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结果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结果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结果报告审核制度
一、定义
1检验结果审核是检验人员对本岗工作范围内,实验项目的结果进行核对确认的过程。

2检验报告审核是被授权人员对一个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病人信息、医嘱信息、标本情况、实验结果等)进行核对、分析和确认的过程。

3本制度的报告审核包括打印形成的正式文字报告,直接审核的报告。

4根据检验人员的工作岗位和职责不同,一个报告中的不同实验结果可由不同实验人员审核,也可由同一实验人员审核。

5报告审核人员可以对有疑问的结果提出复测建议,对已审核的结果负责。

6急诊值班、指定设备、特殊项目或特定岗位等条件下,不具备审核人时,结果报告人员可以同时成为结果审核人员。

二、审核权限
1.管理员级:科主任具有全部审核权限。

2.主管级:各实验室主任、主管技师具有审核权和常规数据的修改权,不
具有历史数据修改权限。

3.操作员级:普通实验操作人员,在以下第[1]条件的基础上,满足任意另
外一个条件即获此权限。

本权限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有危急结果、有疑
义或需要特别报告的结果应向主管级报告。

[1]具有本院检验专业任职资格,经专业技术资格考核取得资格证书,科
主任授权具有出具检验报告资格的本科室在岗检验人员。

[2]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在本科室连续从事检验专业工作1年以上。

[3]原已参加工作的人员,更换专业岗位后1个月以上。

[4]经过培训取得指定实验项目的资格证或培训证书的人员。

4.审核权限的批准:符合上述条件,由科主任确认后,赋予不同的报告和
审核权限。

三、审核方法
1.按条形码申请项目顺序审核,对已分析完成的实验项目进行逐项审核:
①病人条形码申请项目与报告审核项目是相符。

②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申请目的及临床诊断。

③一般项目明显异常的结果、连续观察项目的结果、特殊项目异常结
果,要查找历史记录进行比较分析。

④与标本质量相关项目异常,查看原试管标本质量。

标本不合格时按
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处理,并在备注中说明。

⑤项目结果有可疑系统偏差趋势时,立即查看室内质控记录,确认系
统偏差是否存在。

影响临床评价的系统偏差必须在纠正偏差后重新
测定。

⑥无下限或上限参考值的项目,应密切关注偏离正常分布的结果,有
分布异常趋势时,应及时核查测量系统是否正常。

⑦病人超出测量范围的定量结果,应稀释或加大样品量重新测定,直
至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2整个申请单的全部结果审核完成后,对整个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结果,在报告单上及时签署审核人姓名。

3未审核完成的申请单不能发出,应及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核。

4当班完成的审核报告,打印成文字报告后及时发出。

原申请单按审核日期包装后保留3个月。

四、打印后文字报告审核
1.报告内容全面,页面整洁,行列无倾斜。

2.报告页面完整无破损,报告项目齐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