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学与健康——人体肥胖与饮食营养健康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的饮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肥胖也已成为困扰大众的几大主要病症之一。
人们在饮食方面也不太注重,只顾自己吃的是否合胃口或者是吃的是否“开心”,满足自己的时间观,而不去注重是否健康,是否对身体有好处,这很有可能导致肥胖。
众所周知,肥胖对于人有百害而无一利,肥胖能引起人的许多疾病,而许多人的肥胖是由于饮食不科学或者食物中的营养摄入不合理造成的。
鉴于学习了现代生物学与健康这门十分有意义的课程,我将浅谈一下人体肥胖与饮食营养健康的问题。
关键词:健康、营养、肥胖、膳食减肥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吃着各种各样的食物。
俗话说“病从口入”,也是说人们在饮食上如果不注意科学,吃错了也会导致疾病。
“民以食为天”,而健康则是身体的最大本钱,这些无疑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健康”;吃的营养才健康,那什么又是“营养”。
1.健康与营养的概述1.1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
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
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
1.2营养素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营养学家对营养所作的解释是: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
而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
“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
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
“营养”一词亦可以定义为:“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
”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
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共5大类,其中营养素不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
其中包括9种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2种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碳水化合物;7种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硫、磷、氯;8种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钼、钴;14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计40余种。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的相对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较小,称为“微量营养素”;矿物质中有7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叫做“常量元素”,有8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少,称“微量元素”。
这些营养素在体内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提供人体的“建筑材料”,用以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提供调节物质,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了解了健康和营养后,我们对现在的热点问题——肥胖做一简要分析。
2.肥胖的定义所谓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1]。
3.肥胖产生的原因3.1遗传与环境因素遗传致肥胖方面,相当多的肥胖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父母肥胖者其子女及兄弟姐妹间的肥胖者亦较多,大约有1/3左右的人与父母肥胖有关。
大多认定为“多因子遗传”,因为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数的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
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于这类遗传。
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真正因为“多因子遗传”的例子并不多见,遗传了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肥胖的例子,则屡见不鲜。
环境方面,则大多是由于人的心理因素在作怪。
假如所处的环境中人人都在进食,或者环境中有缕缕能刺激人唾液腺分泌的香味,则更增加了人进食的几率,继而就导致了肥胖。
例如长久身处在饭店中的人,例如饭店的老板,则大多肥胖。
3.2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许多情况下,人的物质代谢异常,主要是糖代谢、脂肪代谢的异常也能导致肥胖的发生。
除此之外,内分泌主要是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的分泌功能的改变,也能增加肥胖发生的几率。
3.3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脂肪细胞数目的逐渐增多与年龄增长以及脂肪堆积程度有关,很多从小儿时期开始肥胖的人,成年后仍肥胖则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就明显增多;而缓慢持续的肥胖则既有脂肪细胞的肥大又有脂肪细胞的增多,一个肥胖者的全身脂肪细胞可比正常人体脂肪细胞增加3倍以上。
3.4神经精神因素这在生活当中存在的几率较少,但也不失为产生肥胖的原因之一。
有些人在经历到喜悦或者悲伤或者任何有情绪上的波动时就喜欢靠食物来消解自己,不吃食物不痛快,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肥胖,是一个坏的习惯。
3.5 生活及饮食习惯饮食习惯的不合理与营养摄入的不均衡是目前社会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喜欢实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及不加节制的暴饮暴食,就很容易导致肥胖,很多在幼年儿童期的肥胖很多都是由于这个原因。
3.6 药物性肥胖几率较小,是指为克制某种疾病而服用某种对身体有副作用的药物而导致的肥胖,不可避免,概率较小。
在此,我们只对饮食健康导致的肥胖问题做一剖析。
4.食物致肥胖4.1过量蛋白质蛋白质,人体不可缺少,但应该知道,蛋白质也是一种产能量的物质,如果吃多了,使人的能量超过了人体需要量,储存起来的还是脂肪。
含蛋白质的食物多为肉类、蛋类、奶类、黄豆类、粮食,除此之外,蔬菜和水果也有少量的蛋白质。
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肉、蛋、奶、黄豆)都含高脂肪,这些食物吃多了脂肪也会随着增多,继而就导致肥胖。
4.2过多摄入加工糖1克人工碳水化合物或1克蛋白质只产生4千卡热量,而1克脂肪能产生9千卡热量,所以多吃一点脂肪等于多吃很多的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
植物油比同等重量的肥肉所含的脂肪要多,因为肥肉中除了脂肪外还含有水分、蛋白质、纤维组织。
有人说:“我不吃肥肉,只吃素油,可以避免肥胖。
”实质上是一种误解,瓜子、花生、核桃、松子、榛子、夏果等这些硬果类食物的成分几乎一半是脂肪[2]。
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粮食、豆类、奶、水果、干果、蔬菜。
以前生活水平低的时候副食差,一般人每顿饭吃主食四五两是很平常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副食好了,主食还吃四五两就超量了。
4.3吃“油”多饱和脂肪是减肥的大忌,而为了防止发胖,就要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脂肪,植物油是纯脂肪,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还存在于瘦肉、内脏、蛋、奶、豆制品、某些蔬菜里都有一定量的脂肪,因此这些含“油”太多的食物还是少吃为妙,注意这个度。
4.4 零食加甜品有些人喜欢吃零食,喝甜饮料,尤其是感到生活乏味或看电视时吃过多的零食。
零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成分几乎都有。
吃零食等于吃能量,有些零食的能量还很高,比如硬果类食物含油多,香蕉、开心果、腰果、薯片、膨化食品含淀粉多,糖果、干果、果脯、甜饮料含糖多,牛肉干、鱼片含蛋白质多,产生的能量消耗不了,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4.5喝酒太多酒是产生高热量的饮料,1克酒精能产7千卡热量,仅次于脂肪产的热量,啤酒中的酒精度数虽然只有3%左右,但还有11%的含糖度数,而且喝啤酒的量要大得多。
一瓶啤酒产的热量相当于100克粮食产的热量,酒喝得多就等于多吃很多食物,多余的能量还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4.6 缺少运动运动是人的生存之本,若长期不活动,会使脂肪堆积,形成局部肥胖。
此外,切忌吃饭后就立马坐着或者躺着,总之刚进食完后千万不能让人静止下来,因设法让人动起来,慢慢的消耗点吃饭时多余的能量,这样才不会让能量堆积,但也不能吃完饭后就剧烈运动,对身体不宜。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的肥胖,我们应采取相应对策,展开减肥的计划。
5.膳食减肥原则5.1食物多样性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多种食物包括五大类: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类;纯热能食物[3]。
但还是要以谷物为主,因为谷物中所含脂肪含量少,不会因为摄入多而导致肥胖,此外谷物的营养均衡,不会导致营养不良。
5.2控制食物量注意万事万物都要有个度,一旦超越了应有的量,就会物极必反,吃饭也是一样,摄入的太多,就容易导致肥胖,因此膳食中一定要注意适量就好。
但是,不要以为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摄入多了也不会导致肥胖,那你就错了,这些食物吃多了,同样发胖。
5.3常吃有益品对人体有益比较多的的食物大致有豆类及其制品、适量的鱼、禽、蛋、瘦肉、以及蔬菜和水果,都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钙质,利用率高,益吸收,主要是脂肪含量少,不会在体内堆积脂肪,反而可能减少体内的脂肪。
5.4少吃无益品作为膳食减肥原则,切忌肥肉和荤油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只会给你过多的热量和脂肪,不会给你其他什么丰富的营养物质,吃多了只会导致肥胖。
6.我们最终要掌握科学配餐的五项原则,以指导我们更好的饮食:①确保膳食构成的食物结构合理,各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保持营养平衡。
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应分别是10%~15%,20%~30%,60%~65%。
②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应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
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这样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
而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