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网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
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
其中互联网是核心。
从实现方式上看,
三网融合一种是指相同的服务和内容既可在
广电网又可在电信网上被提供;
另一种是广播电视网与电信网配合,
从而实现业务融合,例如前者负责视频广播,
后者承载互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