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轨道衡施工技术交底

轨道衡施工技术交底

轨道衡施工技术交底
一、轨道衡工程概况
4道动态轨道衡中心里程K11+937,3道静态轨道衡中心里程为K13+497;5道静态轨道衡K13+474。

二、轨道衡施工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1.1清理、整平场地,并保证水、电、道路畅通。

1.2施工前,应现场到位所有的劳力、机具、设备,备齐配件,以保证施工有序。

2、施工方案
2.1线路定位:利用全站仪测定线路中心位置.并埋设控制桩;确定衡器安装位置;衡器及锚固件的位置、方向、标高等尺寸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是工程的关键部位,不能有丝毫误差,须反复测量认定。

2.2基坑开挖:采取人工配合小挖掘机开挖基坑,分段进行。

以线路中心为轴线。

开挖时应稳步有序地进行。

2.3基坑清挖至标高后.进行基底换填,换填材料可用三七灰土或砂夹碎石,将基底充分夯实。

2.4然后支模板,埋设2根镀锌钢管(穿铁丝),浇筑C15级砼垫层。

根据基础设计布筋图的技术要求和几何尺寸,在施工场地外制作成型钢筋,在线路现场绑扎、焊接钢筋。

确定衡器位置,并制作承台。

动态轨道衡制作承台时,承台两端各预留1米,称体以下预留10公分暂不浇筑砼,厂家安装完预埋件后再浇筑,二次浇注时砼必须凿毛处理。

预埋件各点高程误差与设计值要小于2mm。

轨道衡的锚固件、预留孔位置、方向、水平精度要求高,是工程的关键部位。

因此必须反复测量认定.与设备厂方共同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2.5注意覆盖浇水养护承台混凝士,使混凝土快速达到设计强度,紧固扣件并检查涂油,清理道床杂物,确保通车安全。

2.6安装调试衡器设备,确保设备安装调试后能正常通车。

2.7根据实际情况按设计要求施工排水设施,确保承台表面排水通畅。

3、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需进行分段施工。

按两个施工循环进行。

第一个施工循环期间,间隔施工段平行作业,连续施工。

之后,将剩余段进行第二个施工循环。

每个施工段约需2O天。

施工准备及其它附属施工3天,混凝土养护7天共需施工周期约40天。

4、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4.1 质量保证措施
4.1.1 施工前,认真学习研究设计文件及图纸,掌握设计内容及施工方法,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图纸进行操作。

4.1.2 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岗前培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将每个工序工程质量目标落实到人。

4.1.3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事前把关”的质量管理方针,充分发挥质检人员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坚持工序管理,待每道工序完成时,提前24h通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上个
工序不验收.决不进行下一个工序。

4.1.4 基坑开挖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加强坑壁防护措施,应配备足够的设备和劳力,以保证开挖的连续性.基坑清挖至标高后,将基底充分夯实,并由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

注意尽量避开雨天开挖,并注意做好排水、抽水工作,确保基坑无水。

4.1.5 所有工程用料必须进行检验。

钢筋、水泥等厂供材料须有合格证书,并经试验室检验符合规范后方准使用。

4.1.6 施工中使用的模板、支架等都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确保砼质量内实外美。

4.1.7 模板、钢筋、预埋件安装完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才能浇注混凝土。

4.1.8 钢筋焊接工应持证上岗,先进行试焊,试焊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

4.1.9 施工人员一律听从指挥.分工把好质量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下列工序做重点检查记录:
①钢筋工程;②灌注混凝土;③预埋件位置;
④轨顶标高:⑤轨道衡安装;⑥线路调整;
⑦支墩质量;⑧邻线加固防护;⑨基底夯实。

交底人:作业队长:施工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