才 开始创立的,文字同语言相比,语言是根本的, 是第一性的;文字是语言派生的,是第二性的。
2.用什么形体来记录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同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体系,同一语言也 可以用不同的文字体系来记录。
✓表音节和表音位
闪美特字母
迦南字母 希腊字母
拉丁字母 斯拉夫字母
阿拉伯字母
阿拉马字母
古印度字母 蒙文字母
天城体字母 藏文字母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公元前1000多年,居住在西方两大文化中心之间 --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闪美特人,在古埃及 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 世界上大多数的表音文字的共同的来源就是闪美 特文字。 闪美特人的辅音文字共有22个字母符号,都只表 示辅音,书写顺序自右向左。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2.精简字数
(1)废除异体字
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字叫异体字。 1955年12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 体字整理表》,对810组异体字进行整理,淘汰异体字数为 1027个。
(2)更改地名生僻字
从1956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用同音的常用字代替 了35个代替了县级以上地名中使用的生僻字,共精简生僻 字30多个。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light right sight -gh-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三 汉字的改革和整理 (一)汉字的改革
汉字改革包括汉字制度的改革和汉字本身的 整理简化两个方面内容。
➢五十年代中期,制定了积极而稳固的进行汉字改 革的方针,确定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 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当时文字改革的三项 任务。
图画记事 ➢用画出来的代表各种事物的图形来
记录要说明的东西或事情 ➢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二 文字的发展 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
造字的方法
表意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三 文字的改进和改革
文字的改革有两种:
➢1.是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增减字或字母的数 量,改变部分字或字母的写法,改变字母拼 写方式以及改变文字书写的顺序方向等;
➢2.是文字体系的更换,或者不改变原有的拼 音性质,只把整套字母更换为另一套字母。
➢前者是文字的改进,后者是文字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