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教程(ppt 45页)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教程(ppt 45页)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陈忠建 2011年10月
前言
工业的发展无可避免环境污染。但发展工业是为了经 济发展、社会需要...所以为了降低工业污染、保障人类 生活环境…只有提高科学、科技含量才能更好地保护 环境。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 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 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 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 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 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 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 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九五”期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 目标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 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 展战略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 中得以实施。期间,我国环境保护事业 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事业进入 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 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实施《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 色工程规划》,大力推进“一控双达标” (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逐 步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发展。 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 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 法中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我 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同年12月,党中央批转的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关于《环境保 护工作汇报要点》明确指出:消除污染、 保护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 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颁布了一系列 的环境保护法律、自然资源法、环境保 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 性文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 章等。2002年,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立 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出台,标志 着我国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 全过程控制转变。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 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 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 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成为我国环保事业 的第一个里程碑。《规定》提出了防治污染措 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后来成为我国第一项 环境管理制度,至此,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 起步。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 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 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 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 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 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 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 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 坏、污染和影响。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进入80年代后,步入正轨的环境保护事 业稳步发展。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 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 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经 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 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 导方针,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 境管理”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1984年5 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 决定》,对有关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 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环境保护的资金
2、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 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 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3、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 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 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4、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等等。
二、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上世纪50、60年 代开始孕育,70年代,我国的环保事业 在艰难中起步,开始走上正确的发展道 路。1972年6月,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 类环境宣言》,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 议事日程。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八五”期间,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大会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环境 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传统 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随后中国又制 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 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 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确定了污 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加大了执法力度,积 极稳步推行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和措施,环境保 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 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 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 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 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 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 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 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 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4)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 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 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 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 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 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 方面的突出表现。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1、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 境的自净力;
一、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 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 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 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 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 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 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 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