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整理)大米的储存方法.pptx
(2020年整理)大米的储存方法.pptx
撒湿热聚积和粮温继续上升现象,采取及时撒
学海无 涯
压,使粮堆周围和表面都能得到气体交换,同时浅翻粮面,加强门窗夜间通风等管理,这对防止大米表层结露、生 霉、及降低粮温起到良好效果。
亦有采用"撒压-削顶-再压"的方法,也可相对延长保管期。
机械制冷储藏。这是当前先进的低温储藏技术,在我国大城市中相继建造低温库解决大米过夏储藏问题,但尚 未普遍应用,很大程度上有待粮库专用制冷设备的发展。低温库设有完整的空气温、湿度的调控系统及冷风循环方 式,能自动调温常年在 20℃以下。低温储藏大米比常温储藏变化小,易保持大米品质,仓容可以增加 20℃-30℃有 效地防止害虫和微生物的危害。
2、 防止大米脱糠
二、大米的储藏技术
1、 常温储藏 主要用干燥、自然低温、密闭的方法,将加工出机的大米冷却到仓温后,才堆垛保管,高水分大米,可以码垛 通风后进行短期保管,或通风摊凉降水后再密闭储藏。
2、 低温储藏
采用低温储藏是大米保鲜的有效途径。霉菌在 20℃以下大为减少;10℃以下可完全抑制害虫繁殖,霉菌停止活 动,大米呼吸,酶的活性均极微弱,可以保持大米的新鲜程度。
6. 真空充氮储藏
生产性试验储藏大米,是将大米用塑料薄膜严密封闭,抽出幕内空气,接近真空状态。而后充入适量氮,保持 幕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幕布漏气。这种方法促进粮堆迅速绝氧,能压低粮食呼吸强度,抑制微生物繁殖,并杀死全 部仓虫,基本上控制了粮堆内部产生热量的来源,从而得到大米安全度夏的效果。
真空充氮保藏大米要掌握的要点是:"抽高"、"充足"、"补漏"。抽气至真空度 600-700 毫米汞柱时,才可充入 氮气;散装充气量 5-6 米 3/万千克,包装比散装增加 40%;粮堆氮气浓度维持在 95%以上;粮食水分 16%以下。
1. 防止大米霉变
大米易于发热霉变,大米发热无不伴随着生霉变质。大米霉变的基本条件是水分,实质是大米微生物所致。
大米霉变多发生于梅雨高温季节。散装米堆发热霉变的起始部位一般先出现于上层,在粮面 10 厘米以下到 1 米深度,以 10-30 厘米部位最多见;包装大米多发生于上层 2-3 包,而后向纵深、中心部位逐步扩散。因此,在生 产实践中,加强大米堆上层及边缘部位的压盖管理,是很重要的。
包围压盖。冬米倒散装前,做好"隔墙包围"。散装大米降温后,即进行压盖密闭。"包围压盖"的目的是保持和 延续低温,是冬米保管很重要的关键之一,隔墙包围的材料,一般都用稻壳,碎麦杆作为压盖的材料,也有用异 种 粮压盖,如小麦、蚕虫、薯干(丝)等防潮隔热性能效果较好的粮种。
压法有散压、包压和在散压上再加包压(压二层)几种,各有优缺点:散压严密均匀,但以后与大米筛分困难; 包压搬动方便,适于检查与后期的搬压通风。无论那种压盖,必须压厚(30-50 厘米)、压实。
4. 塑料薄膜密闭
用塑料薄膜密闭米堆,可防止吸湿和虫害感染。
5. 二氧化碳气调储藏
生产性试验气调储藏大米,每万千克粮充入 10 千克二氧化碳,用塑料薄膜密封储藏,有抑制虫、霉、发热、脱 糠、保持米质正常过夏的效果,或用小包装"冬眠储藏"保鲜,每袋装大米 3-5 千克,充二氧化碳保鲜储存,可安全 储藏 1 年以上。
我国冬米储藏即为自然低温储藏的很好方式,将低水分大米,在冬季加工,利用当时寒冷条件,降低粮温后再 入库储藏,采取相应的防潮隔热措施。
使粮食较长期处于低温状态,相对延长粮温回升时间,是大米安全度夏的一种有效方法。
倒散通风。抓住 1-2 月份气温最低时机,把包装出风,倒成散装,继续通风降温,降低粮湿到 5℃以下。
学海无 涯
上述大米储藏的几种方法,应互相配合,灵活应用。机械制冷储藏、抽真空、缺氧、气调(充二氧化碳及氮气) 储藏,对黄曲霉、白曲霉等优势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霉菌防止效果是良好的,气调方法可应用于水分 14%-15%以下, 温度 34℃以下的大米,偏高的粳米水分可放宽到 16℃以下均可安全度夏。从常年保管的角度出发,利用秋冬低温干 燥,能较好地保持大米品质,对一些水分偏高的大米,夏季采取缺氧保管,和充氮或二氧二碳延长保管期,或以化 学储藏保证过夏。这就构成了一年四季保管大米的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
重点检查粮堆内气体成分的变化,绝对防止鼠咬与幕布漏气。为防止大米上层结露,必须消除粮堆上层温、湿 度影响。应用粮层保温压盖,或采用负压通风,选用风压 200-300 毫米汞柱多管吸风机先在粮面覆盖塑料布,从粮 堆纵长方向的一侧接入风机风管进行负压通风降温,能收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但降温后仍应选择不同的储藏方式 继 续储藏。
一、大米的储藏管理
学海无 涯
大米能否安全储藏,主要取决于水分、温度两个条件,大米的相对安全水分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温湿度、仓 房条件不同等因素,各地的相对安全水分值也不同。
大米储藏受制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平衡水分值也会因不同温度、水分数值而变化。
在不同温度下,以 20℃为中心增减 10℃,即在 30℃时,平衡水分在散湿的情况下降低 0.9%-0.5%,在吸湿的情 况下增加 0.3%-0.6%,不同滞后作用,20℃时最多降到 1.2%,30℃时降低到 0.9%。
3.化学储藏
生产性试验多应用磷化氢气体储藏高水分大米,不仅可以预防大米发热霉变,而且对已经发热生霉的大米也有 抑制作用。
发热大米储藏期间的最低磷化氢浓度应不小于 0.15 毫克/升,此亦可用磷化铝对大米进行低剂量化学储藏,作 为防护剂的熏蒸剂量,磷化氢浓度不小于 0.05 毫克/升,投药须视大米水分、温度而定,水分为 16.5%-17.5% 、 15.5-16.5%、14.5%-15.5%以下,投药最高粮温分别在 20℃、22℃、24℃为宜。一次投药(片状)每平方米用量为 1-2 克,药片用布袋分装,反应迅速,在 25℃,RH70%环境条件下,每袋 6-8 片,二天可分解 80℃-85℃,短时间内 就可抑制大米发热。塑料药袋反应缓慢、稳定,相同的条件,经 5 天只分解 10℃-15℃,经 25 天才分解 50%,这可 控制磷化铝的反应速度,减少磷化氢气体损失,延长防护时间在应用磷化物整仓密闭保管时,易造成仓房严重缺氧, 应密切注意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