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因为在伯里克利时期,(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4)贵族会议权力几乎丧失殆尽,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务。
进一步削弱了贵族权力,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最高峰,促使经济和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三阶段: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正在形成人的特点: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
人类形成的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世界人类出现的最早时间)。
直立行走的意义: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在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根据人体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白种,黑种人。
造成人种差异的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首先进入母系氏族的原因: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为什么父系氏族会取代母系氏族?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部落间以产品交换和以产品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了;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劳动第二课大河流域古埃及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开始统一时间:公元前3000年对金字塔的评价: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悠久的历史;埃及人民力量智慧的结晶。
古巴比伦地理位置:亚洲西部(也是新月沃地的位置)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以后统一时间: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新月沃地的四种人类:腓尼基人,希伯来人,阿卡德人,苏美尔人建国者:苏美尔人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实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意义: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巴比伦空中花园: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古印度地理位置:亚洲西部建国时间:公元前2500年人物:(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形成等级制度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种姓制度内容: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个等级之间高调地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雅典雅典城邦建立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雅典的特点: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公元前六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雅典达到全胜的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表现在:①扩大公民的权利;②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雅典达到全胜的原因:伯利克里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有利于调动公民的积极性。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产生一定影响,但他是奴隶主民主政治,仍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改革的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的人物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
罗马建立时间:公元前8世纪地理位置: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建立罗马共和国的时间:公元前509年布匿战争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交战双方:罗马和迦太基目的:为争得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和奴隶。
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
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公元395年,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标志)三个地区的奴隶制的特点:古巴比伦:奴隶主对奴隶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古印度:奴隶制等级森严古雅典: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例】“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
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A.伯利克里的统治B.亚历山大的统治C.屋大维的统治D.凯撒的统治2.材料解析题【例】阅读下列材料: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
如果奴隶对主人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就要受到割耳的刑罚。
奴隶主可以买卖奴隶,还可以用奴隶抵债……请回答:(1)以上材料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法律?这部法律是谁制定的?(2)从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由此概括阶级社会法律的本质是什么?【答案】(1)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
(2)奴隶主阶级;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材料二:(公元前2世纪,在与罗马军队的战争中)迦太基军队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
罗马军队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变卖全城居民为奴隶。
请回答:(1)两段材料中提到的是什么战争?(2)从材料中看出罗马与迦太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影响怎样?【答案】(1)是罗马军队与迦太基军队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
(2)罗马与迦太基战争的目的是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
结果罗马军队最终取胜,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繁荣强盛,奴隶制迅速发展。
第二单元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亚洲封建国家(日本)国家形成:1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统一: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背景:社会矛盾尖锐;中国隋唐制度的影响时间:7世纪中期人物:孝德天皇、中臣镰足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更名为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大化改新成功的根本原因:奴隶制已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要求性质:它是日本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意义: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国家出现时间:6世纪末7世纪初宗教: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政权地点:麦地那性质:政教合一的政权统一:632年基本统一①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②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③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并征服麦加④632年,穆罕默德病逝,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在麦加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一、马特改革:1.时间:8世纪前期2.人物:查理~马特3.国家:法兰克:4.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制。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二、西欧封建制度1.特点:等级森严”2.西欧封建制度开始确立于9世纪3.核心:封君封臣制4.主要内容(依据):封土制三、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四、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法兰克等国君主接受了基督教,并向教会大量赐赠地产。
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加冕。
丕平献土后,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五、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六、拜占廷帝国的灭亡1.首都:君士坦丁堡2.时间:395~1453年3.过程: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到处遭遇反抗→国力衰弱,外患不断,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15世纪中叶,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4.灭亡的根本原因:帝国内部的封建保守,不屑于学习其他文明的优点6.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7.灭亡: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第三单元第六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希波战争1.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2.概况:公元前5世纪早期至中期,波斯帝国在征服埃及等地后,三次出征希腊3.结果:希腊胜利4.影响:希波战争后,形成了东西方文明并存的形势5.希波战争是东西方文明发生的第一次碰撞(典型冲突)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1.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控制了希腊2.概况:亚历山大大帝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灭掉波斯,到达印度,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结果: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4.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大规模融合有贡献的人物:亚历山大5.影响:①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沉痛和灾难②西方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西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1.发展史: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西罗马帝国2.概况: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经过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3.影响(评价):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4.当时,中国称罗马为“大秦”,中国处在东汉时期第七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亚历山大、马可波罗、阿拉伯人一、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亚欧的东西方贸易要道二、阿拉伯人:发展和传播了阿拉伯数字,东西方之间的架桥者,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1.最早的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创造的2.12世纪初,这一简单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3.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4. 阿拉伯人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医学贡献三、“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证明:①当时中国具有先进的文化②当时中国具有巨大的世界影响力四、马可波罗:著有《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为流传,掀起了古代“东方热”《马可波罗行纪》:1.类别:历史游记类2.成书时代:13世纪第八、九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文字:1.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3.腓尼基字母文字4.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4000年代末5.稍晚一点的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二、世界三大宗教(见课本P50页)三、杰出的科学家:1.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2.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既是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四、文学与戏剧:1.《荷马史诗》(史诗在古代文明中是一种主要的文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