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3)我国近代社会生活逐渐迈入近代化:在交通、通讯、社会 习俗、教育等方面发生巨变。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备考升华点] 从运动性质探索失败原因:①洋务运动是地主阶 级发起的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失败根源在于没有触动封建统 治根基。②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运动,也 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其失败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 建势力强大,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③辛亥革命是一次伟 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根源在于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它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 否定的偏向。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 探索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要点整合
一、近代化的起步 1.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经历了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 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 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2.主要内容 (1)近代化的起步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 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短暂的发展。后来民族资本主义工 业逐渐萎缩、崩溃。近代工业化是近代化的核心,在旧中国, “实业救国”“工业强国”之路行不通。
3.要实现近代化(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结合我国 国情,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道路。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命题规律
本专题历来是全国各地中考高频率命题的内容,题型主要表现 形式为选择题、材料题、探究题等,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对四大探索活动及其影响 的整合与理解分析;二是要学会对领袖人物、重大事件的评价 方法;三是要注意重大周年事件的复习备考。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专题感悟
1.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走 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国 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2.近代百年证明: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推翻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只有在共产党 领导下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后,中国近代化才能迎来新纪元。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4.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我国建立了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新时期。从此,在经济 上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了对外开 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政治上不断推行民 主政治改革,加强法制建设。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1.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 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开 始改变了旧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3.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 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工 商业通过赎买和公私合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