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


包括: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4
经呼吸道吸入、通过肺泡毛
细血管入血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
5
5
【体内过程 】
吸收:肺通气量、吸入气中药物浓度和血/气分配
系数的影响。
分布:脑/血分配系数的影响。 消除:经肺原型排出,肺通气量、脑/血和血/气分
配系数的影响。
6
6
吸入性麻醉药的特性比较
特性 血/气分布系数 脑/血分布系数 MAC(%) 恩氟烷 1.8 1.45 1.68 异氟烷 1.4 4 1.15 地氟烷 0.42 1.30 6.00 七氟烷 氧化亚氮 0.69 1.70 2.05 0.47 1.06 100
诱导期 骨骼肌松弛作 用


15
15
常见复合麻醉用药
用药目的 镇静、消除精神紧张 短暂记忆缺失 抑制迷走神经反射 基础麻醉 诱导麻醉 镇痛 骨骼肌松弛 降温 控制性降压 常用药物 巴比妥类、地西泮 苯二氮䓬类、氯胺酮、东莨菪碱 阿托品类 巴比妥类、水合氯醛 硫喷妥、氧化亚氮 阿片类 琥珀胆碱、筒箭毒碱类 16 氯丙嗪 硝普钠、钙拮抗剂
3. 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评价:目前较为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 10
10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intravenous anesthetics)是将麻醉药
直接输入血液循环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
11
11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propofol)
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理学
第九章 全身麻醉药
目录
概述 第一节 吸入性麻醉药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第三节 复合麻醉


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简称全麻药,是
一类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抑制,使意识、感 觉和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的药物。
17
16
复合麻醉方法
麻醉前给药(premedication)
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
诱导麻醉(induction of anesthesia)
合用肌松药
低温麻醉(hypothermal 17 anesthesia)
神经安定镇痛术(neuroleptanalgesia)
13
13
氯胺酮
1.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
2.“分离麻醉”。 3.有显著镇痛作用,体表镇痛明显,内脏镇痛差。 4.适用于体表小手术,低血压患者的诱导麻醉及复 合麻醉。
14
14
第三节 复合麻醉
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麻醉药物
或其他辅助药物,以达到手术中和术后镇痛及满 意的外科手术条件,同时减少麻醉药的用量而减 少不良反应。
氯胺酮(ketamine)
依托咪酯(etomidate)
咪达唑仑(midazolam) 12
12
硫喷妥钠
为超短效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
特点: 1.起效快(iv, 1 min内起效),维持时间短(5 min)。 2.肌肉松弛不完全,对呼吸、循环抑制强。 适应证:诱导麻醉,基础麻醉,小手术或控制惊厥

好7





很差
7
【麻醉分期 】
一期(镇痛期)
二期(兴奋期)
三期(外科麻醉期)
此期又分为四级。一般手术都在二、三级进行。
四期(麻醉中毒期)
8
8
【作用机制】
脂溶性假说(早期)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假说
9
9
恩氟烷及异氟烷
与氟烷比较:
1. 麻醉诱导平稳迅速,苏醒快。
2. 肌肉松弛良好。
相关主题