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城市功能定位研究一、包头城市功能的脉络演变(一)历史轨迹据史料记载,包头在春秋战国时代是赵国中郡九原县的所在地,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
西汉时为临活城(今麻池乡西北),唐朝时期为中受降城(今哈业胡同车站一带),均为当时的军事重镇。
由于封建战乱,城镇几经兴衰。
1730年后,在今东河一带开始形成居民点。
因水运条件便利,商贸日益发达,城镇规模不断扩大,1809年包头村改为包头镇。
1923年平绥铁路(今京包线)通车至包头,使包头成为水路货运集散地。
后1926年改镇为县,1938年改县为市。
1949年9月19日包头解放。
1950年成立人民政府属绥远省辖市,下辖一、二、三区。
1953年蒙绥合并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下辖一、二区和回民区,并新建制新市区、郊区。
1953年国家决定在包头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一电厂和二电厂等重大项目。
1954年开始编制新市区规划,1955年中央批准。
1956年正式建制东河区、昆都仑区和青山区三个市区。
1958年固阳县和白云矿区划归包头。
1960年取消郊区建制,乌拉特前旗划归包头。
1963年固阳县和乌特拉前旗划出,同时恢复郊区建制。
1971年固阳县和土默特右旗划归包头。
1996年达茂旗由乌盟划归包头。
如今,包头市现辖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和九原区四个市区,石拐和白云鄂博两个工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和达茂联合旗三个农牧业旗县。
(二)历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1955年:分两个区,包头新区:以冶金、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东河区:以地方工业为主,商贸发达的交通中心市区。
1985年:以冶金、机械、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990年:以冶金、机械为主的,具有稀土、能源、重化工发展优势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996年:是以冶金、稀土、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中心。
(三)城市功能的演变与动因1、从边塞村落到商业城市19世纪以前,由于封建战乱,包头特殊的边塞区位决定了其城镇发展几经兴衰,历史上城镇建制时有时无、时兴时衰,时在山南,是在山北,建制地址十分不稳定。
因此,这一时期的包头仅仅是个自然村落,时而承担一些军事职能。
至清朝康熙时期,随着内陆通往外蒙古和新疆商业的发展,骆驼的开通,内地移民增多,包头地区逐渐由自然村落变成水旱码头,商贸日益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被誉为“皮毛一动百业兴”的商业城市。
公元1923年,随着平绥铁路通车至包头,包头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大西北与国际港口天津联系的重要商埠。
直至解放前,包头一直是华北到西北、内地到漠北的交通枢纽,是皮毛、药材、粮食集散地为主的商业城市。
2、从商业城市到生产型城市五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5项落户在包头,包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两个火力电厂、两个国防机械工业企业。
此后,包头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钢铁、机械、电力、煤炭、建材、有色冶金、轻纺等多种工业企业。
大型骨干厂有包钢、一机、二机等,此外,还有900多个地方企业工厂,具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
从城市人口、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均位居全自治区前列,特别是在西部地区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初步具备了成为西部经济中心的条件。
至此,包头城市职能开始发生转变,由解放前单纯商业城市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的生产型城市。
3、从生产型城市到综合性城市包头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如今已经形成以冶金、机械为主,包括电力、汽车、电子、煤炭、建材、化工、食品、纺织等多门类、多行业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至2003年,包头市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工业总产值达亿元,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3强,在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包头在承担生产功能的同时,社会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至2003年包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亿元,在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名列第一,高于省会呼和浩特市(图1)。
可见,包头的城市职能虽然目前仍然是以生产型为主,但已经开始逐步走向综合型。
图1:内蒙古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览二、城市发展条件评价(一)宏观背景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当今世界已经从“国际经济”时代过渡到“全球经济”时代。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促进了资本的跨地区流动和新的劳动地域分工形成,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的兴起,使世界经济的竞争体现在城市经济之间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为包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包头将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参与世界新劳动地域分工,拥有更大的产品市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我国加入WTO也为包头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提供前提条件。
包头必须积极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跳跃发展提供可能条件。
另一方面,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正实现产业的二次转移,这些都为包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此外,包头在全球化背景下,还具备一个边境优势。
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内陆地区经济走向世界提出了要求,包头地处我国北部边疆,随着中国与中亚、东欧经济协作的加强,包头的边境优势将日益显现。
2、国家政策环境变迁:西部大开发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发展战略以来,西部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为西部地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国家还会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政策倾斜,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将明显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将备受重视,人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从而城市化进程有可能将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
包头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特别是包头吸引外商投资的速度明显加快,对煤炭、铁和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加大开发和当地特有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地区的经济实力。
3、西北地区发展趋势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很低,当时只有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少数几个城市,城市人口不足200万人。
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不断发展,到2000年,城市数量已增加到60个,城市人口增加到3766万人,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城市建设的总体质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时的西北地区需要多个中心城市来为区域服务,带动西北地区更快地发展。
包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
在此背景下,包头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应加强区域服务职能的培育和发展,真正能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成为西部颇具影响力的中心城市之一。
(二)优势条件1、区位条件(1)边境区位包头地处祖国北疆,北邻蒙古国,具备参与现代国际分工的有利外向化区位优势。
未来随着满都拉口岸的常年通关,包白铁路的北延至外蒙,包头可以更方便地利用外蒙的铁矿等资源,并可以通过铁路和公路出境直接参与中亚、东欧的经贸合作。
这种边境区位优势为包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2:包头宏观区位分析(2)枢纽区位包头处在华北与西北的交接地区,是连接我国内地与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铁路东接京包铁路,西接包兰铁路,并与干武线、宝中线、陇海线、兰新线相连接;南接包神铁路,并将延伸到西安枢纽,北有包白支线通往白云鄂博矿区,并将延伸至外蒙。
因此,包头在我国北方铁路网中起着中枢和纽带作用。
公路四通八达,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境内公路有呼包高速公路、110国道、210国道等。
完善的铁路、公路网络使包头成为连接华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也成为西北地区承东启西,承接京津,辐射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城市。
随着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东部进入西部的人流、物流等将显著增多,这些经济流一般都要经过包头的交通枢纽中转完成。
因此,包头应充分利用好这个特殊的区位条件,承担起转载东部京津城市向西部经济辐射或互动的桥梁作用,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2、资源条件包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藏种类多,储量大,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稀土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
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
主要金属矿有:铁、稀土、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
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
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既创造了包头的今天,也为包头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包头地处塞外,旅游资源也较丰富,目前具有塞外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旅游景区有二十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具有区域影响的十多处。
3、经济基础包头的大规模建设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的。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包头现已成为拥有冶金、稀土、重型汽车、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门类较多的重要工业基地。
2003年,包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其总量在全国34个重点城市中列第25位,生产总值增速2003年包头与周边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图为%,名列第1位。
2003年包头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亿美元,财政收入为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921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435元。
经统计分析,包头2003年经济指标在全国34个重点城市中的排位均有所上升,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各项重要指标都名列第一,可见包头现状经济基础比较雄厚,增长速度很快,在整个西北地区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包头的经济发展水平无疑在周边城市是最为突出的,同时呼市和鄂尔多斯的发展水平也处于领先的位置。
(三)存在问题 1、区域腹地有限通过对包头与周边城市的断裂点分析,可以看出包头在蒙西地区属强中心城市,其断裂点影响距离均比周边的城市长。
但是,包头的区域腹地仍然有限,一方面,由下图可以看出,包头的辐射影响范围难以跨越省界,只能达到巴盟、乌盟、鄂尔多斯部分地区,而对省外地区及其东部地区影响有限。
另一方面,包头辐射区内的地区都属于经济较落后地区,因此包头对周边经济腹地的开拓相对乏力,梯度辐射难以形成,这也不利于包头经济支撑能力的提升。
断裂点分析公式:dA=DAB/(1+ (PB/PA) 1/2)其中,dA、dB分别为断裂点到两城的距离,DAB为两城的直线距离,PB,PA分别为两城的GDP。
2、产业结构过于重型化由包头历年三产比重可以看出,包头二产比重始终保持高水平,尽管目前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仍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仅比1980降低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只有个百分点,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加增加了19倍多。
而且从包头历年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包头重工业比重远远高于轻工业,且从历年比重看,重工业比重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